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基层治理“六治融合”经验汇报
1/7基层治理“六治融合”经验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我州坚持州县镇村四级联动,城市社区、农村双域共创,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才治六治融合,着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进一步夯实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层基础。一、坚持政治引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日益提升始终把讲政治作为基层治理第一要求,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建立四级联动领导机制。扣牢四级书记抓城乡基层治理主体责任链条,州委书记、县(市)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各司其职、责任到位。分级建立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形成组织实施、资源配置、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闭环工作机制。加速镇级机构改革。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完善三定方案,规范机构名称,原则上乡镇(街道)设置6个党政办事机构、7个事业中心(站、所)。乡镇在综治办加挂综治中心牌子,街道独立设置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在撤并的乡镇政府所在地派驻片区办事处。科学调整街道社区。根据服务管理对象规模、服务半径等因素,析置出3个新街道,按1000户(3000人)至3000户(10000人)标准析置出19个新社区,对1000户以上行政村优化调整。清理上级部门加挂在村(社区)的门牌,保留村级党组织、村(居)委会、监委会3块门牌。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优化城乡领域、产业行业等基层党组织设置,理清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片区网格党支部、小区(楼栋)党小组的组织关系,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六个同步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经济组织、应急管理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各类组织,并将党的建设依法写入其章程二、坚持法治保障,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日益提升全面推进依法治州深化法治黔南建设,下放执法权限,延展法治触角,把维护群众权益、增进人民福祉体现到基层法治建设中。综合执法改革定事权。县级综合执法机构逐步向乡镇派驻延伸,在乡镇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成立街道综合执法局,依法赋予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压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人员配备和业务素质提升,坚持一支队伍管执法。依法赋权扩能拉清单。坚持依法下放、宜放则放的原则,州县两级职能部门向镇级下放综合行政执法权限119项。派驻乡镇(街道)的机构在环境综治、人事任免、年度考核时征求乡镇(街道)党(工)委意见。建立街道权力清单、责任清单3/7和社区工作事项清单。规范小微权力,制定村级组织为民服务11大类70小项责任清单,额外服务实行购买,切实为基层减负。法律为民服务进村社。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设置一村(社区)一辅警一法律顾问,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村(社区)两委管理有章、办事有法。创新车载法庭巡回审判,随时在田间地头、场坝院落开展微小民事纠纷案件审判,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开展群众普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学法、守法意识,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个。三、坚持德治教化,基层党组织感召力日益提升立足建设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实际,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传统道德约束力。牢记嘱托思奋进。开展专题教育,全面建成镇级党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道德讲堂,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寻常百姓家。利用布依族三月三、苗族六月六等民族节庆日,以山歌、花灯、马尾绣、农民画等独特文化,传递党的好声音、好政策,讴歌新气象、新风尚。思想扶贫当自强。采取有力举措,促使山山寨寨有敬语、村村组组树村规、家家户户明家训、老老少少颂党恩、人人处处显先进、事事物物皆景观。建立红黑榜,奖勤罚懒,根治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思想,为推进乡村振兴扫清思想障碍。道德浸润树新风。巩固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成果,倡导良好的家教家风,孝老敬老,立德立言,23个村镇被命名为全国文明村镇,1镇7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村。四、坚持自治强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日益提升坚持问计于民、还权于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更加自觉,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议事决策人人共商。健全基层民主协商、社会参与等议事决策制度,1445个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自治章程通过合法性审查备案。组建组管委事管委社管委11211个、乡贤会583个,将基层两代表一委员推选为委员、会员。在大型住宅小区建立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方共议的红色物业服务机制,解决小区停车等急难愁盼问题2100余个。改革红利人人共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每个行政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确权赋能,铺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之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15家州直单位发放58项政策大礼包,明确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有优先实施权的200万元以下涉农项目505项。农民组织化程度与日俱增,全州万名村民全员入股1274个村级合作社,集体经济黔货出山收入达到亿元。民生监督人人共通。推行四议两公开,编制公开目录,回应堵点痛点。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零距离监督村5/7级重大事项。搭建千里之外的阳光工程网络监督平台,开通微信群、抖音等乡村号,经常晒村(居)务、发家乡美图、听异乡民意。为破解同级监督弱的难题,州纪委监委选取都匀市、龙里县集体经济收入较好的村试行提级监督。五、坚持智治助力,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日益提升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聚焦重点群体,创新服务方式,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完善便利化服务设施。按照每100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配,同步统筹片区派出所、医院、幼儿园和党群服务中心(站)等配套建设。实施标准化养老服务机构提质改造,创建州级医疗集团,确保养老、幼托、三留守群体等关爱服务到位。创新信息化线上服务。升级扩容12345政务服务热线,群众通过网上办少跑腿80万余次。推动全省通办、一网通办、一证通办、一窗通办、跨省通办改革,州级政务服务事项法定时限压缩77%、佐证材料减少60%,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2241个。探索智慧社区新型管理服务模式,打造十五分钟服务圈。做实网格化线下服务。实行党建引领下的多网合一机制,整合脱贫攻坚、社会保障等工作,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效能。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全州县乡村(社区)综治中心全部实现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拓展三亮一创活动,1600多个机关单位党组织、5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认领微事务、圆梦微心愿21万件次。六、坚持才治支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日益提升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将资源向基层倾斜,大力培育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壮大基层治理根系,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为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凝心聚力。组织培养育才。建立村级党组织书记配备双签字和备案制度,配强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其中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达%。配齐乡镇副科级党委组织委员,按5至9人标准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提拔1名社区干部到街道领导岗位,招录75名村(社区)干部进公务员、事业单位。强化保障留才。出台关爱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20条暖心措施,160名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1800名村干部获得学历提升学费补助。建立村级干部3岗12级薪酬体系,村级干部月报酬均在3293元以上,并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治关怀稳才。对基层人才实行三必谈四必访制度,每年两节和七一期间,开展困难党员、困难村干部、驻村干部等走访慰问。开展政治家访活动,教育引导基层干部踏实做人、干净做事。增加基层干部两优一先推选名额,加大典型宣传报道,基层比学赶超氛围更加浓厚。群主7/7
本文标题:基层治理“六治融合”经验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75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