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部机关“我做得最成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或我看的最好一本书”主题活动发言材料整理
1/17部机关“我做得最成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或我看的最好一本书”主题活动发言材料整理部机关我做得最成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或我看的最好一本书主题活动发言材料汇编编者按:市委组织部以举办组工业务大讲堂小课堂为载体,每月中心理论组学习组织3名部机关年轻干部,围绕我做得最成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或我看的最好一本书主题,开展心得体会分享活动,营造机关干部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强基提能固本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一支有能力、有活力、有定力的组工干部队伍。现将近两期6名年轻干部心得体会刊载如下,供交流借鉴。游学感悟--赴厦门学习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验有感干部监督科张瀚云现按照部机关统一安排,与大家分享一次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而这件事,莫过于本人十一前的一次厦门之行,在临海听风的同时,也产生了以下思考,颇为受益。感受一:走出巷子,打破瓶子厦门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工作之所以取得大发展、快发展、新发展,我觉得首要原因在于观念新、思路清,能找准定位,敢于突破。9月27日,我们乘车参观了建在高楼上的红色阵地-集美杏林湾党群活动服务中心,该中心的魅力之处是整合了政府、国企及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企业的优势资源,为职工提供订单式、精准化服务,给予职工无限人文关怀同时也赋予了红色能量,系集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颇具特色的红色品牌。可能有人说,这是自带流量、水到渠成;也有人说,这是好风凭借力,这些说得都有道理,但我认为如果没有审时度势的精心策划,没有与时俱进的新颖创意,也不可能交出这样一张成绩单,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无不彰显着迸发的创意和突破。工作热运行之中,需要冷思考,老黄牛精神固然重要,但拓荒牛精神更显宝贵,我们要学会打破固化思维,走出巷子,因地施策,要学会将先进经验转化为具有本地特色的成果,各端各的特色菜,各创各特色品牌,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感受二:持之以恒,求最大效厦门非公经济党组织建设工作为什么做的好?我相信离不开一代代党务工作者久久为功的精神,一以贯之抓落实的作风。此次培训班的老师大多是厦门市市委组织部从事党建工作的领导干部,经验丰富。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开班第一课的老师,他用颇为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介绍了厦门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亮点,更是倾囊相授了很多谋划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整节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非常解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感叹精彩授课的同时,也让我深深觉得厦门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成绩斐然的背后离不开每任党务工作3/17者几十年如一日的深耕细作。行百里者半九十,干工作不是搭花架子,对于个人成长而言,我们应摒弃急躁心态,杜绝功利心,按照自身节奏绵绵发力,让所有的付出成为滋养我们信心和底气的营养,静待花开。同样,我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今后也将面临不同的困境,行稳致远还需持续用力,要用一股劲一张网将经济活跃企业和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将一张蓝图绘到底。感受三:画出同心圆,共建幸福园毛泽东同志说过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开班培训的第四天,我们来到海拔近900米的军营村参观学习,这里曾是厦门市海拔最高、最偏远、最贫穷的村,这里也是时任厦门市副市长和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先后两次走访的地方。彼时,村落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如今,军营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乡村振兴道上越走越宽,已然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文明村。高山村的蝶变之路,让我确信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将个人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利益相结合,才能凝聚人心,画出同心圆,达到共建美好家园的目标。深入思考厦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成功之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厦门市党建工作的开展紧紧与企业经济发展和职工诉求完美结合,能不断激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企业影响力,从而达到互促共赢,形成品牌效应。总之,只要我们一切工作从群众的需求出发,找准抓手,一定大有可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厦门之行对我来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跨省游学,不仅开拓了眼界,更是取到了真经,必将对本人今后生活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今后,我会认真做好经验总结和成果转化,将这次宝贵的财富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在自身岗位上担当作为,贡献力量。课题调研的五个幕景调研室刘盼人生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际遇,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感悟,每一段走过的路、看到的景、遇见的人和事,都是我们内心独特而充盈的宝贵财富。最近以来,课题调研的一幕幕画面、一帧帧记忆、一个个瞬间不断涌现,让我心生波澜、感动不已。五个场景谈谈感受:第一幕:一声令下时的忐忑不安。8月份省委组织部从襄阳、宜昌、随州等地各抽调一名同志参与中组部关于年轻干部政治历练课题集中攻关工作,一收到通知,心里很担惊受怕、不情不愿,忐忑不安地踏上了行程,到达当日就迎来了当头一棒,要求我们连夜拟提纲直至三级标题,知道会很苦可没想到这么苦,心里只打寒颤。整个过程节奏之快,也让我始料不及,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集合,凌晨1点左右才结束,除了吃饭就是工作,平均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最后三天,身体明显吃不消,食欲不振、精神恍惚,不是上级有任务、组织有要求,根本熬不下来,这种深陷疲惫和疲惫之后重振的感觉,是我从未有过的体验。省部严实的作风让我着实震撼!第二幕,字符跳动下的汗流浃背。闭关期间,省里对我们5/17要求很严格。办公方式,要求集中办公、不能上网;撰写材料,要求先分块负责,再集中探讨;核心观点,要求有思想原创性、经得起事实推敲;语言表达,要求少说老话、少用旧语。这一系列紧箍咒的强压,让我开始一筹不展,焦躁不安、汗流浃背,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进度不行就靠时间凑,一个小时不行就两个小时,两个小时不行就三个小时,没有外力依靠就自己苦思冥想,把看过的文、经过的事、说过的话在大脑里一遍遍轮回,最后终于起草了三不形势挑战、四重四不重问题剖析和四有原因分析,省部领导点评:动了很多的脑筋,花了很大的功夫!让我疲惫之余也有几分欣慰!在推稿中,大家集思广益,逐字读、逐句悟、逐段看,有一点让我很敬佩,就是省部领导对理论知识、政策要点、内外环境、干部现状等,信手拈来、倒背如流、脱口而出,让我深深体会到能力的不足和学习的必要!第三幕:苦思冥想里的温暖问候。封闭写作,大家一言不发、一脸严肃、全神贯注,没有欢声笑语、没有随意走动、没有半点喧哗,一片宁静。不知什么时候,一阵悦耳的铃声划破教室,电话那头传出稚嫩悦耳的声音:爸爸我好想您,晚上能不能陪我吃烧烤呢?领导平时严肃的表情转瞬即逝,露出了久违的笑颜,只听他和风轻语地说道:爸爸这几天在加班,回家后就请你吃烧烤,想点什么咱们就点什么,温馨的一句话,像一股暖流,湿润了我的眼角,原来材料人也有温情浪漫,虽然平时话语不多,但内心的情感是那样真诚真挚!课题结束后,大家相约:同一战壕的兄弟,微信群永不退、友情永不忘!第四幕:键盘敲打中的思想碰撞。十一前夕,在部领导的支持和兄弟科室的帮助下,我们抽调8名文字功底较好的同志,组成课题组,在党校进行一个星期封闭式攻关,键盘的敲击霹雳啪啦,思想的碰撞此起彼伏,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一是勇担当,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单位、互不熟悉,但丝毫不推诿不逃避,分到哪块谁负责、就一抓到底;二是能吃苦,没有一人说苦、没有一人道累,废寝忘食、熬夜加班是常事;三是敢建言,相互批评单刀直入、提炼观点鞭辟入里、分工协作齐心协力。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目前课题已经结题,尽管过程中,大家也承受了心酸和压力,面对了不解和异议,忍受了孤独和苦闷,但临走时纷纷感言,初心比结果更重要,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自己、付出了努力!有的同志还请求下次有机会还要来学习!第五幕:夜深人静时的自我勉励。省里市里两次调研、组织者参与者两种身份相互交织,让我在宁静的夜里多了几分感慨,关于调研四点感受:一要有调研的认识,不做调研的摆设。调研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翻读吴部长的讲话有了新感悟,要科学了解致广大(调)尽精微(研)的核心内涵,正确区分涉深水、涉浅滩、不涉水不同调研层级,积极把握取法上、取乎中、取其下不同调研标准,客观看待得蛟龙、得鱼虾、无所获不同调研成果,真正做到去粗取精、去伪7/17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确保认识正、方向清、路线明。二要有调研的灵魂,不做调研的工具。调研是指导实践的有力武器,要把做好调研与提升能力结合起来,不能只是机械地做事、简单地文字堆砌、一味沉浸在材料里自娱自乐,要跳出调研看调研,坚持用调研的方法学习新知识、用调研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用调研的作风加强自身建设,不能把自己放在调研的孤岛上惶惶而不可终。三要学调研的思维,不做调研的浮萍。思维能力是我们认识世界、改善自我的最直接体现,要使自己聪明,最根本的方法是培养思维能力。调研能帮助我们,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让我们看到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内在联系、内在规律,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四要有调研的情怀,不做调研的枷锁。文以抒情、文以载道,要学会在调研里品味不同人生,文字里的酸甜苦辣、工作中的得失利弊、生活中的五味杂陈、场景里的匆匆过客,只有坚持带着调研的真情实感去感受,才能体会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准确,才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立体、观察更加透彻、情感更加饱满,如此方能成就多彩人生!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组织一科赵静根据会议安排,我向大家分享汇报参与这次两新组织厦门培训班的几点所思所想。一、精心筹备学习之旅。作为这次培训班的具体组织者和参与者,回忆从最初拟定培训方案到最终培训班成行,可谓是一波三折、深感不易。这次培训聚焦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涉及部门多、联系领域广,为了提升培训质效和学习效果,我们认真研究每一个参训名额,用心规划每一天行程路线,仔细挑选每一堂教学课程,反复比对每一个食宿地点。在我们完成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下发了培训通知后,厦门发生了2次局部疫情,导致我们在厦门的学习地点从校外换成校内又换成校外,住宿地点更换了3次,理论课程和现场教学调整了5个。所以能在疫情期间最终圆满举办这样一场跨省培训班,得益于部领导的重视支持,离不开所有参训人员的自觉配合,能够参与组织筹备这次培训让我受益非常。二、悟透学习精髓要义。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加强党对非公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领导具有重要意义。厦门两新党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有着丰富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些可学习能复制的典型经验。为了更加有效取得真经,我们这次培训内容精准聚焦,既有厦门在两新党建领域的一些实践探索,也有比较成熟的典型案例;培训老师既有高校的专家学者,也有厦门市委组织部的行家里手(组织一处处长、非公办主任),还有非公企业的操盘手;培训内容详细讲述了做好两新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如何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建活动、两新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如何创建党建品牌等,既有理论上的真知灼见,又有实际操作的指点迷津。包括我在内的参训学员都对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9/17作有了新提升。三、找准工作发力方向。回顾短暂的一周培训,得到的具体收获有三点:一是深沉的文化自信是引擎。一个城市的发展,当然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有了文化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才有发展动力源泉。我们上课时,几乎每位老师授课前都会花将近半小时讲授厦门的特色历史文化,讲授他们的市花、市树、市鸟及其内涵,这些老师不管是外地来厦门的还是厦门本地人,言语间都对这座城市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认同感。正是有这样一群对城市具有强烈认同感的人才群体,迸发出了具有与其相匹配的创造力和贡献度。随州同样作为文化底蕴厚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新的使命任务中,需要高度重视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二是规范的组织体系是关键。我们参观学习的几个地方,不管是社会组织、楼宇、非公企业,凡是建立党组织的地方,都有清晰的组织架构体系,有规范的学习活动场所,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比较完善的党建工作制度。随州两新组织规模还不强、党建工作相对薄弱,既是短板不足、也有空间潜力,下一步我们需要在推进两新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上下功夫,推动工作既有形更有质。三是完善的政策机制是保障
本文标题:部机关“我做得最成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或我看的最好一本书”主题活动发言材料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75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