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1/11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市发挥自然生态优势,聚力打造高品质菜草畜百亿产业集群,构建独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推进以高效节水灌溉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农业全链条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跑出了现代农业发展加速度。一、〔…〕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果显著(一)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是高原夏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突出以高原夏菜优势产业为主导,形成了蔬菜产业高效化、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格局。截至2024年10月,全市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5个、万亩规模化生产基地7个、千亩标准化生产基地28个,集约化育苗中心45个,蔬菜恒温保鲜库库容累计达150万立方米,年贮藏能力115万吨以上。〔…〕市已成为北菜南运西菜东调、供粤港澳大湾区〔…〕高原蔬菜主产区和国内重要的寒旱优质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二是牧草产业处于国内领先位置。大力发展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牧草产业,在国内牧草行业享有〔…〕的美誉。累计培育杨柳青、宝光、润牧等牧草种植主体45家、生产加工企业16家,牧草饲料综合生产加工能力达114万吨。三是奶绵羊产业发展迅速。依托〔…〕公司这一龙头企业,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奶绵羊养殖基地和优质奶源供应基地,每日生产鲜羊乳10吨,加工巴氏杀菌奶、酸奶等各种产品吨。采用校地合作、项目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共建教学科研基地、共建科技小院等多种形式,开展奶绵羊新品种培育、羊脸识别技术开发、智慧牧场构建等技术合作项目20多项。(二)农业品牌强势出圈。一是加强政策指导。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两个三品一标建设打造〔…〕甘味知名农产品品牌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着力构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地标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协同发展、互为支撑的农产品品牌体系。截至2024年10月,3个品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129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21个品牌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名录。二是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夯实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品质基础,建成市、县(区)、乡(镇)、经营主体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国家级、省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县、〔…〕区分别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被认定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三是加大品牌推广力度。通过媒体宣传、直播带货、线上销售、展会展示、招商引资推介等方式,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等4地设立〔…〕农产品销售专区,〔…〕市内开设甘味品牌展销运营店2家,在京东、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小牦牛扎西入选东方甄选直播间。3/11(三)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市印发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五个三长效机制》等文件,开展了《〔…〕市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方案(20xx-2027年)》编制工作,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已建成项目长期发挥效益、新建项目高质高效完成。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等工作,大力实施田、地、水、路等网格化综合治理,不断推广小麦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技术,方便大型机械作业和灌溉,特别是通过田块整治、农田地力提升、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等一体化建设,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提升耕地地力质量,提高农田生产能力,增强农田防灾减灾能力,以规模化、科技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取代原有的粗放型农业生产,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格局逐步形成。截至2024年10月,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到位亿元,正在开工建设万亩,当年建成万亩,累计建成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建成塘坝51座,在建塘坝4座。(四)农业高效节水扎实推进。〔…〕市把高效节水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大力推动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管理节水深度融合。一是大力开展高效节水技术培训。采取集中授课和现场观摩等方式,不断提升种植户节水技术水平。20xx年10月至2024年9月,共举办高效节水培训班149场次,讲座30场次,受训人员6500余人次,编印培训手册万余册。二是广泛应用种植业集成节水技术。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措施(河灌区、井灌区分别以建设塘坝、实施滴灌工程为重点),积极引导种植户应用浅埋滴灌、膜下滴灌、垄膜滴(沟)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截至2024年10月,全市已建立分区域、分作物13个农田高效综合节水技术示范点,建成粮食高效节水万亩。三是积极推广养殖业节水模式。大力推广养殖场(户)自动饮水设备和干清粪等节水型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截至2024年10月,全市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全部采用干清粪和尿泡粪工艺,节水达50%以上;80%以上采用碗式饮水器,节水30%左右。全市5家生鲜乳收购站全部推广污水清洁回用工艺,实现污水清洁循环利用。(五)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市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创建休闲农业品牌,努力推动休闲农业提质增效,休闲农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一是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等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擦亮休闲农业品牌。通过特色商品展销、户外烧烤、桃园垂钓、农事采摘、绿野骑行、珍禽展示等特色活动,不断提高乡村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和特色农产品知名度。二是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坚持区域整合、个体错位发展,持续建设乡村旅游示范村。〔…〕县〔…〕镇〔…〕村、〔…〕乡〔…〕村列入20xx年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名单。〔…〕区〔…〕镇〔…〕村和〔…〕县〔…〕镇〔…〕村、〔…〕镇〔…〕村3个乡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其中〔…〕村被评为20xx年5/11省级优秀示范村,并入选国家文旅部公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三是着力构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全市各乡镇自身独特资源,逐步构建了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休闲农业模式,先后打造〔…〕、〔…〕、〔…〕、〔…〕等一批休闲农业景区点,打造春看花、夏赏景、秋摘果、冬滑雪的休闲农业资源体系。(六)循环农业变废为宝。一是加快完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体系。全力推动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和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落地,重点加强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备配置,探索出粪肥+生物有机肥、畜禽粪污快速腐熟处理+菌剂、生物有机肥+配方施肥等五大技术模式,截至2024年10月,全市配套粪肥还田相关设备840余台,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二是稳步提升尾菜处理利用水平。建立健全企业主营+政府补贴+菜库付费+社会共治运营机制,创建以尾菜水、尾菜渣综合利用为方向的尾菜资源化利用模式,大力推广尾菜粉碎还田技术,实现尾菜就地就近处理利用。三是着力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及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健全完善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回收网络体系,加大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回收处置政策及相关法规宣传力度,指导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种植户有力有序开展回收处置工作。截至2024年10月,全市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138个,建成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企业6家、回收网点16个,聘用农田保洁员264名。(七)设施农业戈壁生金。〔…〕市把推进现代设施农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出台了《〔…〕市加快发展戈壁农业的意见》《〔…〕市关于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信贷投入为依托、经营主体投入为主导、社会各类资金参与的多元化设施农业投入机制,对集中连片新建日光温室10座以上、31座以上、101座以上,分别奖补3万元、万元、4万元,〔…〕县〔…〕镇、〔…〕镇等4个乡镇列入全国产业强镇项目试点乡镇,每个乡镇补助1000万元,重点对建设恒温库和种植业设施农业进行补助。截至2024年8月底,全市累计建成种植业设施8765亩,其中日光温室3972亩、钢架大棚4793亩。同时借助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等现代农业技术,对设施农业内部环境实时监控和动态调节,实行自动调节温度、自动灌溉施肥等全过程智慧管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二、存在的问题(一)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一是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有限。虽然〔…〕市农业品牌不断优化,但产业形态仍然呈现小特产状态,种植养殖经营主体品牌意识不强,品牌整合力度、整合运营管理规范性较弱,存在重生产、轻品牌的现象。农业品牌建设定位不清晰、差异化不足,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缺乏在全国立得住、叫得响的知名品牌,许多优质农产品仍处7/11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处境。二是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少,菜草畜产业链附加值低,主要以销售初字号产品为主,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能力不足。例如本地牛奶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为每日30吨奶,其余的牛奶均运往外地进行加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奶产业的发展。三是产业链条不长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并存。〔…〕市缺少集团性、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企业,现有的龙头企业尚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不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进入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目前,2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经营方式主要以生产简单农产品类为主,市场占有率低,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二)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一是从生产成本来看,近年来,受运输费用上升、化工等原材料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化肥、地膜、农药等农资价格以及饲料、人工、水电等养殖成本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态势;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适龄劳动力越来越少,日工资也逐年增高;部分农民对土地升值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土地流转费用也随之逐年升高,加大了农业企业的经济负担。这些均导致了农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二是从扶持资金来看,〔…〕市扶持农业发展的地方财政资金有限,对于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等的依赖程度较大,田间管道架设、农业机械购置、养殖圈舍修建等高额前期投入只能由农业企业自行承担,扶持资金与需求相比仍显不足。三是从贷款融资来看,农业投入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市场收益慢、投资风险高等特点,对资本的吸引力不足,而农业企业受自有资金较少、季节性需求大、受抵押物较少等因素限制,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难度较高。这三种因素叠加下〔…〕市农业发展资金缺口仍然存在。(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一是农业科技研发机构较少。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农业科技研发力量不足,缺乏有主导地位的科研机构院所,科技资源比较分散,不利于发挥科技创新协同效应,这导致由本地科技机构院所创造的农业科技成果数量较少,农业科技进步对其他地区农业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的依赖程度较大。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培育具有长期性和区域性,需要规划建设覆盖各种类型、相对固定、长期性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但目前全市自发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动力不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形式主要集中在委托开发和技术转让方面,大部分农业科技成果仅停留在知识形态和实验室阶段,尚不具备商品化和产业化条件。三是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全市农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匮乏,基层农技队伍知识更新频次不足,年龄、专业、梯次结构不合理,人员力量薄弱,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整体偏低,影响了新知识的吸收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三、对策建议(一)做大做强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是9/11加快农业品牌建设。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建立品牌创建激励保护机制,规范和强化农业品牌的推介、评选、推优等活动,培育一批走得出、立得住、叫得响的甘味金品,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步伐。二是加强农村电商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一批产业强镇、特色产业村,做强农村电商,加快电商村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商配套服务体系,政府协助搭建平台,促进电商企业、流通企业和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有效对接。三是延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统筹
本文标题: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575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