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思考 六篇精选
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思考作业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项目化学习理念,从项目确立路径和项目内容设计两个维度,阐述了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的设计策略,旨在让项目式作业成为基础性课程的有益补充,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助推器。一、引言作业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从不同目标指向来分类,作业可分为预学类作业、导学类作业、巩固类作业、整理类作业和拓展类作业。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借鉴项目化学习理念,尝试以项目为依托,设计指向拓展的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以有效提升学生运用语言完成真实任务的能力,发展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是指在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后,教师依据一定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自主完成项目,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调动已有的知识、能力、品质对项目进行持续探索,并呈现项目成果,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的项目确立路径和内容设计策略。二、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的项目确立路径设计项目式作业,首先要确立项目。教师应通过项目式作业将教材中的情境转化为学生熟悉的语境,将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语境中的任务,将任务的完成转化为项目成果的展现。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链接学生生活、热点话题等,是确立项目的主要路径。1.链接单元话题与学生生活教材是确立项目的重要依据。教师应以教材编排的单元为基本单位,提取单元话题,链接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视角重构学习内容,并适当补充学习资源,设计调查类、宣传类、设计类、场景模拟类、生活应用类等项目,让项目式作业以学生有意义的生活为依归,使教材中的话题链接到学生的生活,将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融为一体,真正体现小学英语课程的实践性特征。以教学人教版《英语》(下同)五年级上册时设计的项目式作业为例,教师解读各个单元的话题,链接学生有关该话题的生活经历,选取学生感兴趣、有体验的生活素材,设计各单元的项目式作业(见表1)。表1五年级上册各单元项目式作业教材单元学生生活经历项目式作业Unit1What'sHelike?多渠道了解机器人为学校设计一个全能机器人Unit2MyWeek周末生活体验与感悟为自己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周末Unit3WhatWouldYouLike?主题餐厅就餐经历设计HappyHour餐厅菜单Unit4WhatCanYouDo?同学生日聚会体验设计十周岁生日宴会主题海报Unit5ThereIsaBigBed主题房间阅读体验设计一个主题房间Unit6InaNaturePark各类公园游玩经历设计一个学生喜欢的自然公园比如,针对Unit6中“设计一个学生喜欢的自然公园”项目式作业,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儿童视角思考自然公园的选址与规模、功能区域的划分、各功能区自然景观与设施的分布等,使自然公园成为兼具休闲、游玩、益智的儿童天地。此类项目式作业引导学生在高阶思维的驱动下,以创意设计的逻辑为主线,梳理语言脉络,重构知识框架,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观点,促进语言的个性化输出。2.融通主题语境与主题意义“主题语境不仅规约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范围,还为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并有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部,2018)。教师应解读教材的主题语境及其蕴含的主题意义,链接生活中类似的情境,挖掘其承载的内涵,从而确立项目。这类项目通过主题语境的创设,将特定主题与学生生活建立密切联系,引领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迁移运用语言,展开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以六年级下册Unit4ThenandNow的项目式作业MakeaSchoolBooklet为例,本单元A部分的话题是学校的过去与现在,主题语境是学生家人到学校参观并谈论学校的变化,其蕴含的主题意义是提升学生对拥有美好校园的自豪感。教师结合学校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实际,创设主题语境,即向来校参观的幼儿园师生与学生家长介绍学校的发展,确立项目——MakeaSchoolBooklet,并设计作业内容:①集思广益,如何让来校参观的师生与家长了解学校;②小组合作讨论学校六年来发生的变化,收集相关资料;③制作校园宣传册,准备讲稿;④向来校师生与家长介绍校园宣传册,展示学校变化。本项目通过主题语境与四个体现项目逻辑的任务,引导学生在主题语境中运用核心语言,真实、得体地介绍学校的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主题意义。3.嫁接学科知识与热点话题教师可将学生生活中的热点话题、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入作业,综合考虑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与讨论话题、解决问题所需的语言能力,从而确立项目。这类作业凸显学科育人理念,引导学生采用从学科视角探讨问题的解决方式,创造性地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品质与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教师围绕热点话题——世界水日,综合考虑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科知识、语言能力、生活经历、心智特征等设计如下项目式作业:①Drawamind-mapabouthowtosavewaterathome.②Makeaposterabouthowtosavewateratschool.③MakeaspeechonthesubjectWaterIsUsefulinOurLife.④AnalyzethecurrentsituationofwaterresourcesinChina.⑤Writeaproposalcallingonpeopletosavewater.教师提供项目素材,助力学生搜集信息、形成观点、呈现成果等;同时提供相应的语言支架,助力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在对项目的深入探讨中,学生体验规划师、宣传员、工程师、地理学家、水专家等不同角色,谈论如何保护珍贵的水资源,思索如何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以高阶认知带动语言学习,以体验学习促进核心素养发展。4.统整主题活动与学习经历学校主题活动、多学科学习经历是重要的作业素材。教师可从跨学科学习视角将英语作业与学校主题活动、各学科学习进行统整,选择适合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元素,确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语言能力的项目。将学生在主题活动和多学科学习中所获得的经历转化为作业资源,并将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迁移到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中,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例如,教师整合学校主题活动“宜学——学在未来”与教材相关内容,梳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了六年级“未来学校创意会”项目式作业(见下图),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项完成。六年级“未来学校创意会”项目式作业此项作业将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的经历转化为英语作业素材,融入美术、信息技术、语文等不同学科的学习元素,设计海报制作、课程设计、模型搭建、演讲、辩论等不同形式的项目式作业,启发学生统整多学科知识,思考未来学校的空间构建与教育功能,运用语言表达真实想法,畅想未来。三、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的内容设计策略项目式作业引领学生在真实任务驱动下,在资源支持下经历项目的提出、探索、成果展现等完整、连续的学习过程,发展学科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设定作业目标、创设项目情境、设计进阶任务、提供辅助资源、研制评价量表是设计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的主要内容。1.设定适切目标项目式作业的目标既涵盖基础性课程教学目标,又有所延伸与拓展。教师应基于项目内容与要求,研读课程标准中的相关描述和教材中的具体教学目标,分析学生在完成项目时涉及的问题解决能力、高阶思维与文化理解的建构过程,从而设定适切的作业目标。以五年级上册Unit2“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周末”项目式作业为例,教师研读课程标准中二级目标相关描述,即“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教育部,2012),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设定该项目式作业目标:在辨别不同的周末活动中,能理解有意义的周末应包含的活动;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学习、锻炼、家务、娱乐等,设计有意义的周末计划;能够运用目标语言介绍周末计划并完成写作;能评价他人的周末计划,并给予得体的反馈或合理的建议。这些具体、可测的目标既体现课程标准要求,又凸显本单元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而且阐述了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应发展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目标,彰显了项目式作业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整体发展的作用。2.创设真实情境真实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项目、理解语言,打通知识与生活的壁垒,感知语言在真实生活中的运用,提高对情境的学习力和应变力,发展核心素养。素养在情境中形成、抽象、迁移、转化(夏雪梅,2018)。项目式作业强调真实情境的创设,注重真实问题与挑战性任务的驱动,凸显问题解决的真实过程。同时,情境应符合小学生语言水平与认知特点,具有易于理解、促进体验的特点。例如,某校推出每个班级可以在学校农场养一只动物的主题活动。教师将之与人教版《英语》教材中的动物话题相联系,设计了适合五年级学生的项目式作业HaveaPetattheSchoolFarm,并创设了如下情境:Whatanimalcanwekeepatourschoolfarm?该情境链接教材话题与学校农场主题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驱力,引发学生思考:学校农场适合养哪些动物?不同动物的生活习俗、饲养常识是怎样的?饲养动物的费用需要多少?我们有时间、有能力饲养吗?这些真实问题促使学生从时间、空间、费用等角度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动物。这个情境要求学生不能停留在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作息等语言层面,而要综合思考,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真实语境中的复杂思维必然促进学生深层次地展开思考,也必将促使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表达思维。3.设计进阶性任务一个项目的完成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由一系列活动组成。项目式作业通过设计进阶性任务,将作业目标、作业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连续的学习实践,引导学生在攀登式学习中逐步完成项目、达成目标。教师设计任务时应根据项目特点、作业目标与内容等,选择适合的作业类型,如体验类、制作类、观察类、设计类、互动类等;根据项目进程,应设计具体的进阶任务,如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展示等。教师设计任务时还需从语言技能角度思考,将听、说、读、写、看等技能的培养有机融入具体活动中;从任务表现方式的角度思考,选择合适的作业形式,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与项目成果的呈现,使任务的进阶既符合项目完成的逻辑,又体现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以五年级下册“展示动物的生长过程”项目式作业为例,教师设计了四个进阶任务,每个任务提供多种作业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观察或查询资料,了解他们的生长过程;②选择一种图表形式记录动物的生长过程;③选择插画、手抄报、观察日记、立体纸板、故事书等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动物生长的过程;④将动物生长的过程改编成故事讲一讲,或以科普读物的形式说一说,或拍成视频形式呈现。逐级进阶的任务分解项目内容,明确每项作业要求,引导学生逐步呈现学习成果;融入阅读、表达等语言学习元素,体现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理解、分析、评价、创造等学习活动中达成目标;而可选择的作业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元表达的平台,促使学生个性化地思考与表达。4.搭建资源型支架资源型支架指教师为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各类资源及资源获取与利用的方法和技巧(张丽霞、商蕾杰,2011,转引自王心怡、罗晓杰,2019)。在项目式作业中自然融入知识支架、方法支架、程序支架等资源型支架,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素材与学习方法、完成项目的策略与程序,从不同角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作业,推动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仍以“展示动物的生长过程”项目式作业为例,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搜索资料的同时,梳理常见动物的生长常识,以多模态文本的形式推送给学生,这些文本资源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动物的生长过程。同时,文本语言还能帮助学生完成其它三个任务。教师还提供不同种类的观察记录单供学生选用,记录动物的生长过程,这类方法支架能促进学生选用合适的结构框架展现思维过程,运用语言呈现学习成果。此外,教师还提供故事书制作、视频拍摄等步骤与要求,引导学生在程序支架引领下有序完成任务。教师可以用表格的方式呈现作业进程、内容、
本文标题: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思考 六篇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71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