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总书记思想研讨会暨党史学习教育论坛上的研讨发言汇集
1/13总书记思想研讨会暨党史学习教育论坛上的研讨发言汇集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暨党史学习教育论坛上的发言(8篇)目录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重大意义3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5从党的百年历史看党的奋斗目标6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神圣使命9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伟大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11〔…〕始终做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先行者12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个大事变的发生,是历史大势、时代大潮的必然产物,是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不懈斗争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处于深重苦难之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革命进程的曲折和磨难,迫切呼唤掌握先进理论的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出现,迫切呼唤民族复兴领路人、领导者的诞生。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演进,既对中国共产党这一先进力量的诞生提出了客观要求,也为之创造了有利的社会基础和现实条件。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正在黑暗中摸索苦斗的中国先进分子展示了一条新的出路。五四运动的爆发,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直接的现实条件和现实推动力。五四运动前后,伴随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日益成为进步思想的主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逐步深化。在深刻的思想革命、政治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日益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信仰。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等地出现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作为中国最早建立共产党组织的〔…〕,成为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成为开天辟地大事变的见证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众多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之所以3/13能在历史淘洗中受到青睐,归根结底在于顺应了先进取代落后的历史潮流,拥有坚实的阶级基础,掌握着先进理论,承担起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光荣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在中国大地上和中国人民中间扎下根来,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重大意义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适应了中国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的需要,适应了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斗争的需要,适应了中国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观察国家命运的需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开辟了中国思想启蒙和新文化运动的新道路。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形成了新的思想解放潮流。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内容,促使中国思想界沿着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方向发展。中国先进分子在广泛吸收外来思想文化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给当时中国带来了一场思想革命浪潮。经过激烈交锋,马克思主义从各种社会思潮中脱颖而出,开始成为先进分子传播的主流思想。推动一批先进分子从民主主义者转向马克思主义者。十月革命前,中国一些先进分子以建立西式民主政治为追求。然而,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的统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一些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一些先进分子经过反复比较,认识到资本主义不可能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出路。走十月革命道路,是当时许多先进分子提出的主张。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完成了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最初限于少数知识分子范围,后来各地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主动到工人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疾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工人讲述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组织工人进行斗争。他们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开展农民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传播。早期先进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投身和组织工农群众斗争,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开端和先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进程。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复兴而进行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最5/13重要的就是因为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在中国诞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从此,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成为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航程的灯塔。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指引下,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造性地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坚不可摧的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是历史发展动力的唯物史观,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一百年来,我们党初心不改,始终坚持与人民站在一起,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与人民一块苦、一块干,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凝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不竭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激活了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锻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在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从党的百年历史看党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既是我们党的最高政治纲领,也是我们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旗帜鲜明地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始终锚定这一奋斗目标,从未动摇。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特征提出明确的、具有感召力的阶段性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重要的领导艺术和宝贵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分两步的战略构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后,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战略谋划,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这些构成了我们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立足党在现阶段奋斗目标,脚踏实地推进我们的事业。习近平总书7/13记指出: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前进的。我们既要正确理解把握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又要脚踏实地为实现现阶段基本纲领和奋斗目标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现阶段每一项工作。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真理而斗争、为理想而斗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索,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3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发出的铿锵宣示,充满着激越时空、激荡人心的丰富意蕴和坚守初心的豪迈气概。从这里出发,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由此,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从这里出发,我们党踏上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顽强意志、用坚毅行动徐徐铺展了坚定践行初心的壮阔历史画卷。从这里出发,百年峥嵘岁月稠,踏平坎坷成大道。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执着坚守初心,全心全意融入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之中,成就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非凡伟业。事实胜于雄辩,故事胜于逻辑。没有什么比发展的事实更能检验真理,没有什么比人民的福祉更能诠释初心。一百年前,〔…〕尽管享有所谓远东第一大城市的盛名,但处处可见民不聊生的悲惨苦况。作为旧中国最重要的一个通向世界的码头,她像一扇装潢精美却破败不堪的窗户,向世人诉说着一个文明古国摇摇欲坠的屈辱。正如当年初来中国的一位西方记者所言:作为国家的中国已然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生活在苦难之中。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里激愤地描述了身处〔…〕的半殖民地民众悲惨的命运。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昔日租界林立、列强横行、民生凋敝的旧〔…〕,脱胎换骨、生机勃发,已经成为世人眼中的魔都,尽情释放着无穷活力、无穷魅力。今天的〔…〕9/13已不再需要用一个欧洲的城名装点属于我们自己的城市。这里早已不是什么东方巴黎,这里是世界的〔…〕!这里早也无所谓十里洋场,这里只有人民的城市!人民的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神圣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紧紧依靠和团结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梦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了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苦奋斗、独立自主,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取得了一系列巨大建设成就,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
本文标题:总书记思想研讨会暨党史学习教育论坛上的研讨发言汇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78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