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党建引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增强人才创新活力典型事迹、案例22篇
1/99党建引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人才创新活力典型事迹、案例22篇目录提升通用素质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迈威生物全方位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3打造项目助雏鹰成长为技术带头人--柯惠(中国)医疗器材技术有限公司培养青年才俊出实招7高超专业能力来自工作室培养--上海新时达电气传帮带实现核心技术传承11探索创新文化下的人才成长渠道15--上海紫丹印务有限公司创新人才培养机制15实施人才战略破解人才困境--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多举措培养人才19中船第七二六研究所:雏鹰计划与领航工程双剑合璧24上海壁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校园招聘千帆计划集聚人才与团队26赛马机制发掘人才育马体系培养人才--上海地产住房发展有限公司创新实践选人、育人新思路28暖心桥人才服务模式助力企业发展--上海普陀区人才服务中心人才服务创新实践32联动街镇,培养新型农业人才--上海闵行区农委为乡村振兴设人才实训基地36以制度和管理创新激发人才活力--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打造杰出的产业工人队伍39现代学徒育人模式构筑中国制造人才摇篮--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人才工作纪实46以人才智高点抢占产业制高点--城投上境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引领和支撑作用52分类管理,激活人才队伍建设一池春水--剖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人力资源制度改革59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中国太平洋保险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66以人才、技术和资本为动力创新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生态--东浩兰生上海外服:循梦而行的领跑者73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单--山东青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80四川广汉市:促创新抓落实强保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86多措并举助高技能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华能(上海)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打造检修特种部队91打破岗位天花板畅通淘汰机制--中核检修以激励性的岗位和薪酬机制推进人才职业发展95带徒传技培育江南焊花--江南造船实现从人控到机控的质量管控模式993/99给为玉而生者铺就成才之路--上海忠荣玉典工作室创新教学方式、探索非遗活态传承103提升通用素质能力与专业技术能力--迈威生物全方位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生物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作为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人才是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的核心基石。自公司成立以来,迈威生物一直重视对研发技术人才的培养,逐步向生物医药领域的First-in-class(首创新药)进行研发战略转型。公司相信要想转型成功,首先要培养出一批国内领先的创新人才,进而加大对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投入,加速高质量人才梯队建设,提高创新人才对企业增长和创新发展的贡献度。赋能新人校招计划助力新人迈出职场第一步作为一家快速成长型的大分子创新药物高通量研发企业,迈威生物内部员工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占比达到84%,且对人才的需求涵盖了本硕博各学历层次及各层级专业。从人才成长的角度来说,内部人才的培养需要至少2-3年,因此迈威生物启动了赋能新人校招计划,以应对生物医药产业爆发式增长导致各层级技术人才短缺、流失率高等问题。开展校企合作共建联合实训。迈威生物与医药类高校合作,每年秋招季开始对有签约意向的应届毕业生开设实训课程,学生可提前在企业参与至少一个月的实训课程,同时可在公司业务骨干的指导下进行细胞培养、蛋白纯化以及分析检测等实验操作。此外,还组织企业内部资深的专业技术专家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实验操作中的技术问题、开展生物医药行业技术前沿专题分享等。积极组织企业开放日活动。公司多次组织应届生参加该项活动,安排公司内的行业大咖、留学归国的博士给毕业生讲解医药行业发展动态、企业发展历程、产品介绍等,还安排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等环节,帮助职场新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准职业发展方向,顺利踏出职场第一步。加强雇主品牌建设,深度融入校园招聘。线下,公司将雇主品牌融入推介会、双选会、宣讲会等校招方式,人力资源部校招团队协同公司PR团队制定品牌传播策划和落地执行。线上,还结合公司招聘官网、微信公众号、第三方宣传平台等,数管齐下,及时传递最新的校招信息。在校招过程中,也宣传了公司的企业品牌和企业文化。赋能新人校招计划有助于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实地考察企业能帮助学生近距离观察实际工作内容和状态,避免择业迷茫和失败。雏鹰计划助力企业建立人才培养蓄水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公司更注重线上学习平台的搭建,逐渐将线下学习资源与线上的学习平台相融合,以培训内容资源共享共创为导向,在企业内部各分(子)公司之间尝试推动5/99共创式内训课程开发,逐步搭建起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人才培训发展体系。以职场新人为例,迈威生物以培养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搭建职场新人的雏鹰计划培养体系。以两年为一周期,采用线上学习地图+线下集中学习+师带徒的实施模式,为职场新人量身打造了为期24个月的雏鹰计划,帮助职场新人顺利度过职场初期的迷茫和阵痛,快速熟悉岗位要求和工作流程,提升通用素质能力及岗位专业技术能力,完成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针对本、硕、博不同学历的职场新人,公司在入职之初给每位员工提供一份按季度制定的应届生职业化学习地图,每个季度必须按时完成各专业课程,以及提升职业素养、职业形象、职业技能、职业规划等通用素质能力的必修课程,并从3000多门在线课程中自行修习一定学分的选修课程。为鼓励员工充分利用企业在线学习平台充实和提升自己,公司定期组织评选迈威网络课堂季度和年度学习之星。此外,在入职的第一个月,公司组织为期一周的新人集训,除了三天的军事化训练与拓展训练,新人们将接受公司企业文化宣贯、业务模块知识、各项管理制度与流程等培训。在专业技术的培训与培养上,以师带徒、传帮带的方式,从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在迈威生物新药研发的质量研究部,职场新人首先需要接受理论体系的培养,由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担任带教老师,指导学习国内外药典、ICH指导原则国家药品相关法律法规、文献资料、实验室管理规范等内容,并定期组织内部的学习研讨与分享;技术实践培训由硕士学历以上且工作满3年的员工担任带教老师,每位新员工都将接受岗位技能及专业技术的实操培训。在示范式培养法下,新员工需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标准完成具体的技术实验,对每一项技术方法进行多次操作并完全达标后方可进行下一项技术的实操训练。此外,每周开展内部的技术交流会与实践技术案例分享,与职场新人们一起探讨生物医药行业技术前沿、行业发展趋势、公司技术平台遇到的难题等,鼓励新人们对技术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打造项目助雏鹰成长为技术带头人--柯惠(中国)医疗器材技术有限公司培养青年才俊出实招美敦力是全球医疗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每一秒钟,全球就有超过2位患者受益于美敦力的医疗技术或疗法。其于20xx年以499亿美元收购了柯惠医疗。位于上海的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成立于20xx年,美敦力并购柯惠医疗后,两个研发中心合并,成为美敦力在美国本土外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也是中国医疗科技行业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之一。公司拥有近300位研发和管理人才,其中硕、博士学历达70%以上,是一支既具有全球视野同时又了解中国市7/99场需求,掌握特定医疗器械技术前沿科技和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美敦力非常重视研发团队人才梯队的建设,致力于打造新员工雏鹰发展项目,帮助雏鹰快速成长为技术带头人。雏鹰发展计划是为研发中心所有培训生量身打造的学习和发展计划。该计划由美敦力研发中心领导团队发起,研发各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团队支持,培训生自主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每位培训生通过两年培训,提升个人专业技能的深度和广度,增强跨团队协作和跨部门沟通的能力。量身打造学习和发展计划为了让青年才俊迅速成长,美敦力研发中心制定了雏鹰发展项目,这一项目根据人才特点,量身打造学习和发展计划,内容主要包括:高管嘉宾传授职业经验。职业经验需要分享,每季度一次的午餐会,来自公司领导团队的嘉宾,结合亲身经历的职业发展道路,毫无保留地将职场秘籍分享给年轻人,以第一视角复盘升级之路。同时,分享会还讨论行业热点问题,以交互的方式让培训生面对面对话各个部门的领导,从更高的视角探索行业成功之路。导师谈话指点发展前景。该模块为所有培训生提供和不同部门不同方向前辈的沟通机会,导师阵容包括技术大拿,行业专家,市场、法规、研发等资深从业人员。在活动中,培训生可以向导师咨询任何感兴趣的话题,是属于培训生的独家定制版1对1谈话。每月举办一期导师说活动,每期会邀请两位嘉宾作为培训生导师,培训生在报名成功后即可和意向导师成功配对,学习他们职业发展的独家秘籍。多举措增强集体归属感。为了增强青年人才彼此之间的交流连接和集体归属感,领鹰委员会策划了一系列的游园会活动,这里集齐了旁观领导团队会议英语角急速思维参观工厂四大活动,让每一位来到游园会的雏鹰们都能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作为一家全球顶尖的医疗器械公司,美敦力拥有丰富的内部学习资源帮助员工实现自我提升。在雏鹰发展计划的自主学习板块,公司将海量的学习资源进一步归纳总结并定期推荐,鼓励和帮助培训生们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知识、提升能力。职业发展规划激励年轻人奋进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在人才培养上聚焦研发领域,并依托研发中心推行雏鹰计划。中心以项目为基础,把临床需求放在第一位,提升员工的研发专业技能与关键经验,以帮助员工实现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柯惠依托研发中心推行的职业发展规划,为每一位年轻人指明了看得见、做得到、经过努力能兑现的明确目标,激励着年轻人在岗位上奋进。技术带头人郭小静就有过从雏鹰到技术带头人的职业发9/99展经历。这个独一无二的职业发展轨迹,让她倍感奋斗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在医疗器械行业技术研发道路上摸爬滚打六年之后,郭小静有幸加入了世界领先、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有世界领先的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有行业内、海内外的神仙大拿,更充盈着满满的工匠精神气息,是医疗器械行业工匠们成功的殿堂。作为神经介入部门核心研发人员,郭小静见证了产品开发过程中美敦力对医生以及病患需求给予的至高关注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技术考验和极致严苛的质量要求,面对跨洋团队合作过程中的种种挑战,郭小静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在团队通力合作中,严格按照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开展科研工作,迅速提高了自己开发产品的硬实力,特别是经过实战,她在沟通能力、表达技巧、问题解决、冲突管理、战略思维等软技能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能够自如地应对工作中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郭小静是在实践中了解到职业发展真谛的。美敦力公司专门开发了职业发展规划流程,形成了与绩效评估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公司鼓励每位员工成为自己职业发展的主人,去寻找自己职业发展的北极星,而美敦力的职业发展规划流程无异于是职业发展的指南针。公司提供的一系列的职业发展阶梯和职业发展培训课程,为大家展现了一幅职业发展的活地图。除了郭小静外,职业发展规划激励年轻人健康成长的事例不在少数。截至目前,通过实施员工雏鹰发展项目,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累计已培养几百名青年科技人员,其中张博士、卢博士、刘博士等,先后入选了20xx年浦江人才,20xx年和20xx年市科委启明星计划。高超专业能力来自工作室培养--上海新时达电气传帮带实现核心技术传承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创新型企业,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多年来,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制定人才培育发展战略,优化工作环境,形成了广纳贤才、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构筑了各类人才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促进了人才事业的长足发展,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加强引进和培养,促进人才快速成长一个企业要发展,必须有强大的人才保障。新时达从加强引进和自身培育两个方面,力促人才的快速成长。拥有完善的技术新人培育机制。公司每年都从国内著名高校招引众多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加强与著名高校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嫁接高校人才资源,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做人才储
本文标题:党建引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增强人才创新活力典型事迹、案例22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91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