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一社两业”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
1/5“一社两业”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一社两业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才能实现脱真贫真脱贫。脱贫摘帽后,贵州省大方县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探索出一社两业巩固脱贫攻坚新做法、新思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良好态势。一社即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两业即纵深推进产业革命和加强劳务就业扶贫,实现已脱贫人口的稳定脱贫。聚焦合作社带强,提升发展源动力大方县以两带三治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为引领,采取村级申请+乡级审核+县级批准的方式,建立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287个,其中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合作社理事长或法人144人。制定下发《大方县贯彻落实产业调整八要素全面推广塘约经验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突出县级主导作用,指导各乡镇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出台《大方县深入推进两带三治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规范合作社章程、社员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出台《大方县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工作方案》,推进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按股分红合股联营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推广农村三变改革和塘约经验,统筹推进七权同确,整合集体土地面积75万亩、房屋356座万平方,山塘水库26个,量化股份资20万户亿元入股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支持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申报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扶贫资金项目95个4909万元,涉及资金由合作社监事会进行监督管理;培养打造了凤山乡银川村、店子社区等一批示范点,其中凤山乡银川村产业链上建支部的做法,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整合资源、资产、资金,探索村集体出资、村干部垫资、吸收社员资金、上级扶持资金、引入第三方投资、企业担保融资等单一或组合等多种方式结合进行资金筹措,利用好各方资源,倾斜对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依托中国皱椒之乡品牌优势,实行订单农业,县农牧头公司与各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辣椒协议,实现联产联营。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依托辣椒产业,打造连片种植(50亩以上)示范基地243个,种植面积万亩,辐射带动面积万亩,带动万户万人参加合作社,其中贫困户入社实现全覆盖。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3+2+N工程,突出菜、畜、果、药、菌五大重点产业,做大一产;探索网络平台+农户专业合作社+散户等方式做强二产;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加大乡村旅游等项目开发力度,打造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做活三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全县发展一产的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229个、二产的25个、三产的32个,村集体经济规模达亿元。3/5聚焦两业带富,增强脱贫内动力始终把两业作为打好脱贫基础、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补短板、攻堡垒的关键作用,把贫困户吸附在产业链上,让群众有产业支撑,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果。深化产业革命八要素,立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市场需求和脱贫攻坚等,选择以辣椒、优质肉牛、猕猴桃、天麻、冬荪为中心的菜、畜、果、药、菌的五大重点产业,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县委副书记牵头强力组建五大重点产业发展专班,推动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先突破,同时,坚持单品突破与多品发力共举,带动其他特色产业良性发展,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制定出台《大方县农业产业化发展3+2+N工程实施方案》《大方县今冬明春暨20xx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发展路径,规划发展蔬菜57万亩(辣椒20万亩)、经果林18万亩、中药材13万亩、食用菌万亩。种植马铃薯40万亩、青贮玉米10万亩、大豆10万亩、皂角6万亩、高粱5万亩、茶叶1万亩及其他特色产业,全力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扶贫、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强化技术服务保障,遴选208名专业技术人才和553名土专家,组建29个技术服务队,采取1对11对N方式,精准匹配各类专家到村服务,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实现技术团队全覆盖,切实转变群众发展观念和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群众懂得种、种得好,合作社建得好、能带富。抓好农超、农校、农医、农企的县内直销和直供模式,销售农产品4万吨,销售额亿元;抓好县外市场营销推广和线上线下销售平台融合,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围绕黔货出山·风行天下行动,依托农工党中央、各民主党派等帮扶资源,开展农特产品推介活动2期,帮助销售大方农特产品吨;用好乌蒙农商城等电商平台,借力千喜鹤集团、江楠果蔬等龙头企业,搭建方货出山农产品销售网点57处,推动大方产品搭乘电商快车,实现50余种农特产品网上销售,年销售额亿元。精准建立劳务就业扶贫工作数据库,彻底摸排全县劳动力底数,强化大数据+比对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动态更新,确保劳动力底数清、就业需求清。全面完善工作体系稳住就业存量,加强对接力度,健全稳就业工作体系,稳定已就业劳动力,减少和避免本地就业劳动力失业及在外务工劳动力回流。全面挖掘和收集县内外各领域用工需求,开发和储备用工岗位,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稳定务工就业解决一批、整合各类公益性岗位和就业见习岗位解决一批、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解决一批、实施重大工程项目解决一批、工业企业吸纳解决一批、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实施消费扶贫解决一批、完善安置点服务体系建设解决一批、创新林业资源开发解决一批的八个一批措施全力拓宽就业渠道做大就业增量。5/5强化政策宣传,通过张贴宣传海报、进村入户、微信平台等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引导外出就业,共发放宣传资料10万份(次),推送岗位信息3万条;强化专场招聘,已在9个乡(镇、街道)举办招聘会,引导有意向务工人员外出务工;强化车间建设,在奢香古镇和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引进和培育就业扶贫车间38个,解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强化劳务派遣,分别在广州市天河区、浙江省宁波市建立劳务协作站,加强输出管理,确保输出人员有岗位、有依靠。对无法外出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同时,鼓励企业、相关协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就业扶贫工作,吸纳贫困劳动力到园区企业、农业产业基地等就近就地就业。
本文标题:“一社两业”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49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