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25年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
1/142025年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2025年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深化教育和体育改革精神,在基础设施续建、学段协调创优、队伍专业提升、育人模式优化、体教融合惠民等工作中守正创新,实干笃行;在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守牢一排底线等工作中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奋力推动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行业领域更前列。一、稳妥推进教育资源供给改革1.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续建〔...〕小学、〔...〕小学幼儿园、第一实验幼儿园和〔...〕小学教学楼、〔...〕小学教学楼,加快推进〔...〕小学操场、篮球场改造工程,续建宁津9中餐厅,新建38中实验楼,提升办学条件。为〔...〕小学、〔...〕小学、〔...〕小学3所学校按标准配齐设施设备,提升校园设备标准化水平。(责任单位:基建装备科,各项目学校)2.做好民生工程配套服务工作。普及中小学校服反光标识,为学生出行增强安全保障。配合〔...〕市教育局、司法局,建设好〔...〕市专门学校。(责任单位:基建装备科、基教科,各学校)二、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改革3.提升游戏育人质量。以省级游戏活动实验区建设和争创省级科学保教引领实验园为核心,引领幼儿园按照园内-园际-全域行动路径,打造游戏环境优化方案。探索游戏+支持教师成长路径,提升教师游戏支持能力和游戏课程开发能力。发挥优质园引领带动作用,开展责任区联盟教研和结对帮扶活动,实现游戏质量城乡一体化提升。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验和实践游戏课程,促进学前儿童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责任单位:学前科、教研中心,各学校)4.科学实施幼小衔接。围绕品格浸润、身体素质、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等内容,联合妇联实施成长引航家庭教育计划,凝聚学前教育社会共育合力。引导幼儿园开展好幼小衔接系列专题活动,缓解家长入学焦虑。深入开展学前教育不规范办学行为整治,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责任单位:学前科、教研中心,各学校)5.强化民办园动态监管。开展民办园每月教师工资发放、幼儿保教费收退费专项督查行动,进一步规范办园行为。重点关注小规模、有租金压力、运营困难的民办园,引导开设托班或转型为托育机构、养老服务机构,推动民办教育良性健康发展。完善民办园资金监管机制,落实民办园保证金监管制度。(责任单位:学前科、财审科,各学校)6.稳妥实施托育试点工作。指导〔...〕幼儿园做好托育3/14试点场地规划、空间布局、硬件配备等工作,打造可的托育模板。联动卫健、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统筹推进托育场地、托育师资和托育管理等方面工作,促进托育工作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学前科、教研中心,各学校)三、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改革7.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市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建设为引领,开展课程规划、教学变革、教研支撑、数字赋能、读书活动和强课提质等八大行动,完成我市实验区和32个实验校的申报工作,打造10所改革示范校。探索实行30分钟、60分钟、95分钟长短课时制度,优化课时安排,提高课堂效率。(责任单位:教研中心、基教科,各学校)8.强化教研科研引领。深入推进主题教研、联盟教研、教研员3+2驻校制度,发挥强镇筑基试点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乡镇薄弱学校教科研水平。加快教科研成果推广,通过科研专栏、入校观摩和现场展示等方式,推动优秀成果转化应用。开展永怀教育奖永怀乡村教师奖评选表彰活动,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责任单位:教研中心、政工科、基教科,各学校)9.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聚焦社会关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学校作息时间、学校课程开设、学生作业负担、课后服务质量、教辅读物管理等问题,深入开展办学行为规范管理年行动。优化课间活动管理,全面落实15分钟小课间、30分钟大课间,规范作息时间管理,解决课间圈养问题。(责任单位:基教科、督导室、教研中心,各学校)10.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强化跨学科和实验教学研究。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探索实施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沃土计划,评选一批科学教育实验学校,配备专家型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发现培养一批有潜能的科技人才,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路径。(责任单位:教研中心、基教科,各学校)11.推动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完善随班就读小学、初中基地建设,提升随班就读服务水平。落实特殊教育两免一补机制。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责任单位:基教科,各学校)四、高位推进高中教育育人制度改革12.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深入挖掘优质普通高中校舍资源潜力,扩增普通高中资源供给,计划新增普通高中学位约200个,进一步提升普通高中录取率,满足群众上普通高中需求。(责任单位:基教科、招生考试科,各学校)13.优化调整艺术体育特长生中考招生政策。推进艺体特长生中考与高考制度衔接,按照专业分+文化分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打破初、高中艺体特长生贯通培养壁垒。艺术特长生录取成绩按专业分和文化分5:5组成,体育特长生录取成绩按专业分和文化分7:3组成。推行专业优先原则,针对不同级别的优秀运动员实施破格录取、专业免考和放宽学5/14业水平考试考察科目等级政策,吸纳更多专业突出人才。(责任单位:基教科、招生考试科,各学校)14.推动普通高中多元化发展。发挥省特色高中和省、市学科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空间。构建全市高中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造县域高中成长共同体,实现高中均衡特色发展。各高中根据实际实施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教学内容和进度,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让所有学生在适合自己水平的环境中学习。(责任单位:基教科、教研中心,各学校)15.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标先进地区培养模式,在学科竞赛、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等项目上,探索实施名校名师名生手拉手及清北直通车合作项目。完善拔尖人才培养指导机制,实行一生一策,落实好一对一精准培优。对接省教科院、省招生考试院和985、211双一流高校,在高校自主招生等方面获得更多优秀资源,助力〔...〕学子考入更多优秀学校。(责任单位:教研中心、招生考试科,各学校)16.加强高中教育支持力度。在教育经费、师资队伍、评先选优和职称推荐等方面,加大对高中的倾斜力度,激发高中教师工作积极性。(责任单位:政工科、教研中心,各学校)五、着力实施职教助企专项改革行动17.推动教学提质培优。深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学生技能大赛,孵化〔...〕市级以上标志性成果20项以上。做好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复核验收工作,抓好春季高考工作,打造区域中职学校品牌。(责任单位:职教科,〔...〕水产学校)18.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根据市场、企业需求,对接高校,对初中后五年长学制专业进行调整,服务社会导向需求。发挥海水养殖、机电技术等专业优势,培育优秀专业人才,服务产业发展需求。(责任单位:职教科,〔...〕水产学校)19.深化产教融合发展。与歌尔集团、达因制药等企业优化推进机电、制药、海水养殖等专业学徒基地及教师工作站建设,通过资源共享、基地共建,延伸职业院校办学空间等方式,推动理论与实践教学同频交融。与〔...〕、〔...〕新能源等企业合作开发活页式教学资料、在线精品课程及校本课程等,通过引入典型生产案例进标准、进课堂,打造课程共融、资料共编的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与万恒置业、华力电机等企业面向五年长学制学生开设那香海文旅班华力电机技能班康派斯房车技能班等,引入企业生产理念、管理方法和工艺流程,量身打造适应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责任单位:职教科,〔...〕水产学校)20.提升民办职校办学水平。加大教师招聘补充力度,完成60名专任教师配备。完成中西餐烹饪、机电技术应用2个专业实训室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提升专业实训水平。构建优秀师资共享机制,通过校际统筹、联合教研等途径,提高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责任单位:职教科,好当家集团海洋学校)六、持续优化育人模式改革工程7/1421.坚持全环境立德树人。聚焦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大领域,深入开展培根铸魂、书香浸润、体质提升、美育涵养、劳动实践和心育成长等六大序列教育活动。加强教联体建设,成立家长大讲堂家长成长指导中心,遴选建设一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示范校,促进家校社三方协同发力。在诚信教育、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中创新经验,打造省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区范例,推动区域教育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基教科、教研中心,各学校)22.加强思政课建设。落实思政课金课项目建设,开展好思政同城大课堂活动,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坚持师德为先,健全思政课教师准入制度,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深入开展进红色场所、听红色故事、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全市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升级。(责任单位:政工科、基教科、教研中心,各学校)23.统筹推进双减工作。开展中小学生作业减负、书包减重行动,优化作业审批和监测预警通报机制。按照学生自愿、教师志愿、公益普惠、全面覆盖、就近托管的原则,优化课后托管服务方式,拓宽教育惠民服务内容,提升中小学校假期托管服务质量。加强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使用,探索实施先学后付收费模式,切实保障校外培训学生和家长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责任单位:职教科、督导室、基教科、教研中心,各学校)24.建好用好校外育人基地。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村振兴本土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好研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对接文旅部门,将少年宫研学纳入精品研学线路,吸引外地学生来荣研学。推动少年宫社团积极主动参与省市各级艺术赛事,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建设好青少年科教梦想中心项目,争取国庆期间对外开放。(责任单位:基教科、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学校,各学校)25.规范开展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深入挖掘校内外育人资源,加强中小学研学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构建覆盖各领域、各学段的优质研学实践课程体系。将研学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确保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三年级和高一、二年级学生每学年参加1-2次集体研学实践活动。(责任单位:基教科、教研中心,各学校)七、全面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改革26.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思想政治理论定期学习制度,各学校党组织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师德主题党日活动或专题理论学习,提升师德教育实效性。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加强师德违规问题整治通报力度,突出小切口重点整治微腐败,对师德失范教师,实行零容忍。加大对从教30年教师的表扬,建立担任班主任工作满20年认定表扬机制,利用教师节通报表扬500名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师德标兵,倡树教育正能量。组织开展我的从教故事主题宣讲活动,通过媒体宣传,提升教师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责任单位:政工科、秘书科、机关党委,各学校)9/1427.落实全员精准培训。突出新教师试用期师德师风、岗位履职等方面考核,实行考核合格后聘用上岗,严把教师入口关。依托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项目,建设好6所示范校,辐射带动教师教育创新发展。优化教育培训六大计划,开展市县两级四名工程名师培养活动,实施青年教师优青成长工程,夯实金字塔式领军队伍体系建设。(责任单位:政工科、教研中心,各学校)28.优化教师管理体制。稳妥推进第四轮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在满足农村学校教师需求基础上,实行城乡双向交流,保证城区学校教师需求。按照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条件的15%、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教师的25%的要求,组织开展好暑假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新任职教师城乡两个聘期捆绑聘用制度,推动新教师成长,解决部分学校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责任单位:政工科,各学校)八、扎实推进体旅融合惠民改革29.举办系列精品赛事。举办好第六届〔...〕马拉松、全国门球赛、省级摔跤比赛、〔...〕
本文标题:2025年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87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