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在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发言
1/6在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发言在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发言同志们: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系统擘画了人民城市建设的时代蓝图,深刻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根本性命题。作为县域发展一线总指挥,我们必须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要义。下面,结合〔...〕实践谈三方面体会。一、把握历史新方位,筑牢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思想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必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入存量提质的新发展阶段,我们深刻认识到:思想破冰是行动突围的前提,必须聚焦三个根本性转变深化理解。(一)强化战略领航,校准城市发展坐标。准确把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变逻辑。城市发展已进入全生命周期管理新阶段,必须以系统思维破解重建设轻治理、重速度轻质量的路径依赖。深刻理解城市有机生命体的重要论断,将城市更新作为焕发老城活力的战略支点,坚决摒弃大拆大建模式,着力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明水秀的发展新格局。当前重点要破除GDP导向的惯性思维,将历史文化传承度、公共服务满意度、生态环境优美度纳入核心评价体系。(二)深化价值认同,坚守人民城市立场。深刻践行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核心理念。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的核心是人的谆谆教诲,把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逻辑起点。重点破解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社区治理精准化不足等民生痛点,把全龄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基因,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迭代升级,切实解决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等关键诉求。(三)筑牢底线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坚决贯彻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韧性的重大转型。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的警示要求,将安全韧性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当前亟需补足防洪排涝、应急救援等基础设施短板,健全极端天气应对预案,强化生命线工程防护;同时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守好城市历史文化根脉,构建全域覆盖、平战结合的安全防护体系。二、聚焦关键突破口,构建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城市工作千头万绪,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按照中央七大任务部署,结合〔...〕发展实际,重点实施四大攻坚行动:(一)实施空间重构行动,优化城镇功能布局。一是构建多中心网络化格局。坚持组团式发展、差异化定位策略,打造县域一核引领、三区联动空间架构。城区重点强化商务服务功能,开发区聚焦创新要素集聚,〔...〕片区打造农文旅融3/6合示范区,严控城镇开发边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二是提速县城承载能力升级。聚焦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地下管网智能化改造三年计划;推进公共服务15分钟生活圈全覆盖,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乡公交体系,有效疏解中心城区功能压力。三是创新城乡融合推进机制。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打造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畅通田间-餐桌全链条;推广三块地改革试点经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二)实施动能转换行动,激活创新驱动引擎。一是打造创新要素聚合平台。加快建设智慧产业创新港,培育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等专业服务平台;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完善创新创业全周期扶持政策。二是攻坚产业转型关键领域。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延链补链;严控高耗能项目准入,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构建传统产业+数字赋能改造体系,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样板。三是构筑开放合作新高地。深度融入〔...〕都市圈建设,争取纳入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实施营商环境改革,推行跨域通办政务新模式。(三)实施绿色蝶变行动,厚植生态本底优势。一是攻坚环境治理硬任务。落实空气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严控移动源污染排放;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围栏工程,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开展土壤污染分类管控,建设无废城市示范区。二是拓展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推进碳汇交易试点,建立重点企业碳账户;建设沿河生态走廊,打造滨水休闲经济带;开发森林康养、生态研学等新业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机制。三是构建绿色生产生活体系。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标准,推广装配式建造模式;创建公交都市先行区,布局智能充电设施网络;实行居民垃圾分类红黑榜,倡导简约适度生活方式。(四)实施文化铸魂行动,彰显城市独特魅力。一是构建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编制历史建筑一栋一策保护方案,活化利用〔...〕古村落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档案库,打造传统工艺工作站;实施城市记忆工程,编撰地名文化保护名录。二是提升城市美学价值导向。制定城市色彩、天际线管控导则,严控超高层建筑建设;开展拆围透绿专项整治,推进第五立面景观改造;建立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提升城市空间艺术品质。三是深化文明素养培育工程。建设好人之城道德品牌,开展最美系列选树活动;打造文明实践示范带,推广时间银行互助模式;实施全民阅读书香计划,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三、健全机制强保障,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指示要求,重点完善三大机制:(一)构建高效协同的领导体制。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机制。5/6成立县委城市工作委员会,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评推进体系;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办法,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健全重大城建项目联合决策机制,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二是创新要素保障模式。设立城市更新专项基金,推广PPP、REITs等融资模式;建立低效用地盘活负面清单,探索土地复合利用制度;编制城市发展机会清单,引导社会资本精准投入。三是完善监督考评体系。构建群众满意度+发展质量指数双轨评价模型;建立领导干部城市规划建设履职档案;实行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审计,筑牢廉洁安全防线。(二)打造智慧赋能的治理体系。一是夯实数字底座支撑。建成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实现地楼人事物情一图统管;布局物联感知终端网络,完善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建设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数据全链条安全。二是重构业务流程机制。打造一网统管指挥平台,实现跨部门事件智能派单;推广网格+治理模式,建立吹哨报到快速响应机制;开发城市码应用场景,推行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三是创新社会参与渠道。推出城市合伙人计划,培育社区规划师队伍;推广居民议事厅协商平台,完善民生实事票决制;建设数字孪生社区实验室,提升需求感知精准度。(三)锻造善作善成的干部队伍。一是提升专业能力素养。实施城建干部三年轮训计划,建立城市规划建设专家智库;开展治理能力大比武活动,打造懂城市、会治理的复合型队伍;实行年轻干部重点项目挂职制,在攻坚一线墩苗成长。二是健全正向激励机制。设立城市创新揭榜挂帅制度,出台容错纠错实施细则;建立即时记功表彰机制,选树担当作为先进典型;优化职务职级并行政策,拓展基层干部晋升通道。三是涵养务实工作作风。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开展马路办公专项行动;建立领导干部包联社区机制,实施民生诉求首接负责制;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力戒过度留痕问题。同志们,城市承载着万千百姓的安居梦想,肩负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大地的生动实践。始终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未来、以工匠精神雕琢城市肌理、以人民情怀温暖城市家园,奋力书写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的时代答卷,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标杆城市贡献〔...〕力量!
本文标题:在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826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