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理论宣讲“大课堂” 奏响文明实践“最强音”
1/4理论宣讲“大课堂”奏响文明实践“最强音”理论宣讲大课堂奏响文明实践最强音引言群雁高飞头雁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坚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在全面从严治党、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作风建设、陶冶道德情操、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各方面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头雁效应。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过程中,临泽县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组建以县级干部和各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头雁宣讲团,常态化进镇入村,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庭院、果园农场、项目一线宣传宣讲党的科学理论,努力让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走进基层、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群众、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做法及成效头雁引领,理论宣讲有深度。县四班子主要领导示范带动、班子成员和其他副县级干部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等重点,精心确定宣讲主题,建立理论宣讲菜单,采取上门送餐、群众点单相结合的方式,常态深入分管联系单位、镇村社区以及学校企业开展理论宣讲,深入阐释、精准解读,启迪思维、解疑释惑,努力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各级联动,理论对谈有广度。县级干部示范带动各镇、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三县建设、高质量发展等重点,用好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等固定教育场所,拓展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公园广场、项目工地等流动课堂,深入全县71个行政村、5个社区,与基层干部群众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理论宣讲对谈,努力让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走进基层、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群众。各方参与,宣讲普及有力度。县委党校教师、各部门业务骨干、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优秀共产党员、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乡贤群体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专长,组建群众身边的宣讲队,通过面对面交流、拉家常谈心、互动式问答等形式,以看单点菜选学与照单下菜宣讲的方式,打通理论宣讲服务的双向互动渠道,让理论宣讲由一阵风变为家常菜,由被动听变为主动点,推动党的科学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丰富形式,政策解读有温度。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在政府门户网站、县域新媒体平台、枣乡临泽文明服务掌上直通车制作推出宣讲微视频,把理论宣讲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小马扎小板凳宣讲+固定讲堂,立足群众3/4的个性化需求,灵活便捷设置宣讲阵地,把政策解读办到田间地头、农户庭院、种养基地等,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专题宣讲+百姓宣讲,动员各级道德典型、先进人物与群众近距离沟通,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用微事迹传播正能量,引导群众既学习又实践、既明理又躬行。启示与思考1.突出首要任务,有效解决讲什么的问题。新时代文明实践头雁宣讲团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解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政治任务,通过群众点单与理论宣讲志愿者送餐想结合的形式,精准对接群众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的需求,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实现了理论宣讲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2.整合各方资源,有效解决谁来讲的问题。新时代文明实践头雁宣讲团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的示范效应,县四班子主要领导带头进村入户搞宣讲,各镇、各部门单位和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确定年度每人开展宣讲对谈的场次,推动全县理论宣讲队伍数量、理论宣讲质量不断提升,实现了理论宣讲由照本宣科到权威解读的转变,增强了理论宣讲的权威性、针对性和覆盖面。3.创新形式载体,有效解决怎么讲的问题。新时代文明实践头雁宣讲团坚持线上+线下、小马扎小板凳宣讲+固定讲堂、专题宣讲+百姓宣讲相结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宣讲党的科学理论、惠民政策,并适时根据群众需求创新宣讲形式和载体,努力让理论宣讲走出会议室,走进农家小院、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群众、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文标题:理论宣讲“大课堂” 奏响文明实践“最强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64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