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通过近期的学习,我感到,我们学校的党员干部一定要以高度政治自觉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扎实推动学校工作高质量发展。一、聚焦学史明理,在深刻领悟内涵中增强政治自觉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明理的内涵十分丰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是最基本的三个方面。弄明白这些道理,对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增强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力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党兴则国兴,党强则国强。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领导核心作用。学史明理就是要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从党始终坚持刀刃向内开展自我革命中,搞清楚我们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搞清楚“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基本道理,搞清楚我们党为什么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铸就“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政党传奇,进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它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犹如一轮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为长期在黑暗中摸索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引中国人民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三)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为民族复兴扫清了根本障碍,创造了有利条件。历史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走得对、走得通、走得好,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二、聚焦学史增信,在感受伟大成就中坚定信念信心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我们要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从党史中汲取坚定自信开新局的力量。(一)筑牢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风雨百年,记载了无数共产党人坚守人生信条、不惧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矢志艰苦奋斗的光辉事迹。学习党史,是一次与革命先烈们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感悟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和强大精神力量。通过学习,更加深刻领会到,“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在学习党史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经常补“钙”壮“骨”,坚守共产党人精神高地,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二)坚定“四个自信”。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懈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大踏步赶上时代,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通过学习,加深了对“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的理解。学史增信,就应深入学习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学习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认识我们党是如何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三)做到“两个维护”。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通过学习党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让人深切感到,面向未来,要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最关键的是做到“两个维护”。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是成立于新时代的政治机关,退役军人工作有自身特殊性,我们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把对党忠诚作为首要的政治品质,涵养政治品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在党史学习中,我们必须增强对“两个维护”的理性认同和情感认同,提高“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始终坚定不移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三、聚焦学史崇德,在不忘初心使命中践行党的宗旨百年党史,是共产主义道德闪耀光辉的历史。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特的精神风范、崇高的思想境界,树立起奋勇前行的精神航标。我们要通过学习党史,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修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一)不忘初心葆本色。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塑造初心、守护初心并矢志奋斗的历史,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通过学党史,要带着对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敬意,多发“灵魂之问”、“时代之问”,更加自觉以革命先烈先辈为镜,不断增强对党的理念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始终坚守初心,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二)淬炼党性强修养。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形势任务时,都能始终如一地坚持加强党性修养。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我们坚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从红色精神谱系中立心铸魂,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体悟道德风范,把革命先辈跨越时空的革命精神财富融入血脉,自觉传承和弘扬先辈们坚如磐石信仰、崇高为民情怀、艰苦奋斗本色,自觉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强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形象,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三)践行宗旨促发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回首百年征程,我们党一直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铮铮誓言。通过读红色家书、看红色故事,深切感到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就无往而不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同志们:按照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要求,根据市局党组工作安排,今天,我为同志们上一次党课。从形式上说是上党课,其实就是我个人结合党史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心得,跟大家进行交流。一、理清历史脉络,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一场又一场伟大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形成了一部内涵丰富、波澜壮阔、独一无二的伟大党史。(一)百年党史是一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史。理论是破除认识迷雾的思想灯塔,是引领实践发展的行动指南。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作为《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1920年2月,陈望道在家中进行翻译工作时,因太过投入,误把墨水当做糖水沾着粽子吃,弄得满嘴墨水,却觉得非常香甜。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但是探索真理的路却是充满艰辛的,是经过一次次血与火的淬炼、生与死的考验而得来的。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自由独立,无数仁人志士、政党团体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各种救国方案,演练过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各种各样主义,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革命一时间“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理论指导。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初期,由于缺乏理论实践经验,党内大多数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中国革命经历了惨痛失败,几乎陷于绝境。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不懈探索,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那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引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艰难斗争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形成了一整套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指导性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革命事业冲出迷雾、破浪前行,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迈向辉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真理力量、信仰力量、思想力量。(二)百年党史是一部改天换地、气吞山河的伟大斗争史。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看,有矛盾就有斗争,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前进的。从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程看,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是党和人民不断赢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鲜明的斗争品格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人民开展了以实现民主革命为历史任务的伟大斗争,历经28年浴血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伟大斗争中,伟大而顽强的沂蒙儿女,前仆后继、奋不顾身,英勇斗争,做出了无比巨大的贡献和牺牲。420万沂蒙儿女,120万支前、20万参军、10万将士血洒疆场,诞生了乳汁救伤员、火线架桥等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陈毅元帅曾深情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可以说,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和独特气质风骨,深深熔铸于百年大党的血脉之中,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取得了一场场伟大胜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斗争中,面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封锁和苏联撕毁合作协议的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不屈斗争精神,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等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大环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永葆生机活力,就在于我们不仅善于与外部敌对势力斗争,也敢于同党内错误思潮、不良风气、腐败势力坚决斗争。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党坚决破除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坚决与来自各方面的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保障了改革开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内部环境和风高浪急的外部冲击,在泰山压顶的危急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率领全党同志,以巨大政治勇气、顽强意志品质与党内外一切顽疾恶习、丑恶现象进行坚决斗争,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赢得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艰巨斗争,经受了一次次惊涛骇浪的严峻考验,使党的肌体重新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机盎然,就是源于敢于进行伟大斗争的政治品格,没有伟大斗争,就没有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三)百年党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史。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但是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王朝的腐朽,使得国家积贫积弱、民族内忧外患、人民苦不堪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国家和民族才真正找到了出路,中国人民的命运才开始发生转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光辉历程,就是一部艰苦创业史。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动,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翻身做了主人。全世界都注视着: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究竟能不能站住脚?能不能迈开大步前进,还是会坚持不住而失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气象,通过勤劳的双手和艰苦的奋斗,在三年内按原计划超额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经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和“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冲破了
本文标题: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97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