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33篇
1/36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33篇奋斗的人生最精彩记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建办公室副主任、工会副主席、战略发展部副部长李昆无论什么事情,无论别人怎么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不会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原则,就不会随波逐流。30余年寒来暑往,从一名职业高中毕业生,经过在工作岗位上攻读大专、大学学历,以及丰富的岗位历练之后,现任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建办公室副主任、工会副主席、战略发展部副部长的李昆已经成为一名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走上了人生的新高度。岗位上的九死一生20xx年8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站在营口港办公大楼落地窗前的李昆,或许永远也无法忘记31年前在海边险象环生的那个夜晚。1988年的冬天,大风雪弥漫着整个营口港,港口不得不临时停止作业。几名在海港值宿的工友在海边的简易土房里生起了炉火,把饭盒放在炉子上加热。李昆从港口巡逻回来,一开门,一股冷气夹杂着雪花吹进来。我看了一圈,没啥事,大伙儿安心吃饭吧!李昆褪下手套,一双冻得红肿的手在炉火上来回烤着。夜渐深,有的工友不自觉地靠在墙上打起了盹儿。这样睡着怕要着凉,大家回宿舍去睡吧,我在这里守着。李昆用手把睡着的工友们拽醒,让他们回去休息。不一会儿,房间里就只剩下李昆一个人。他拽了两把木制的简易长椅子,并在一起搭了一张简易床。由于劳累和气温低的缘故,不一会儿,李昆就沉沉地睡着了。睡梦中,他感到越来越憋闷,好像有块石头压在胸口一样挣扎中,李昆迷糊地微睁开双眼,房子里的空气已经让他感觉无法呼吸。不好,可能煤气中毒了!此时,李昆全身已经无法动弹,只有眼睛还能动,手还有一些感觉。他艰难而无力地抬起右手,向身体右侧靠着的墙壁上的窗子敲击过去力量太微弱了,天气太冷了,窗子被冻住了!李昆眉头紧锁,依然不屈服地向窗子敲击过去毕竟是简易土房,窗子的玻璃并不结实,随着哗啦一声,一块玻璃被敲掉了!立刻,一股冷风夹杂着雪花冲进屋里。胸口剧烈起伏的李昆,慢慢地呼吸着这刺骨却救命的新鲜空气李昆得救了。事后,面对工友们敬佩而又带着歉意的目光,李昆的话语亲切而坚定:作为班长,我是最应该留在那里值宿的人,而保护我们的队员,同样是我的责任。这是李昆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人们未曾想到,一位刚满20岁的年轻人能如此透彻地诠释生与死、岗位与责任。一时间,人们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好样儿的!原则问题不能含糊对岗位的坚守,对职责的担当,让李昆留下了一个坚持原则的硬朗形象。在李昆的心中,营口港就是他的第二个家。3/36家的利益从来不容侵犯,坚守岗位的原则更是如此。在一次工会信访事件中,李昆遇上了难题。来找李昆的,是一位20世纪60年代末曾在营口港工作的退休干部,退休时的待遇级别属于正县级。当老人走进李昆办公室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你能不能给我撑腰?我可是看着你在这个单位里成长起来的。如此的见面仪式,让李昆感到压力不小。此前他也听闻多个部门反映,这位老同志几次三番地来上访,时间跨度很大,也不顾及单位工作时间,几乎每次来,同志们都不得不退避三舍。李昆了解这个情况,但他却没有躲避。老人表述自己一开始曾在港口装卸队工作,工资是每月77元,后来又被调到机关工作,工资就变成了每月50元。在他看来,他这样的条件符合政策规定,要按照国家'以工代干'的人员应当继续享受工人时期的工资这一规定执行。因此退休以后,他一直来上访,想补回当时漏掉的2年多的工资,大约5万余元。如果真的是应该给人家补的话,我必须据理力争;但如果真实情况不是这样,就必须坚持原则。李昆不辞辛苦地奔波于营口市大大小小的相关机构,上到市委市政府、下到具体分管部门,几个月过去了,没有找到任何线索能够证实当年的情况,只是在市委找到的一份文革初期的会议记录中有这样的说明:应当补齐这位同志的工资款。但在后续的文件中,并未找到下达执行的痕迹,这就更加令人难以判断:是不是确实存在着无法下达执行的情况?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无法下达执行?无数个日夜,李昆想着这个问题,一时间夜不能寐,差点病倒。关键时候,一位当时负责人事工作的同志反馈,说这位老同志从一开始参加工作时就是干部身份,到装卸队时是以下派身份去锻炼的,锻炼完成以后又抽调回机关,因此不存在以工代干的问题。这仿佛给李昆打了一针强心剂,为了确认事实真相,他再次找到市委相关部门,按照新的思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又找到了一份营口港务集团1979年提交给市委的一份报告,报告中清楚地记录着该同志不符合以工代干条件。做了有理有据的明确答复后,上访者心悦诚服。李昆长长地舒了口气。过程虽然艰辛,但经过努力化解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上访事件,李昆心里比什么都高兴。与营口港务集团同进退30余年与营口港务集团共同成长,李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学着用文字记录营口港的发展足迹,用照片留存营口港的壮丽美景。慢慢地,一个写得一手好文章、掌握一流摄影技术的青年形象,在营口港大家庭里逐渐丰满起来。这个既能脚踏实地干活儿、又能静下心写好文章的李昆,逐渐得到了组织的重视和重用,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征途。从理货班到营口港团委,再到担任营口港丰大酒店、营口港外理公司领导职务和沈阳港(集团)有限公司领导职务,及至如今的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建办公室副主任、工会副主席兼战略发展部副部长,李昆在营口港的不同工作岗位上都曾5/36厉兵秣马、挥汗如雨,创下了佳绩:他认真总结营口港务集团团委工作经验,拟定并签发申报材料和文件,经过上级管理机构的严格筛选和层层选拔,营口港务集团团委最终获得了全国红旗团委的殊荣;他拟定并签发为营口港丰大酒店申报五星级酒店的诸多材料,最终让营口港丰大酒店突出重围,在众多竞争酒店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成为全国五星级大酒店,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泉因飞壑而成瀑,人因历练而成贤。李昆自己也在荣誉的激励下,不断挑战着一个个事业高峰。2000年5月,李昆被共青团辽宁省委授予辽宁省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2002年4月,被共青团营口市委、营口市人事局授予营口市共青团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4年9月,被辽宁省总工会授予全省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2007年5月,被辽宁省政府授予辽宁省旅游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xx年5月,被辽宁省旅游饭店协会授予辽宁省旅游饭店业十大领军人物称号;20xx年6月,被辽宁省委授予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xx年12月,被辽宁省总工会授予全省工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荣誉来自组织的信任与肯定,而收获荣誉与人生价值的李昆依旧从容淡定、一如既往。信仰激励我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斗的人生最精彩!李昆这样说着,随手拿起自己的单反相机,朝向洒下余晖的红日,按下了快门。尽责书记暖心大哥记大港石化公司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张人才大港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处马井生、杨永辉张人才身兼大港石化公司维护车间和莱特公司的党支部书记,他从事政工专业工作近30年,不论在任职时间上,还是在业务素质上,都算得上大港石化政工的老资格。他是大港石化优秀党务工作者,也是中国石油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更是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在张人才看来,从事政工专业工作,只有自身各方面过硬,工作起来才有底气!他几十年如一日,从一名事事尽责的书记,转变为员工眼中尽责又暖心的大哥。他敢于担当,履职尽责,抓班子带队伍,建强领导班子增强引领力;结合实际,将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干部员工增产创效的驱动力;关爱员工,真情助困解难事暖人心,搞好团结增信任促和谐,提升车间员工向心力和凝聚力。敢于担当:履职尽责抓班子强管理在基层任党支部书记后,经过深入调研了解,张人才认识到维护车间和莱特公司两个单位的班子人数较多、工种业务繁杂、员工人数多,要做好工作必须有一个团结有力的领导班子。于是他从自身做起,在严守各项法规制度底线和纪律红线的基础上,坚持互相支持、及时沟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原则,多谈心、多理解、不包揽、不观望,对班子成员不足之处热心帮助,从帮助和促进人的角度出发善意提醒,开诚布公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7/36曾有班子成员相互在工作中有些误会,导致在会上出现了感情用事,影响班子研究讨论问题的情况。张人才事后耐心找相关人员谈话,严肃指出存在的问题,与其一起分析原因,讲明利害,提出要求,并在民主生活会上提出批评,坚持了原则,促进了团结。为做好安全生产、廉洁从业、扶危济困、化解矛盾、多种专业之间分配的总体平衡,他积极与主要行政领导和分管领导交换意见和看法,取得班子成员的支持,提高了工作效率。20xx年和20xx年,车间班子和机构分别进行了两次较大调整,张人才在新班子的支持下,通过加大考核奖惩力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理顺了员工情绪,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队伍作风转变。他在严以律己的同时,严格要求家人。一次,张人才作为带队人,组织率团前往广西落实奖励疗养,因为有人临时有事不能参加疗养,妻子听说后也想一同自费前往。但在张人才看来,疗养是公司给予先进人物的特殊待遇,即使是自费也不能违反公司规定。作为此次疗养的带队人,他顶住许多同事的说情,坚决让已经上车的妻子下了车。疗养归来,他用我是党员干部,不能破坏规矩标准要求,耐心给妻子做解释,使妻子理解了自己的做法。在张人才的书柜中,满满两抽屉各种获奖证书,见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执着追求与信念坚守。在庆祝党的95周年生日之际,他又获得了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殊荣。在颁奖座谈会上,张人才发自肺腑地说: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舞台给了我报效祖国的机会,企业的发展为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我所在的单位取得的生产经营业绩成就了自己,荣誉归功于集体,我深深地感恩企业。筑牢堡垒:虚功实做聚合力攻难关在企业中服务好生产是支部工作的一个重点--这是张人才多年工作沉淀的深刻认识。他探索创新将党群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以党支部服务生产工作为切入点,找准抓手,选准载体,虚功实做,务实有效地将党的基层工作优势转化为生产力,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更好服务生产,在兼任莱特公司党支部书记后,张人才结合莱特公司的经营性质和发展方向,主动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业务修养,与行政领导相互配合,为业务拓展、不断创新出谋划策,促进了增产创效。通过调整分配方式和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促进了维护队伍作风的转变。机修班组员工主动承揽大型机组修理工作,打破了以往机组外委修理的局面,在为公司节省上百万元修理费的基础上,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设备维修技术自主保障能力。聚焦制约生产的瓶颈和隐患问题,进而找准抓手、选准载体,实现服务生产精准化。这是张人才服务生产一贯努力为之的。他每年组织党员立项攻关10余项,面向全员征集合理化建议300余条,开展专项劳动竞赛10余次,有效促进了破解瓶颈、保障安全、增产创效和管理提升,实现了党务工作与生9/36产经营的高度契合与优势互补。张人才始终将服务生产的视角放在解决生产问题、满足生产要求上。正常生产时,他基本将办公地点搬到现场,积极与岗位员工沟通交流思想的同时,获取生产信息,了解生产需要,一举两得。生产异常时,他与行政领导一起盯在现场,帮助协调及时提供各种服务,直到问题解决恢复生产。保障生产经营的重点在哪里,他就把服务保障送到哪里。夏季岗位员工在热浪席卷的暑热中坚守岗位保障生产时,他组织人员将饮料和西瓜送到一线;遇到紧急任务需要连夜攻坚时,他与其他人员将饮食送到维修现场公司20xx年装置检修期间,他连续两个月坚守现场,在高温酷暑中,年近六旬的他深入班组岗位,用无声的行动,关心员工,激励士气,做好后勤保障和检修通讯报道组织,为全面完成车间检修维护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党员说,张人才是个尽责书记。关爱员工:解难助困增信任促和谐他用真情与员工做朋友,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和家庭情况,发现问题,无论大事小事,总是将员工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处理,尽己所能帮助大家解难事做实事,因势利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促进了队伍稳定与企业和谐。面对500多人的队伍,人员多、诉求广,工种多、业务杂的实际,张人才始终把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关注的重点,耐心细致释疑,真心实意帮扶,用心用情解难,让他与员工心贴心,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几年来,张人才奔市区、赴津南、跑滨海凡是车间员工及家属生病住院,他都要组织前往
本文标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3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63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