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党建品牌“椿秋红”串起“产业致富链”
1/3党建品牌“椿秋红”串起“产业致富链”党建品牌椿秋红串起产业致富链近年来,浙江省常山县芳村镇充分依托产业优势和技术禀赋,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纽带,大力发展椿秋红香椿产业,创新提出了椿秋红党建联盟,探索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香椿产业从盆景变风景成全景,从而带动乡村振兴、村村振兴,推动两山理论在芳村落地落细。目前,全县香椿种植700余亩,涉及东案、球川、何家、新昌、辉埠等乡镇,并走出衢州。一是量身定制,炼就香椿产业真经实招。芳村镇下猷阁村充分借助在产业发展上的实践经验,量身定制香椿产业,不断加大新品种培育和研发,引领香椿产业提档升级。盘活抛荒地。芳村镇积极探索抛荒地集体托管模式,加快抛荒地流转力度,干部先行,党员带头,全民参与,实现荒地变宝地。目前,全镇已盘活抛荒面积130亩,完成复种80余亩,其中,种植香椿60余亩,全镇香椿种植突破300亩,成为我镇的主导农业产业之一。选育新品种。下猷阁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经过多年种植试验,破解了香椿种植技术难题,选育香椿新品种椿秋红,该品种一年四季红,打破了香椿生产的季节限制,填补了季节性市场空缺,大大拓宽了香椿产业的市场空间。拉长产业链。编制产业链全景图,逐项梳理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缺失环节和薄弱环节,完成育苗种植、产品深加工、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覆盖,研制开发了香椿饼、香椿面条、香椿酱等特色产业链,通过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提升香椿的附加值。二是党建联盟,激活香椿产业一江春水。一是党建引领。以椿秋红产业为主线,成立椿秋红党建联盟,推动各村党组织搭建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党员带头示范,在土地流转、技术指导、跨区域合作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建优势。今年5月28日,下猷阁村党支部与淳安县姜家镇章村村党支部、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党支部签订了党建联盟共建协议,章村村集体注册成立公司,党员带头流转土地,并在当地推广种植近百亩香椿。二是多级联动。以下猷阁村为核心,不断扩延香椿产业种植范围,通过多地共推椿秋红,不断凸显产业的聚合效应,推动椿秋红规模化发展,打破产量低、无规模、效益低的发展瓶颈,形成多点连线的产业示范带。目前,辐射带动新昌、东案、何家、球川、辉埠等周边乡镇并走向台州市黄岩区茅畲乡、淳安县姜家镇等,成功推广种植达1000余亩。三是平台搭台。搭建购销一体、全域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全方位协作平台,借力下猷阁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布点优势,采取保底收购、加价代销方式,即在市场低谷期,以每公斤8元的价格保底收购,在正常期以每公斤加收4元的费用代销,实现产业效益兜底保障,不断提振香椿产业发展信心。三是擦亮招牌,提升香椿产业带富指数。一是培育一个地标。芳村镇依托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党建结盟平台,加强3/3信息共享,启动椿秋红地标产品的申报工作,努力打造常山县地理标志产品,从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带动我镇香椿产业持续发展。目前,已邀请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现场查验并形成申报意见。二是用好一个讲堂。充分借助乡村振兴讲堂,开设香椿田间课堂,通过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等形式,开展技术服务,不断提高香椿对外的知晓度。目前,我镇通过乡椿田间讲堂培养了3名乡土讲师,其中1名为金牌讲师,共开设40余课,农民参加培训近1000人,解决了70余个问题,实现了乡村振兴讲堂走出衢州。椿香园讲堂已完成设计,旨在打造集产学研为一体化浙江乡椿讲堂示范基地。三是富裕一方百姓。椿秋红每年可采摘30~35茬,每亩能实现村集体增收2000~10000元,农民以流转土地折价入股、种植香椿或参与基地管理等形式,实现了家门口增收致富。下猷阁村仅20xx年香椿销售额达160余万元,发放误工工资75万元,土地租金21万,村集体增收达15万元,促进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本文标题:党建品牌“椿秋红”串起“产业致富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949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