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2025年市府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范文8篇
2025年市府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一、工作的主要情况及成效(一)强化统筹协调,积极为基层减负放权。一是加强专项整治。围绕解决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涉及多部门、多层次的实地督查检查和综合性验收考察,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二是建立政务督查机制。制定《市人民政府督查工作办法》,探索实行专项督查与日常督查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同一时间内对同一事项开展重复督查检查,切实为基层“减负二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对各类创建评选活动进行清理规范,明确不得以创建评选之名加重基层负担,切实为基层“减负四是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制定《市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方案》,推动各级行政权力事项向同级政务公开机构公开并及时调整,确保基层政务服务事项同源管理、统一规范。(二)大力精简文件,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一是压减文件数量和会议规模。每年年初面向全市广泛征求取消、下放、调整和承接意见建议,按照“有明确依据、确需保障、可以落实”的原则,集中进行调整,进一步压缩文件和会议数量。截至目前,共调整规范市政府文件x件,市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X件;全市性会议同比减少X%、会议天数同比减少X%。二是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组织各有关部门对现有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规范,对办理环节多、材料繁琐、时限较长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改,最大限度简化办事程序。同时,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三是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事项。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实际,制定市级督查检查考核计划,严格控制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和频次。同时,注重优化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对于现场核查工作,积极推广运用遥感监测、大数据等手段实施“无纸化”检查考核,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三)开展督查检查,狠刹形式主义歪风。围绕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和市委领导批示指示精神办理情况开展督查,重点加强对乡村振兴、稳住经济大盘、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等工作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督查“利器”作用。坚持以上率下,对各县(市、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开展督杳。2023年,市政府共组织开展了5次大督查、26次专项督查,有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细落实落地。(四)从严管控考核,调整优化比拼机制。一是完善考核体系。修订完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评办法》,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突出实干实绩实效,强化结果运用,构建起“考事功、看贡献、量绩效、求发展”的考评体系,通过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倒逼各级各部门改进作风、干事创业。二是优化考核方法。在年度绩效考评中完善平时考核机制,根据工作安排对各县(市、区)、各部门开展平时考核;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一些跨领域的工作任务进行考核评估,提高考核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三是严格考核问责。对年度绩效考评中丢分较多、排名靠后的县(市、区)和部门进行约谈;对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绩效目标的县(市、区)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个别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导致重大项目推进迟缓或严重滞后的现象。(五)实施信息共享,提升政务运行效能。一是推广“最多跑一次”。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线上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联合审验等改革措施。2023年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达187.3万户,累计办件量近X亿件,网办率达到76%。二是推进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加强“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建成覆盖全市范围的“一张网”,有效促进行政执法监督规范化。目前,已将51.6万余条执法记录纳入系统管理。三是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在全国率先启动实体证照电子化应用试点改革工作,实现了电子证照同步发放和应用。截至目前,全市共制发各类电子证照X万个(其中电子印章X万个),广泛应用于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领域。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整治形式主义方面仍有盲区死角。部分单位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还存在延迟落实或选择性执行现象;部分县(市、区)整治形式主义仍然存在不紧不慢的问题;一些乡镇干部因工作任务较重,无法按时参加相关学习培训等活动。二是一些单位存在以临时任务之名加重基层负担现象。一些部门在一些特定时间节点,下发紧急通知、召开紧急会议等,给基层布置过重的工作任务;一些部门在工作调研过程中突然要求基层准备相关材料,导致基层疲于应付。三是容错纠错机制尚不健全。责任认定“难”、追责对象难以确定、“免责”条件不易把握等原因导致可容错纠错的典型案例较少。三、下一步工作安排(一)坚持高位推进,全面压实责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认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严格落实党中央关于为基层减负的要求部署,坚持以上率下,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形成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持续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成效。(二)健全制度体系,开展专项治理。深入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减轻基层负担,针对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实施专项治理;重视从源头和长期角度进行治理,以防止这些问题的再次出现;关注并关爱基层干部,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强化对地方性法规的监督和检查,依法依规处理违规设立行政许可、随意将行政许可转变为行政检查等行为;增强对典型问题的通报和曝光力度,以及对整改落实情况的持续监督;建立和完善典型问题案例的通报制度。(三)深化改革探索,破解工作难题。推进经济发达镇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社区治理,解决市场主体发展难题,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探索城市社区管理新机制,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深化监管方式改革,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整合乡镇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依法保障工作实施,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容错纠错和督察问责机制,配合其他相关工作。(四)坚持服务为本,改善基层治理环境。持续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简化办理流程;集中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题;加强实体办事大厅一站式服务;强化数据共享;优化政务服务大厅功能;构建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完善调解、复议、裁决衔接机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2025年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总结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年以来,**县始终坚持“为大车减负”和“为小马赋能”双向发力,发挥组织人事部门在基层减负赋能中的职能作用,在打造更有活力、更有动能、更有质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中扛起组织担当、贡献组织力量。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县乡一起干,权责清晰好办事。清牌减事重点督。全面落实村(社区)减标牌、减证明、减会议、减“督检考”事项等“十减”行动,6名部务会成员带队分片督导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清理挂牌1300多个。联合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下发《关于开展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规范整治工作的通知》,自清自查村(社区)不再出具死亡证明、出生证明等36项证明事项,以“减”促增提质效。精文减会规范考。严控下发文件材料的数量、篇幅和创新比例,通过“多会合一”“合并套开”,减少发文开会频次。2023年县级组织人事部门累计发文27项、召开会议12场,同比减少30%和17%。梳理共性指标和专项指标重复交叉、多头考核内容,精简全县绩效考核评价框架为5大指标31项子指标,缩减率达6%o上下联动精准训。聚焦党纪党规学习、乡村振兴、应急处突等主题,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制度、“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引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小规模、短而精的学习教育累计1700余次,覆盖2.3万余名党员。灵活运用对外交流、案例教学、现场观摩等方法,提升400余名专(兼)职社工职业技能,打造“银龄幸福家”社工服务**品牌,教育引导社区工作者用心用情服务居民群众。党群齐参与,力量凝聚促发展。选派驻村力量。明确34名县级领导联点工作队,县委主要领导及其帮扶后盾力量向全县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所在的重点村倾斜,精准下沉到43支县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共112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真正实现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脱贫人口300人以上非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等“五类村”全覆盖。供给编制资源。2023年为乡镇(街道)补充公务员27名、补充事业站所工作人员8名,将20余名想干事、会干事的事业编制人员调剂到党政内设机构担任负责人,并为“五方面人员比选”进入乡镇(街道)班子提供5个编制资源保障。聚焦农业事业长远发展,主动为3名水利、1名农业特岗人员解决编制问题。发挥“三长”优势。1.06万名村(居)民代表与11.5万户村(居)民结对联系实现全覆盖,通过实施村(居)民代表“五个一”清单,出台激励保障措施12条,推行“三议三单”制度,累计上门走访5.8万余次,收集社情民意2.2万条,调解矛盾纠纷5200多件,办结为民服务事项3.12万件,实现户户有人联、事事有人办。服务上云端,载体优化添活力。学习服务一网覆盖。注重运用“云党建”平台,向基层党组织推送红星云“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优质电教片、开展乡村振兴直播培训累计30余次,提高党员教育便捷性、实效性。同时运用系统预警提醒机制,每月15号和25号对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党费标准设置以及其缴纳情况分别给予黄牌、红牌提醒,目前已对60余家单位党支部进行预警提示。事项办理一网通办。县乡村三级协同办理政务服务,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上云端”,做到“一方填报、多方共享”去年以来,下沉乡村两级政务事项133项,其中在乡镇(街道)可办结69项,村(社区)可办结21项,172个乡村窗口为民办实事11.5万件。基层治理一网统管。充分发挥智慧平安、平安常德580平台优势,通过网格微信群收集信息2627件,办理2332件,办结率88.77%。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手段,将教育、卫健、安监、公安、组织、市场监管等部门资源统筹纳入“一张网”,整合监控探头资源7574路,有效拓展AI防控、平安联防、云播宣传、农产品推广等功能,助推基层治理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组织来保障,要素奔涌赋动能。真金白银“下基层”,干事底气足。2023年乡镇(街道)、村(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平均运转经费分别达到120万元、32.48万元、40.74万元,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年基本报酬达4.7万元。连续5年开展“四面红旗”村(社区)评选,累计表彰基层党建、集体经济发展、乡风文明(民主法治)、“三资”管理四类“红旗村(社区)”200个、“优秀村(社区)带头人”20名,落实补助经费1042万元。鲜明导向“提精神”,干事劲头旺。凭实绩论英雄、以作为定职位,去年以来41名优秀乡镇(街道)干部进入组织视野,得到进一步提拔重用。大力开展争创“五强班子”、争当“五好干部”创建评选活动,以考促行、以评奖优,对10家当选为2022年度“五强班子”的单位,该年度绩效考核均评为优秀等次,20名2022年度“五好干部”中有18名干部获得该年度县政府嘉奖,在后续使用上已提拔重用3名干部,为7名干部晋升职级。撑腰鼓劲“爱干部”,干事生态优。深入贯彻“三个区分开来”,通过看问题性质、看主观动机、看履职取向、看情节后果、看群众态度“五看”环节厘清问题性质,一人一方、一案一策,查责有力、问责有因、追责有度、免责有理。近年来,干部人事调整就大胆启用5名免职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积极营造让优者上、为干者容的良好生态。汇报完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2025年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总结汇报近年来,X区司法局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工作,按照中央及省委、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区司法局党组周密安排,认真组织实施,不断推进基层减负各项任务落实,切实做到为基层松绑、为干部减负。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突出政治引领,切实增强为基层减负政治自
本文标题:2025年市府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范文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630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