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全面深化改革优秀典型案例汇集
1/89全面深化改革优秀典型案例汇集目录深化诉调衔接机制改革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实现双突破3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机制全面筑牢防汛减灾安全防线9建立政务服务办不成事反映机制解决群众办事疑难杂症问题14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为培育五大产业提供用地保障19建成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5建立健全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制度助力乡村振兴30上线非税平台实现群众办事零聚集零接触37一二三工作法助力基层社会治理42创新三位一体治理模式助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48创建矛盾-化解-维稳一体化综合治理新模式53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示范行动60委托办学改革激活教育一池春水65实施委托代管教育改革探索山区学校办学新路径72实施医共体试点工程实现县域医生、患者、医保三回流...............................................................................................79实施十万党员干部返乡行动建立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85创新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机制筑牢乡村振兴交通基石.90创新基层妇联工作机制促乡村振兴97深化诉调衔接机制改革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实现双突破摘要: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积极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动设立市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首次构建金融管理部门、司法部门、民间专业调解组织协同联动的调诉一体金融纠纷化解机制,弥补〔…〕地区金融纠纷诉调机制的空白。同时,在〔…〕地区率先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构建人民调解+司法确认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在提升金融矛盾化解效率,增强诉前调解执行力,优化金融机构消费者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20xx年实现金融纠纷化解零突破,截至12月末,成功化解金融纠纷30件、涉及金额607万元,调解成功数量位居粤北地区首位,实现了纠纷化解质的突破。改革项目获20xx年〔…〕市平安杯社会治理创新大赛三等奖,工作成效先后被《学习强国》、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01改革背景金融产品的强专业性以及普通金融消费者金融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金融纠纷日益增多和复杂,〔…〕市金融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基层法院每年收案量多,办案压力大,案多人3/89少矛盾日益凸显。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工作部署,畅通金融消费者权利救济渠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和金融需求,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和金融管理部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积极探索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着力打造〔…〕市民信赖的纠纷化解金字招牌。02主要做法(一)以健全机制建设为重点,保障金融纠纷调解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构建金融纠纷诉调衔接工作机制。推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以下简称〔…〕金消协)设立市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市中院、市金融工作局、〔…〕银保监分局印发《关于建立〔…〕市金融纠纷诉调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全面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机制建设;指导推动〔…〕金消协分别与〔…〕区人民法院、〔…〕县人民法院签署建立〔…〕市金融纠纷诉调衔接工作机制合作协议,为深入推进共建共享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与市金融工作局、〔…〕区人民法院联合召开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座谈会,进一步畅通金融纠纷解决渠道,凝聚跨部门工作合力。二是完善一站式纠纷化解机制。在接收调解方面,秉承应收尽收、应调尽调原则,努力克服人财不足难题,全面接收金融纠纷案件。在纠纷化解方面,大力引导〔…〕金消协运用好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调解平台,实现金融纠纷线上化解。同时,组织专人不定期对调解情况进行回访,及时发现和弥补调解中的不足,巩固调解成果。三是推出无接触调解。疫情期间,指导〔…〕金消协发布了《关于优化近期调解服务工作的提示》,倡导疫情期间群众优先通过电话、邮件等线上方式咨询、了解、沟通调解相关事宜,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同时,对于确实需要现场调解的疑难案件,落实落细现场调解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督促调解各方人员做好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旅居史排查等防控工作,进一步优化疫情期间金融纠纷调解服务。(二)以完善保障措施为依托,提升辖区金融纠纷调解服务效能。一是打造专业精良调解队伍。以中立、公正、专业为标准遴选31名调解员,专门为复杂、疑难金融纠纷调解案件出具专业意见,及时有效化解金融纠纷。推动全体调解员加入人民法院系统的特邀调解员名册,实行动态更新和维护,并多次组织全体调解员参加由最高院组织的在线调解事务工作培训,进一步强化了调解员队伍建设。二是司法确认保障调解落地。构建人民调解与司法确认衔接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引导双方当事人主动申请司法确认,使调解结果切实取得与法院判决同等效力,既依靠人民调解的柔情,也借助法院裁定的刚性,给当事人吃了定心丸,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另外,还打造了专门的金融纠纷调解室,为开展调解工作创造了温馨舒适的环境。5/89(三)以加强金融宣传为抓手,推动矛盾化解向源头防控延伸。多措并举强化金融宣传,不断提高金融消费者风险防御能力,推进金融纠纷由终端解决向源头防范延伸。一是开办金融宣传流动课堂。立足地区发展实际,将流动宣传车、城乡公交作为重要宣传载体,利用车载多媒体滚动播放金融知识宣传视频,开展走街入巷宣传,将金融好声音不间断地送到群众身边,守好群众钱袋子。二是多部门联动推进金融知识入人心。联合市金融局、市反诈中心、市检察院等多家单位,聚焦全民反诈防范非法集资等多项主题,联合宣传近30次,全面覆盖了青少年、工薪阶级、老年人等多个群体,筑牢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防控战线。三是拓展新媒体宣传平台。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公众号为宣传主阵地,更新防骗小课堂名录管理知识知多点等系列消费权益知识,阅读人次近6万人,点击量超8万次,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获取相关金融知识。03改革成效截至20xx年12月末,成功化解金融纠纷30件、涉及金额607万元,涵盖了房贷、小额快贷、个人消费贷款等纠纷案件,调解成功数量位居粤北地区首位。(一)大幅提升了金融纠纷化解效率。该机制下的一站式办理流程,实现了金融纠纷诉前调解最多跑一趟的高效办理,解决了司法化解纠纷耗费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大量精力、资源和时间的困境。据了解,法院处理金融纠纷从受理到判决结束一般需要2到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运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一般10个工作日内,最多不超过30天,即完成从受理到获得司法确认,大大提高了纠纷处理的效率。(二)金融纠纷诉前调解协议的执行力得到保障。20xx年,该机制下的调解协议实现司法确认全覆盖,调解协议经过司法确认后具有与法院判决的同等效力,有效解决了诉前调解公信力不够,执行力不强的问题。经该机制调解的30件纠纷,目前纠纷各方均按调解协议履行义务,未产生当事人拒不履行或未完全履行的情形。例如,詹某在向〔…〕金消协提请诉前调解时,与某银行产生网络贷款纠纷已有8个月,期间双方当事人多次和解未能实现实质性化解,经多元化解机制调解,双方于20xx年5月16日签署调解协议,并获得司法确认。在电话回访中,詹某告知已根据协议约定于20xx年6月20日结清共计11万余元的全部欠款,双方纠纷就此完成化解。(三)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还将多元化解机制相关工作成效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改进情况纳入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评估工作中,督促金融机构通过纠纷化解不断查漏补缺,优化服务流程机制,改进服务模式,更有效的保护金融消费者7/89的合法权益。例如,推动广发银行〔…〕分行制定了小额和解管理办法等制度,指导中国银行〔…〕分行进一步优化信用卡还款提醒服务,推动〔…〕农商行建立领导接待日机制,由银行行长与消费者面对面答疑解忧等。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机制全面筑牢防汛减灾安全防线摘要:机构改革以来,〔…〕积极探索实践三防应急管理体系改革,筑牢安全度汛防线,推进防汛减灾取得五个实现,成效明显。创新实施的三防应急管理体系机制改革举措,得到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应急管理厅的充分肯定,并通过相关专题简报向全省宣传推广,供各地各部门学习参考,为全国全省推进三防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创造了〔…〕模式。01改革背景〔…〕地处粤东北山区与珠三角平原结合部,属山地丘陵地区,地跨东江、韩江和北江水系,气候类型多样,汛期多年平均雨量充沛,暴雨及其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等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偏多,近10年来全市平均每年因洪涝地质灾害造成损失高达亿元,防汛防地灾压力大、任务重。机构改革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探索实践三防应急管理体系改革,推进防汛减灾五个实现,筑牢安全度汛防线,取得积极成效,为全国全省推进三防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创造了〔…〕模式。02主要做法(一)健全责任对接机制,实现领导指挥关口前移。制定《〔…〕市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工作方案》,率先在全省出台建立健全六个体系、实施一个机制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体市级统领、县镇主体的全域型三防指挥体系和四级联系人的责任对接机制,加快构建大应急工作格局。同时,制定《〔…〕市洪涝地质灾害分级处置标准》,健全突发事件分级处置机制,对汛期内可能出现的洪涝地质灾害,按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进行分类,相应明确须参与现场处置和坐镇指挥部处置的人员,在暴雨来袭时,确保各级领导干部第一时间靠前指挥,当好指挥员、战斗员。(二)夯实基层应急体系,实现上下联动畅通高效。打通防汛救灾最后一公里,是6·106·12抢险救灾的一个重要经验。两年来,在完成市县两级三防机构全部转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101个镇街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实体机构,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制度建设、有队伍建设、有体制机制、有预案演练、有物资保障的六有建设标准,推动乡镇应急(三防)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坚决打通基层应急管理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全市上下联动畅通高效。(三)创新防汛六问培训,实现应急能力全面提升。众多成功避险的案例表明,一个负责到位的镇、村干部可以救一9/89村的人。作为防御前沿阵地的镇、村,洪涝和地质灾害风险的防控责任重大。为提升镇村干部防汛救灾实战水平,〔…〕创新工作方法,制定设问式教学提纲防汛六问工作法,重点对各乡镇书记、镇长、分管应急(三防)领导、应急办主任及工作人员、村干部等镇村两级干部进行防汛救灾业务培训。在20xx年,全市共开展防汛业务培训79次7048人次、防汛应急演练70次5223人次,并结合值班检查进行考查,使各级三防责任人清楚掌握防什么怎么防,全面提高了防汛责任意识和防范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四)建立七个举措方法,实现防范应对有力有序。在防范应对强降雨过程中,〔…〕通过实战探索,建立了加强领导、以防为主、落实责任、准确研判、协调联动、预置力量、强化保障的七个举措防汛工作法,防御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在会商研判方面,组织责任部门持续加强对雨水风情的监测分析,提高预警精准度;在隐患排查方面,围绕水利工程、削坡建房、地质灾害等重点,累计排查出风险隐患11836处(宗),纳入动态整治台账,逐一落实安全防范应急处置措施;龙舟水期间,加强一线巡查力量,组织基层干部对重点区域、危险区域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实现了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有力有序,为受灾群众撑起生命的防护伞。(五)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实现抢险救灾成效明显。深刻吸取国内多地气象灾害引发的事故教训,针对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迅速研究制定印发了《强对流等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与防汛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即十五条措施),修订完善了《〔…〕市市县(区)防汛应急响应防御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
本文标题:全面深化改革优秀典型案例汇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81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