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研讨发言提纲(精编4篇)
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研讨发言提纲《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2以来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报告、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序言等重要文献,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我们推动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全面系统学习、理解、掌握《论述摘编》的精神实质,做到入脑入心,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作风建设的思路、举措。一、深入学习《论述摘编》,增强抓好作风建设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我们学习《论述摘编》,就是要全面系统学习理解、融会贯通把握运用,深刻领会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为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贡献力量。(一)深刻把握“作风建设关乎党的生死存亡问题”。《论述摘编》开篇就以“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为题,阐述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尤其强调新形势下我们党内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时有发生。就我县来讲,形势与全国全省一样,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这就警示我们,不抓作风建设,党风政风就会遭到破坏,就会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实践告诉我们,抓作风问题这根弦松不得,一松就可能出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出大问题。我们学习《论述摘编》,就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站在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思想上重视作风建设、行动上一刻不停抓作风建设。(二)深刻把握“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修养和党性原则。”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作风则是党性修养的外在表现。一个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很大程度上要看其作风好不好。我们学习《论述摘编》,要深刻领会作风问题与党性问题的内在联系,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解决作风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实际工作中,要时刻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克服私心杂念,摒弃一切不符合党性要求的思想和行为。要通过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纪律意识,从而以良好的党性修养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三)深刻把握“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二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它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论述摘编》多次强调了这一点,提醒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从历史经验看,党的作风建设始终贯穿于党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都面临着不同的作风问题挑战,每一次成功应对都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实现的。就当前而言,虽然我们在作风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仍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解决,新的作风问题也可能随时出现。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一点,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长期不懈地抓好作风建设。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持续推动作风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二、以《论述摘编》为指导,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各项举措学习《论述摘编》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其精神实质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推进作风建设。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加强教育引导,夯实作风建设的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抓好作风建设,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深入开展《论述摘编》的学习宣传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和具体举措。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组织研讨交流、开展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作风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要注重将作风建设与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相结合,将其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课程体系,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对作风建设的认识,为作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作风建设各项要求落实到位。监督检查是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没有严格的监督检查,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就难以真正落实。我们要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检查体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的作用。党内监督要突出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关注其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情况;群众监督要畅通渠道,鼓励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反映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舆论监督要发挥其及时性、广泛性的特点,及时曝光不良作风现象。通过多种监督方式的协同配合,形成监督合力,确保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不打折扣地落实到位。(三)严肃执纪问责,形成作风建设的强大威慑。执纪问责是作风建设的有力武器,对于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我们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相关规定,对那些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等作风问题的党员干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要加大问责力度,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追究机制。通过严肃执纪问责,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严肃性,从而自觉遵守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形成良好的作风建设氛围。三、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上。我们要以良好的作风为保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一)以良好作风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良好的作风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党员干部要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企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企业发展需求,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状况,为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积极推动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以良好作风推动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关乎民生福祉,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良好的作风积极投入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中。要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三)以良好作风推动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作风建设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良好的作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建设。要通过良好的作风吸引和凝聚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党的队伍中来,不断壮大党的力量。同时,要以作风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内决策效率,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总之,《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为我们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各项举措,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体会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出版发行。《论述摘编》分9个专题,共计299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5年2月期间的报告、讲话、指示、序言等13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认真学习《论述摘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深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强作风建设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厚植党长期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表明了我们党高度重视作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中央苏区建立廉洁政府、厉行廉洁政治赢得群众拥护,到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燃起“中国的希望”,再到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前所未有地凝聚党心民心,历史和现实有力证明,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腐败问题存量仍未见底、增量仍有发生,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只有坚持正风肃纪反腐永远在路上,解决好“四风”问题,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四种危险”,为解决腐败等党内其他问题创造良好条件,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厚植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作风建设是党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应有之义。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加强作风建设,本质上就是刀刃向内、与不正之风作坚决斗争的自我革命,目的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性质宗旨看,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正是靠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今天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从执政规律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如果不通过持之以恒的正风肃纪来扶正祛邪、强身健体,久而久之,必将使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导致党变质、变色、变味。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不少党员干部容易滋生特权思想、歪风邪气,甚至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谋一己私利,蜕变为腐败分子。因此,新时代党员干部更需要严格的纪律约束和作风锤炼,牢固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加强作风建设是党走好新征程、夺取新时代新胜利的现实之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前进道路上,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国际错综复杂环境带来了新矛盾新挑战,西方敌对势力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地位和经济优势,对我国全面遏制打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了新特征新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任务繁重。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见效,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顺利实现。二、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求《论述摘编》指出,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论述摘编》指出,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
本文标题: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研讨发言提纲(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610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