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县委书记在2025年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1/6县委书记在2025年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县委书记在2025年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县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中的一些实践与思考。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这一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积极探索符合县域实际的治理路径,初步形成了党建统领、多元共治、数字赋能、服务惠民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汇报我县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一、坚持党建统领,筑牢基层治理红色根基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党建引领则是基层治理的根与魂。我县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通过强化组织覆盖、队伍建设和资源整合,构建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治理体系。(一)织密组织网络,实现治理末梢全覆盖。针对农村、社区、园区等不同领域治理特点,我县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基层治理末梢延伸。在农村,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建立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将万名农村党员编入网格,实现一网格一党小组、一村屯一党员中心户;在社区,推行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模式,成立小区党支部86个,覆盖居民小区217个;在产业园区,成立非公企业综合党委,下设电商、物流、加工制造等5个行业党支部,将党建触角延伸到产业链各环节。通过织密组织网络,确保党的声音一传到底、党的政策一贯到底、党的服务一落到底。(二)建强骨干队伍,锻造治理铁军硬实力。基层治理成效如何,关键在人。我县实施头雁培育骨干锻造后备储备三大工程,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基层治理队伍。一是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内选、外引、下派相结合的方式,选拔35岁以下年轻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占比达42%,回引12名在外优秀人才回村任职;二是实施全科社工培养计划,通过理论培训+实践锻炼+导师帮带,推动社区工作者从专岗专能向全科全能转变;三是建立党员中心户-网格员-村(社区)干部-乡镇领导四级联系服务机制,将万名农村党员、800余名社区工作者、300余名乡镇干部纳入网格管理,形成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整合资源下沉,凝聚治理合力大联动。基层治理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凝聚各方合力。我县以党建联建为纽带,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一是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县级领导包联乡镇、部门包联村(社区)、党员干部包联网格,实现力量在一线汇聚、问题在一线解决;二是深3/6化双报到制度,推动11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村(社区)结对共建,3800余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报到,参与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工作;三是搭建党建联盟平台,整合辖区内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资源,组建红色物业银发先锋巾帼服务等特色队伍,形成治理共同体。二、突出创新驱动,探索基层治理多元路径面对基层治理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县坚持守正创新,以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多元化解纷为突破口,推动基层治理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一)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治理新引擎。我县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投资2800万元建成县级智慧治理平台,整合党建、政务、民生等12个部门数据资源,构建起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治理体系。一是开发民情通APP,群众可通过手机随时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平台自动派单至相关部门限时办理,实现群众点单、平台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闭环管理;二是推广雪亮工程,在全县安装高清摄像头5800余个,实现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全覆盖,有效提升治安防控能力;三是建设数字乡村平台,集成村务公开、三资管理、便民服务等功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精细服务,构建民生幸福新图景。基层治理的核心是服务群众。我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服务资源下沉、服务力量下移、服务事项下放。一是建设15分钟便民服务圈,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整合民政、社保、医保等38项高频事项,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二是推行网格代办制度,网格员定期上门收集群众需求,代办老年证、残疾证等事项,累计为群众代办事项万件;三是打造红色驿站,在小区、商圈、园区建设集休息、充电、饮水、阅读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站点,为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群体提供暖心服务。(三)多元解纷,创新矛盾化解新模式。针对基层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现状,我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格局。一是建立三级调解机制,在村(社区)设立和事佬调解室,在乡镇设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县级设立多元解纷中心,形成分级诊疗的调解网络;二是推行律师进村制度,聘请20名律师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定期开展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法治宣传;三是打造老张说事小巷议事会等特色品牌,通过群众说事、干部理事、集中议事、民主定事,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三、注重长效机制,构建基层治理保障体系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治理成果持续巩固、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我县从制度保障、考核激励、文化浸润三个维度入手,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支撑。(一)完善制度保障,筑牢治理根基。我县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推动基层治理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制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5/6工、保障措施;二是出台《村(社区)工作准入清单》,规范部门职责下沉,减轻基层负担;三是建立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机制,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必须经过党支部提议、村(社区)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并公开公示,确保决策科学民主。(二)强化考核激励,激发治理活力。我县将基层治理纳入乡镇、部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建立日常考核+年度考核+群众评议相结合的考评体系。一是开展基层治理红旗村(社区)创建活动,每年评选表彰10个先进典型,给予资金奖励和政策倾斜;二是推行网格员星级评定制度,根据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等指标,评定一至五星级网格员,与绩效工资、评优评先挂钩;三是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在基层治理中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干部,允许试错、宽容失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三)深化文化浸润,厚植治理底蕴。我县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为基层治理注入精神动力。一是开展红色文化进万家活动,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建设村史馆、红色广场等阵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二是推行道德积分制度,将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美德量化为积分,群众凭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激发向上向善力量;三是打造文明实践品牌,组建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科技科普等12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我们的节日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让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各位领导、同志们,基层治理创新永远在路上。我县虽然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与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经验交流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区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再上新台阶,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县委书记在2025年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68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