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25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通用)
2025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通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国家秘密区别于其他秘密的关键是()。A.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B.依照法定程序确定C.在一定时间内保密D.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答案:A。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其中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其区别于其他秘密的关键所在。B选项是确定国家秘密的程序要求;C选项是国家秘密的保密时限特征;D选项是知悉范围特征。2.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年。A.10B.20C.30D.50答案:C。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3.一份文件为机密级,保密期限是10年,应当标注为()。A.机密10年B.机密★10年C.机密●10年D.机密☆10年答案:B。国家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正确标注方式是“密级★保密期限”,所以机密级保密期限10年应标注为“机密★10年”。4.下列关于涉密载体管理说法错误的是()。A.将涉密载体保存在安全保密的场所B.及时销毁多余的涉密载体C.涉密载体的销毁应履行审批和监销手续D.涉密载体丢失后自行处理答案:D。涉密载体丢失后必须立即报告,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而不能自行处理。A选项,将涉密载体保存在安全保密场所是保障其安全的基本要求;B选项,及时销毁多余涉密载体可以减少泄密风险;C选项,涉密载体销毁履行审批和监销手续能确保销毁过程合规。5.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在()维修,现场有专门人员监督,严禁维修人员读取或复制涉密信息;确需外送维修的,应当()。A.单位内部;拆除涉密信息存储部件B.定点维修点;拆除硬盘C.单位内部;拆除硬盘D.定点维修点;拆除涉密信息存储部件答案:A。处理涉密信息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在单位内部维修,若现场有专门人员监督,可防止维修人员读取或复制涉密信息。确需外送维修的,应当拆除涉密信息存储部件,而不只是拆除硬盘,因为移动存储介质等也可能存储涉密信息。6.下列哪种做法符合保密规定()。A.应领导要求,在互联网上查询资料供领导参考B.用个人U盘拷贝涉密文件资料C.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U盘D.不随意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答案:D。不随意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能有效防止涉密信息或敏感信息泄露,符合保密规定。A选项,互联网是开放的公共网络,在互联网上查询资料可能导致涉密信息泄露,尤其是为领导查询供参考时更需谨慎;B选项,个人U盘可能未采取保密措施,用其拷贝涉密文件资料会增加泄密风险;C选项,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U盘容易造成涉密信息在非涉密环境传播,引发泄密事故。7.召开涉密会议,应严格控制与会人员范围,并对与会人员进行()。A.身份登记B.健康检查C.安全检查D.教育培训答案:A。召开涉密会议严格控制与会人员范围并进行身份登记,能确保只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参与会议,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导致涉密信息泄露。B选项健康检查与保密工作无关;C选项安全检查侧重于检查是否携带危险物品等,并非主要针对保密方面;D选项教育培训是会前或日常的保密措施,而这里强调的是会议现场对与会人员的控制措施。8.携带涉密载体外出时,下列做法不符合要求的是()。A.经本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B.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C.使涉密载体始终处于携带人的有效控制之下D.可以携带到娱乐场所答案:D。携带涉密载体外出要经本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采取必要安全防范措施,且使涉密载体始终处于携带人的有效控制之下。娱乐场所人员复杂、环境开放,容易导致涉密载体丢失或被盗,不可以携带到娱乐场所。9.国家秘密变更的内容,包括密级的()、保密期限的()、知悉范围的()。A.降低缩短缩小B.降低或提高缩短或延长缩小或扩大C.提高延长扩大D.降低或提高缩短或延长缩小答案:B。国家秘密变更的内容包括密级可能降低或提高,保密期限可能缩短或延长,知悉范围可能缩小或扩大。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国家秘密的这些要素进行相应调整。10.以下不属于保密违法行为的是()。A.私自买卖涉密地图B.在私人交往中涉及国家秘密C.经有关部门批准携带涉密资料出境D.无意中通过普通邮政传递了涉密信息答案:C。经有关部门批准携带涉密资料出境是符合规定的行为,不属于保密违法行为。A选项私自买卖涉密地图严重违反保密规定;B选项在私人交往中涉及国家秘密容易导致泄密;D选项无意中通过普通邮政传递涉密信息也是违反保密要求的,普通邮政不具备保密条件。11.保密工作必须以()为主,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窃密泄密事件的发生。A.查处B.打击C.防范D.宣传答案:C。保密工作坚持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以防范为主,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通过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窃密泄密事件的发生。查处和打击是在发生泄密事件后的处理手段;宣传是保密工作的一部分,但不是主要的工作方式。12.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U盘只能在()计算机上使用。A.本单位同一密级或更高密级的涉密B.办公用C.上网用D.私人答案:A。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U盘只能在本单位同一密级或更高密级的涉密计算机上使用,以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办公用计算机可能是非涉密计算机;上网用计算机存在更多的安全风险;私人计算机不具备保密条件,都不能用于使用存储涉密信息的U盘。13.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届满即自行()。A.变更B.公开C.解密D.降密答案:C。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届满即自行解密。如果需要延长保密期限,应当重新确定保密期限;如果需要变更密级,应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公开并不一定是保密期限届满后的必然结果,有些解密后的信息可能仍需按照一定规定管理。降密也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的,不是保密期限届满的必然结果。14.机关、单位应当将涉及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确定为()◎A.保密要害部门B.涉密场所C.禁区D.保密要害部位答案:A。机关、单位应当将涉及绝密级或者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机构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涉密场所范围较广,不一定是特定的机构;禁区一般用于军事等特定区域的管理;保密要害部位通常指涉及重要国家秘密的具体场所或部位,而非机构。15.()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A.机密级B.绝密级C.秘密级D.所有答案:B。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因为绝密级国家秘密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程度最高,需要采取更严格的保密措施。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载体也有相应的保密要求,但不如绝密级严格。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三级。答案: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国家秘密密级的划分,绝密级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2.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和答案:保密期限、知悉范围。确定国家秘密不仅要明确密级,还要确定保密期限,即该国家秘密在多长时间内需要保密;以及知悉范围,也就是哪些人员可以知悉该国家秘密。3.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管理。答案:脱密期。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脱密期内,涉密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4.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简称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保护。答案:分级。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分为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实行分级保护,不同等级的涉密信息系统采取不同强度的安全保密防护措施。5.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等渠道泄露国家秘密。答案:普通邮政、快递。普通邮政和快递不具备保密条件,容易导致国家秘密在传递过程中泄露,所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这两种渠道传递国家秘密。6.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应当配合对泄密案件进行调查。答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有义务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对泄密案件进行调查,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信息,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7.机关、单位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工作。答案:保密教育、保密。对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可以提高他们的保密意识和技能,定期检查保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保密隐患,确保保密工作的有效开展。8.举办会议或者其他活动涉及国家秘密的,主办单位应当采取,并对参加人员进行,提出。答案:保密措施、保密教育、保密要求。举办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或活动,主办单位要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如对会议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对文件资料进行保密管理等。同时对参加人员进行保密教育,让他们了解保密规定和要求,提出明确的保密要求,防止涉密信息泄露。9.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由限定到具体人员。答案:具体人员、机关、单位、机关、单位。这样的规定可以确保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得到严格控制,既保证工作需要,又防止国家秘密的不必要扩散。10.军事禁区和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开放的其他场所、部位,应当采取保密措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答案:对外开放。军事禁区和属于国家秘密不对外开放的其他场所、部位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对外开放可能导致国家秘密泄露,所以必须严格控制。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大范围。()答案:错误。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而不是最大范围,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国家秘密的安全,防止不必要的扩散。2.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答案:正确。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程度最高,其复制和摘抄必须经过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以确保严格的保密管理。3.机关、单位可以将依法应当公开的事项确定为国家秘密。()答案:错误。依法应当公开的事项不可以确定为国家秘密,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需要保密的事项,与依法公开的事项性质不同。4.新入职员工在试用期内不需要接受保密教育培训。()答案:错误。新入职员工无论是否在试用期,都需要接受保密教育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保密意识和知识,使其了解工作中的保密要求和规定。5.只要是存储在涉密计算机中的信息,都应当被认定为国家秘密。()答案:错误。存储在涉密计算机中的信息不一定都被认定为国家秘密,需要根据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来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以及密级。6.涉密人员脱密期内可以因私出境。()答案:错误。涉密人员脱密期内未经批准不得因私出境,脱密期管理是为了确保涉密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继续履行保密义务,防止国家秘密泄露。7.因工作需要携带涉密载体外出,要经本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答案:正确。携带涉密载体外出存在一定的泄密风险,必须经本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8.普通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下就不会发生泄密问题。()答案:错误。普通手机即使处于关机状态,也可能存在被植入特殊装置的情况,仍然可能发生泄密问题,如通过远程控制等手段获取手机内的信息。9.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批准后解密。()答案:错误。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无需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批准。但如果需要延长保密期限,则需重新确定保密期限。10.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答案:正确。当机关、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将原本保密的事项公开时,正式公布时该事项就不再需要保密,即视为解密。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保密工作的方针和原则。答案:保密工作的
本文标题:2025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通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62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