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新时代文明实践材料汇集2
1/103新时代文明实践材料汇集2目录一、典型经验创新文明实践机制以条块互通推动精准实践.................3三个统筹打造高质量新时代文明实践样本.......................6搭好五桥建好五家.............................................13深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18深化文明村镇创建用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25二、经验信息文艺微党课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29望闻问切开创文明实践新疗法.........................................31三个到位全力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开展.............................34六进农家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38四举措点亮群众新生活.....................................................41三、理论文章创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样板.............................46放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构成功能.............................50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强起来.............................53全面提升新时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平.........................55新时代文明实践关键要走好群众路线.............................64四、工作纪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纪实1..............................................67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纪实2..............................................71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纪实3..............................................75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纪实4..............................................80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纪实5..............................................83五、工作总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总结1.................................86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总结2.................................89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总结3.................................92六、调研报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调查与思考.................................94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调查与思考..............101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调研报告..............................108创新文明实践机制以条块互通推动精准实践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市首批46个文明单位中试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创新机制,发挥文明单位行业多样性优势,力求促进条条块块互通,推动文明实践精准下送至基层,打通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科学谋划,文明实践实现条块互通。聚焦战略定位,充分考虑我市文明单位覆盖市、县、镇三个层级且分布于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等数十个行业的特点,制定文明单位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方案和指引,有机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3/103今年7月,全部试点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运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文明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跨越层级和不同行业直达基层,在原有的县、乡镇、村三级单元中增强了条与块互通能力,发挥了精准协调、精准实施、精准指导的纽带作用,营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局面。二是布局鲜明,因地制宜打造高质量阵地。各文明单位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统筹本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部署,并担任志愿服务总队长,履行好实践站建设的第一责任,组建文明实践志愿队伍合计7620人,制定印发本单位文明实践制度141份。全市试点单位按照节约原则,以共享方式设置文明实践站,统筹整合已有的理论宣讲基地、活动室、文化展厅和文化长廊等场所面积共3550平方米,投入经费万元,做到有活动场所、有管理人员、有活动计划、有鲜明主题、有制度机制。部分单位开设文明实践线上平台,加强线上线下呼应互动,打造零距离文明实践服务。三是以城带乡,助力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各项指标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上,积极发挥其思想阵地作用,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突出重点,常态长效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助力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培育城市精神为抓手,深入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以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为抓手,推动城市形象赏心悦目;以推进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让全市群众享受到文化惠民工程成果;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开展文明单位帮扶贫困乡村、贫困群众,与村镇结对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凝心聚力。四是靠前服务,增强文明实践末端细胞功能。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延伸到哪里的原则,试点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靠前服务,实行双向工作模式:对内,充分发挥实践站的功能作用,在本单位干部群众中定期开展青年讲党课、普法教育、文化沙龙、先进典型宣讲等特色实践活动;对外,积极回应广大群众需求,探索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组织百姓宣讲活动次数103场。各试点单位在实践中提升动员能力、整合能力、引导能力、服务能力。比如,总结阵地、平台、形式、项目等建设经验提炼出12345+N文明实践工作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常抓不懈,服务对象超过2万人次;开设家事直通车,打通家事审判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五是彰显特色,培育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服务项目。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文明实践载体,有针对性地培育志愿服务项目272个,组织理论学习普及活动415场,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508场,重点打造了减税降费助力复工复产、特色农产品电商推广、心连心扶志助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等一批群众急需、特色鲜明、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5/103借助文明与爱同行社会公益大赛塑造推广品牌项目,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群众的需要,丰富了文明实践活动的内涵,让理论、政策、道德、文化、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三个统筹打造高质量新时代文明实践样本自被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市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南通市部署要求,以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任务,以弘扬时代新风、培育时代新人为具体目标,以全省示范、全国一流为工作定位,创新实践路径,打造工作品牌,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30〔…〕50百姓名嘴孵化志愿服务项目入围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创新案例。文明实践助力抗疫、移风易俗四树五禁、全国首创文明实践日历等经验做法全省放样,全国有影响。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中央文明网、中央文明办文明实践公众号、学习强国等三十多家省级以上媒体先后500多次报道特色做法。一、统筹实践阵地建设,形成整体联动覆盖城乡的强大体系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发挥统筹协调、组织实施作用,盘活各级各类资源,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矩阵,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1.强化纵向到底,构建层级实践矩阵。明确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四级组织体系和功能定位,下好全域文明实践一盘棋。实践中心作为最强大脑进行顶层设计,精心打造中央厨房,出台运行制度,压实层级管理机制。17个实践所注重承上启下,激活区镇、街道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道德讲堂、文化礼堂、农家书屋以及各类主题广场等资源,旗帜鲜明亮出我们的阵地,精准派送四季套餐420余份,形成一域一特。231个实践站因地制宜,在固化六大规定动作中传思想、做志愿、育文明,常态速递营养快线923份,形成一站一品。5000多个文明实践点打造10分钟志愿服务圈,组织实施家家到、户户暖行动,开展微小型活动2000多场,做好群众喜爱的家常菜品,将创新理论讲到田头,暖心服务送到心头。2.强化横向到边,构建内外联动体系。今年,在五大平台基础上,新增法律服务、健康促进、扶贫帮困三大平台。八大服务平台聚合相关部门专业资源,用活公共服务资源,传授培训志愿者专业技能,面向社会开展专业性、示范性、孵化性的志愿活动。配置8+N志愿服务队伍,更好地指导服务基层开展活动。吸纳福缘、义工联等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形成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居民群众、社会公益组织三方参与、三方联动、三方提升的志愿服务新局面。80多个部门结合村居吹哨、部门报到群众吹哨、志愿者报到项目,将志愿服务横向延伸至校园、军营、网络、部门企7/103业、田间地头等群众聚集地,建成遍布城乡的文明实践阵地。3.强化合纵连横,构建智慧管理格局。依托文明实践云平台指挥中心,开展云端直播,将理论送到心上、文艺送到耳边、技能送到指尖。通过可视化技术,将宣传思想文化资源整合提升,推动现有公共服务平台协同一体运行,构建出实时指挥,全程跟踪、互联互通的智慧管理格局。按照工作导图,每日专人值班,督促各级文明实践组织,常态化组织开展网上志愿服务、圆梦微心愿等活动。把云平台打造成线上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云端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同步开展网上文明实践活动14000多次,志愿者活跃率达100%。二、统筹志愿活动开展,形成新思想引领新发展的强大活力坚持文明实践与市委中心工作高度结合、深度融合、紧密配合,为推动破疫复苏,夺取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双胜利,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提供重要支撑。1.开展燎原宣讲,放大创新理论引领力。实施30〔…〕50百姓名嘴孵化工程,组织1500多名理论宣讲志愿者,围绕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打好脱贫攻坚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和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话题,开展进企业、进庭院等七进式燎原宣讲5000多场,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儿,说老百姓关心的事儿,讲老百姓愿意听的理儿,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群众之间产生更多的融入感、亲切感、共鸣感。充分释放231个村(居)红色大喇叭空中辐射功能,实施板凳课堂、小蚂蚁宣讲团、庭院微聊会、青学社等20多个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坚持理论宣讲大众化与化大众相结合,让群众当好家乡播音员宣讲员,将党的方针转化为鲜活案例,用小人物折射大时代,用小案例展现大蓝图,回应老百姓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增强群众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2.突出套餐派送,激发中心大局战斗力。将文明实践与新时代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鲜活力、生命力。组织近千名土专家田秀才,深入村组开展技能辅导,让村民既富口袋也富脑袋。231个实践站采取村营合作社+种植+农技模式,加大先进技能引入,拉长农民致富链条。打造文旅+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依托乐百年小镇、龙湖山庄等,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深入企业、建筑工地等开展志愿服务,实施服务企业科技行项目,将思想、文艺、温暖等套餐派送到群众身边,把文明实践站点打造成项目招商前沿哨,聚贤聚能强磁场,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产业、人才、9/103技术等入驻,为建设产业高地幸福之城凝聚磅礴伟力。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增幅南通第一。3.用活五单闭环,提升为民服务凝聚力。围绕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接单圆单,群众评单五单闭环模式,将网上云服务与网下志愿行动相融合,把准民意经脉络,推动志愿服务制度
本文标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材料汇集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57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