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经济布局“十五五”规划
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经济布局“十五五”规划一、前言“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一)规划的目的、依据本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中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国企改革、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战略部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二)发展战略与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为元为纲,认真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早动手、早谋划,抢时间、搞改革,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推进国有经济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新发展动能、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力。围绕“创新”功能定位,发挥大都市中心城区核心区区位、科技、教育和文化等资源禀赋优势,将国有资本投向科技、医药、教育、文旅等相关产业,加大国企对区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国企带头引领作用,助推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十四五”时期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情况“十四五”时期,区国资委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抓手,不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规模逐步扩大,效益稳步增长,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入。(一)“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1.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得到新加强。认真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贯彻落实,修订完善了《区区属国有企业公司章程管理办法》、《区国资委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按照年度对企业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全部进行了审议。制定和编发了《区区管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试行办法》、《区国资委政策法规汇编》,有效提升了全区国有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2.公司制改革实现新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市市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各项要求,以及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安排部署,制定了《区区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区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工作。已有5家(房建公司、建设开发公司、凯兴公司、凯丰公司、沣泽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3.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新步伐。2017年以来,对我区国企全部进行了走访调研和调查摸底,掌握了企业实情,理清了工作思路。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区进一步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把引入外部资本促进国企混改、加快空壳、低效企业出清或出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等作为国企混合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并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企业领导人薪酬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企业混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宏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国企完成混改新设工作,市场化出让两家企业股权,其中康旭物业公司溢价近10倍。4.“三类企业”处置取得新成效。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僵尸企业”、“空壳企业”、“低效企业”处置工作,将其与深化供给侧改革紧密结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处置原则,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和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提升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监管水平。我区制定印发了《关于妥善处置“僵尸企业”、“空壳企业”、“低效企业”的工作通知》,聚焦“堵、梗、阻”等环节和难点,强化政策配套,明确处置工作责任制和时间表、路线图,重点难点问题一事一议,分类梳理、加快推进国有产权退出及“僵尸企业”、“空壳企业”注销相关工作,已有6家空壳企业完成注销。同时加强防范风险,落实依法科学论证、操作透明、集体决策等程序,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恶意逃废债务。资产处置依法依规推进,做到信息公开化、评估规范化、竞价制度化、交易平台化,确保各方合法权益,增强了国民经济活力和抗风险能力。(二)国有企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截至2019年底,区国资委纳入报告编制范围的国有独资、控股企业29家,资产总额292.82亿元,同比增长40.02%;负债总额242.53亿元,同比增长30.68%;国有资本50.29亿元,同比增长113.94%;资产负债率82.83%,同比降低6.67%。总体上看,区国资委下属国有资产运营情况有所好转。一是所有者权益较同期增加,国有企业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提升,国有出资人权益被维护。二是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僵尸企业”、“空壳企业”、“低效企业”的清理出清使市场经营主体得到净化。目前,我区仍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的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和繁重。1.改革动力和发展意识有差距。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相当一部分企业按部就班、墨守成规,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效率不高,缺乏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少数盈利企业利润额也不高。监管部门监管方法和手段传统单一,“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意识尚需加强。2.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区属国有企业老企业居多,规模小、负担重,行业布局不合理,盈利能力弱,竞争力不强,行政色彩浓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外部资本吸引力不大。一些老国企在岗人员和离退休职工较多,历史债务、房地证缺失等遗留问题复杂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3.企业债务风险依然较高。区属国有企业大部分债务负担较重,尤其是土地整理平台企业债务规模较大,资产负债率高。有的企业存在库存盘亏、部分存货未及时销账、固定资产不提折旧、拖欠税款等问题。三、“十五五”时期主要任务和措施2025年6月30日,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2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202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横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之年,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把整个十五五划分为两端:十五五前期——改革突破期,和十五五中后期一—上台阶和见成效期。把新冠疫情之后的近两三年的经济复苏,与国企的深化改革密切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加大国企对区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国企带头引领作用,助推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五五”时期主要目标是: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工作,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进一步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建设。稳步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机制,形成“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国有企业”三级管理体系,实现由“管资产”向“管资本”的转变,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债务监管、出资企业产权登记管理、企业国有产权登记、国有资产交易、财务统计监督等国有资产监督基础性管理体系。全面推行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稳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对区级财政的贡献率。为保证实现上述目标,“十五五”期间完成以下主要工作。(一)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改组组建我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优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进一步探索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试点工作,厘清运营公司与政府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政府和企业之间设置隔离层,避免前者对后者的直接干预。1.优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治理结构。区国资国企要通过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的战略调整,体现国资之为、展现国资担当。以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提高国有资本回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为主要目标,以资本运作和金融工具创新为主要手段,通过股权运作、基金投资、培育孵化、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等市场化方式,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打造为国有资本进退流转的“调节器”、国资国企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协调地区内资本运作,盘活我区国有资产存量,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推动结构调整,促进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优化国资布局,形成“金融投资+实体投资+资本运营”格局,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2.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以服务国家战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以对战略性核心业务控股为主,通过开展投资融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资本整合等,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解决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调整存量结构,引领社会资本投向,实施盘活资产、重组整合、优化配置、价值管理、业务嫁接,抓好无效资产、低效资产处置,实现资本整合进退。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夯实基础产业,做强做优优势产业,将国有资本集中于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和今后可以成为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领域,为我区经济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重要支撑。发挥国有企业在“六稳”、“六保”、优化结构的引领作用,对冲疫情负面影响,发挥国有经济引领和推动作用。(二)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十五五”期间,推进制定各类科学的市场化目标,探索将政策要求合理转化为市场化目标的方法,继续加快推进区属国企改革力度,探索国资整体规划的结构创新,即股权、产业、资本运营、区域国资经营等。1.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核心竞争力,释放新发展活力。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制度,推进制定各类科学的市场化目标,切实做到收入能高能低。完善市场化退出机制,探索积极稳妥的员工转型渠道和员工市场化退出方式。健全差异化薪酬和业绩考核机制,推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建立超额利润分配机制,探索在有条件的企业股权激励机制。鼓励竞争性国有企业以价值创造为导向,聚焦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薪酬分配向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一线关键苦脏险累岗位倾斜,着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使国企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2.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厘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落实董事会职权,充分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重要作用,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建强。充分发挥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积极作用,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夯实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基础,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制度执行力,开展对标一流企业管理能力提升行动。(三)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
本文标题: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经济布局“十五五”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92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