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党建引领聚合力 “市中样板”乡村兴
1/4党建引领聚合力“市中样板”乡村兴党建引领聚合力市中样板乡村兴黄河尾闾,风吹麦浪,听涛观澜。〔…〕街道〔…〕社区便处于这样一处风景优美、富有诗意的地方,它下辖7个行政村,共有1217户3583人,其中有党员151名。今年以来,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号召,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市中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依托1+11+N三级红色蜂巢工程管理架构,借助区委区政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契机,结合街道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持续打造市中街道乡村振兴联合体,不断推动沿黄农村党建示范片区改造提升,把黄河的事情办得更好。抓好红色蜂巢阵地建设,建强红色堡垒。市中街道通过在街道设立红色蜂巢总站,在新农社区设立红色蜂巢未来篇章,唱响农之韵兴未来品牌,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在7个村庄设立红色蜂巢先锋驿站,为街道构建蜂巢式党建阵地版图格局持续添砖加瓦,充分发挥党员小蜜蜂的先蜂模范作用,精准管理、精细服务,使党员在防洪防汛、联户走访、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常态化疫情防控等工作中持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做到把党群力量凝聚起来、把驿站功能发挥出来、把为民活动开展起来。抓好专业管理队伍建设,发挥雁阵效应。根据《滨城区农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实施细则》打造一支有本领、能担当、业绩好、威信高的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要求,市中街道充分发挥头雁领航、强雁齐飞、雏雁展翅的雁阵效应,引领乡村振兴奋发齐飞。头雁领航。将3名符合条件的村党支部书记及时纳入街道专业化管理储备库,通过开展外出对标学习、举办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淬火工程等活动,进行订单式培训,整体提升村党支部书记素质,为乡村振兴装上强劲火车头;强雁齐飞。打好乡情感召牌,持续落实组织保障作用,吸引在外强雁返乡创业、共同致富。截至目前,市中街道已累计回引在外优秀人才39人,带动创业项目10余个,解决村内闲置劳动力110余人;雏雁展翅。坚持墩苗培养,严格选育管用,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9名,其中35岁以下后备干部13名,为村两委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保证雁阵持久高飞。抓好精细服务民生建设,打通最后一米。(党员联户系统)为进一步精细农村治理,市中街道结合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发现的农村治理无抓手、覆盖不全面等问题,依托1322党员联户制度,创新推出市中街道党员联户信息系统,在辖区范围内全面开展走访摸排,不断提升农村党支部引领治理、服务群众、防控疫情能力。同时,将户主姓名、家庭成员、家庭需求、特殊情况等基本信息登记上网,便于村庄、社区、街道及时、动态掌握村民情况。截至目前,7个村庄已走访1262户3461人,其中有意向包户人员71人、志愿者68人,摸排3/4有特殊需求的人员31人,收集意见建议47条、当场处理33条。真正实现了向前一步精准服务,推动了乡村服务由粗放供给向精准配置转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抓好一村一品品牌建设,推动振兴联合。市中街道以红色蜂巢工程为依托,结合街道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联合体战略,以新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引领,推动7个村居党组织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联结,以资源整合换取规模发展。在三里村实施文旅融合项目,依托其现有的环村荷塘、主街墙壁黄河文化手绘、村南水上乐园、村内闲置民居等特色资源,盘活民俗文化旅游,唱响芙蓉三里荷香蛙鸣品牌;在刘桥村实施多肉种植项目,依托返乡创业人才刘小涛的多肉大棚,突出互联网+发展理念,大力发挥电商产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在大刘村实施小微村企聚力发展项目,通过创办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合村内小微企业,推动村民入股,村企联合、抱团发展;结合其他村居特色,发展蔬菜种植、生态采摘、劳务输出等村居特色品牌;7个村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得村集体经济产业外联能力大大增强,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的绝美画卷已经绘就。抓好成果巩固机制建设,推动提质增效。下一步,市中街道将认真总结在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工作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巩固现有成果,形成长效机制,打造好乡村振兴市中样板,继续砥砺前行,以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担当,形成易复制、可推广的市中模式,让滩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本文标题:党建引领聚合力 “市中样板”乡村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91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