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市生态环境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评估报告
1/12市生态环境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评估报告市生态环境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评估报告根据市委统一部署,我局于2025年3月至7月,集中开展了为期五个月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本次学习教育覆盖局机关全体、直属单位及各派出机构共计1200余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重点突出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期间,全局系统共组织开展专题学习研讨15场次,基层党支部开展各类学习活动80余场次,深入排查梳理出4大类68项具体问题。总体来看,通过系统谋划、精心组织与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取得了预期目标和阶段性成效,全局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和履职能力呈现出可喜的新气象。一、主要做法及成效本次学习教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我们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责任是否落实到位。为此,我们始终将压实责任作为学习教育的牛鼻子来抓。一是建立高效领导机制,确保统筹有力。学习教育启动之初,局党组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学习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实体化运行。随即,我们研究制定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将学习教育划分为动员部署、学习研讨、查摆剖析、整改落实、总结评估五个阶段,明确了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关键节点和责任分工,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职能部门协同推进、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盘棋工作格局。二是层层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压力传导。我们建立并严格执行局党组-机关党委-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责任体系。局党组成员根据分工,每人联系2-3个直属单位或机关处室,通过定期参加联系单位的学习研讨、列席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个别谈话等方式,全过程指导和督促学习教育的开展。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作为本单位作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我们将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与整改成效纳入局年度绩效考核和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对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积极、整改上不彻底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约谈和问责,确保责任链条环环相扣、压力传导不留死角。三是坚持领导示范带动,确保以上率下。局党组班子成员以关键少数的率先垂范,带动绝大多数的积极跟进。在学习上,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组织了6次专题集中学习,班子成员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带头在全局党员干部大会上讲授专题党课。在查摆问题上,班子成员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带头深3/12入基层一线、服务窗口和企业现场开展调研,带头对照检查、深刻剖析,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开展了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领导班子的示范引领下,全局中层干部主动对标对表,基层党员积极参与,形成了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良好局面。(二)深化学习研讨,筑牢思想根基我们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歪风邪气的堤坝。一是聚焦主题学,夯实理论基础。我们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主线,编印了《学习教育资料汇编》,内容涵盖相关法规文件、重要讲话精神和权威解读。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党支部三会一课研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交流学等多种形式,确保学习内容入脑入心。五个月来,全局系统累计开展各类专题学习研讨超过100场次,参与干部达3500余人次,实现了学习人员和学习内容的全覆盖。二是创新载体活,提升学习效果。针对不同群体特点,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学习方式。针对机关干部理论水平较高的特点,我们组织了我为作风建设献一策专题研讨会;针对基层监测、执法人员工作在一线、时间零散的特点,我们推广了班前十分钟微课堂,利用每日晨会时间学习一个知识点、剖析一个微案例;针对青年干部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我们举办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线上知识竞赛,吸引了超过800名青年干部参与。这些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有效激发了干部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三是强化警示醒,筑牢思想防线。我们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发挥警示教育的震慑作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等警示教育专题片,并赴〔...〕市警示教育基地接受现场教育。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剖析了近年来全国生态环保系统以及我市发生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特别是选取了2起发生在本单位的违规违纪案件进行深度剖析,由当事人的原领导和同事现身说法,谈教训、谈体会。深刻的警示教育给广大干部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冲击和心灵震撼,大家普遍反映,通过警示教育,进一步明晰了公与私的警戒线、是与非的高压线、情与纪的分界线。四是发挥优势宣,营造浓厚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内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阵地,开设学习教育进行时专栏,累计刊发相关报道和工作简报120余篇。及时宣传报道各单位在学习教育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深入挖掘和宣传了一批长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作风优良的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鼓舞人,在全局系统内营造了崇尚实干、遵规守纪、风清气正的浓厚舆论氛围。(三)精准查摆问题,深刻自我剖析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把找准、找实、找全问题作为推动整改的先决条件,确保自我革命刀刃向内。一是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把问题找出来。我们坚持开5/12门搞教育,通过线上发布调查问卷、线下设置意见箱、召开服务对象和企业代表座谈会、深入基层单位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服务对象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累计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500余份,召开各类座谈会20余场,收集到各类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210余条。经过梳理归纳,共形成4大类68项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如文山会海现象依然存在、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存在堵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如存在变相公款消费、超标准接待等隐形变异问题;担当作为方面,如部分干部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躺平心态,对复杂环境问题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服务群众方面,如行政审批流程仍有优化空间,对群众环境信访投诉处理的反馈不够及时等。二是全方位深入对标检视,把根源挖出来。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照岗位职责、对照群众期盼,深入开展四对照四检视。要求每位党员干部都要把自己摆进去,逐条逐项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大家开诚布公、坦诚相见,自我批评直面问题、深挖根源,相互批评真点问题、点真问题,真正达到了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三是清单化管理动态更新,把台账建起来。我们将查摆出的68项问题,逐一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形成了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每项问题都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做到可量化、可检查、可追溯。同时,我们建立了问题清单动态更新机制,对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新发现的问题、群众新反映的问题,及时纳入台账管理,确保问题查摆无遗漏、全覆盖。(四)聚焦集中整治,务求整改实效我们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查摆出的问题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一是建立闭环整改机制,防止纸上整改。对列入台账的问题,我们实行销号式管理。责任部门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后,需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整改过程中,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实地抽查、调阅资料等方式进行跟踪问效。问题整改完成后,由责任部门提出销号申请,经分管领导审核、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后,方可销号。为防止问题反弹,我们还适时组织回头看,对已销号的问题进行复查,确保问题真整改、改到位。截至7月底,清单中的68项问题已完成整改65项,完成率达到%,其余3项长期性任务也已制定持续推进计划。二是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破解顽瘴痼疾。我们聚焦问题最突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领域,开展了三大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文山会海问题,我们严格会议审批和文件制发,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学习教育期间,全局性会议数量同比减少22%,印发文件数量同比减少18%。针对行政审批效率不高问题,我们对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核心业务流程进行了系统性再造,将多个审批环节串联改并联,推广电子证7/12照应用,使重点项目环评审批平均用时压缩了15%。针对执法不严、服务不优问题,我们开展了服务型执法专项培训,推行体检式执法,变被动处罚为主动服务,帮助企业发现并整改环保隐患,受到了服务对象的普遍好评。三是注重建章立制固长效,防止雨过地皮湿。我们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将整改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固化为制度成果。学习教育期间,局党组牵头修订完善了《〔...〕市生态环境局会议管理办法》《〔...〕市生态环境局公务接待实施细则》《〔...〕市生态环境局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定》等8项内部管理制度。同时,针对服务企业和群众,我们出台了《〔...〕市生态环境局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进一步规范了工作流程、压缩了办理时限、提升了服务标准。通过建章立制,我们努力把作风建设的成果用制度巩固下来、坚持下去。(五)坚持开门教育,自觉接受监督我们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自觉将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一是畅通民意反馈渠道,方便群众监督。我们在原有信访渠道的基础上,于局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醒目位置开设了作风建设监督举报专区,并公布了24小时监督热线。我们承诺对所有实名举报的问题线索,10个工作日内必须给予初步反馈。畅通的渠道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和干部群众的监督热情,学习教育期间,共收到各类有效监督意见和线索30余条。二是高效办理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我们建立了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对收到的各类意见和投诉,实行分类交办、限时办结。对于环境污染投诉类问题,要求执法部门24小时内必须到达现场核查;对于政策咨询类问题,要求相关处室2个工作日内必须给予明确答复。学习教育期间,我局收到的12345便民服务热线转办单按时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较去年同期提升了5个百分点。三是着力解决急难愁盼,赢得群众信赖。我们把解决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针对部分基层监测站地处偏远、职工通勤不便的问题,局办公室积极与公交集团协调,成功增设了一处公交站点,解决了数十名职工的出行难题。针对企业反映的环保政策获取渠道不畅、理解难度大的问题,我们组织业务骨干成立了环保政策宣讲团,主动上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免费的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服务,累计服务企业超过200家次。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作风转变带来的新变化。二、经验与启示回顾五个月的学习教育,我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作风建设规律性的认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以上率下是根本保证。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是无声的命令。当党组书记带头深入一线调研,亲自协调解决老大难的〔...〕河道污染问题时,全局干9/12部攻坚克难的士气就被极大调动起来。实践证明,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先做一步、深做一层,就能形成强大的头雁效应,带动整个队伍作风的根本性好转。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是关键方法。作风建设不能空对空,必须靶向治疗。我们通过精准锁定审批流程繁琐这一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集中力量进行流程再造和制度优化,最终实现了审批效率15%的提升。这充分说明,只有把问题找准、把症结分析透,整改才能有的放矢,成效才能立竿见影,作风建设才能真正服务于中心工作。三是坚持学用结合是核心要求。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理论学习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必须转化为改进工作的思路、推动发展的举措。我们将学习研讨中形成的服务型执法理念,迅速转化为具体的执法指引和行为规范,使执法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用字上下功夫,才能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生态环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四是坚持建章立制是长远之策。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
本文标题:市生态环境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评估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99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