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粮食安全论文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集聚3篇
1/12粮食安全论文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集聚3篇粮食安全论文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1摘要:“民以食为天”,粮食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资源,更是一种重要的生命资源。粮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的供给已经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且多年供大于求,粮食形式明显改善。当前,世界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和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关键词:粮食安全挑战出路紧平衡预警机制我国近年来粮食生产形势大好,但从长远看来,粮食安全问题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党的十七x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首次写入重要文献。中央经济会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深切考虑。一,粮食安全的概念****年11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罗马召开了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第一次提出粮食安全的定义: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2/12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1996年11月13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罗马召开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通过《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重新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做出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现在,我们认为粮食安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化解和消除导致粮食危机的各种因素,保证一个人的生活具有足够富多富有营养的粮食。二,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我国近些年粮食生产发展势头大好,但从长期看来,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我国的耕地资源少,淡水少,使我国粮食的生产能力受到一定制约。此外,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好每一个同胞的吃饭问题依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基本问题。(一)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目前中国粮食的产需供给率大概是97%,玉米产需基本平衡,小麦、水稻供求偏紧,大豆存在较大缺口,薯类生产增长较快。从长远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制约和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很大。而随着人口增长,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3/12的趋势不可逆转。因而紧平衡将是中长期中国粮食供求的常态。(二)粮食价格上涨趋势增强。从2004年开始粮食价格开始上涨。2006年9月后,由于物价上涨、种粮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玉米小麦价格上涨速度加快。2008年粮食价格继续上涨,特别是大豆及豆油价格涨幅剧烈。在成本、需求、政策各方推动下我国粮价持续上涨。(三)饥饿人口有增无减据联合国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全球每天忍受饥饿的人数将达到亿人,扭转了过去40年中饥饿人口持续减少的趋势,而且这一数字将继续增加。三,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一)资源环境因素的制约使得粮食供给增加困难中国是世界上人均农业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耕地面积亩,只有世界的1/3,并且耕地质量下降,沙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和污染严重。全国适宜耕种的面积只有一亿亩,扩大耕地面积有限。此外,我国的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我国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地区总体上严重缺水,影响了粮食生产。受气候影响,我国干旱缺水的状况也将有增无减。另外农田水利设施老化,而且科技支撑不足,也使得粮食增产缓慢。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5%,而中国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二)粮食需求刚性增长,供需矛盾加剧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持续到2030年左右,中4/12国人口可能达到16亿。按照每年增加500万吨的供应量,到2020年需要亿吨,到2030年需要亿吨左右的粮食供应。这种人均粮食需求量加大和人口总数稳定增长,必然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挑战,需求的刚性增长将使我国今后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增大。从区域分布看,粮食产销分布很不平衡,粮食销区的产销缺口有扩大的趋势。同时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粮食的消耗量也会增加,这也增加了对粮食的总需求。(三)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化程度低。近年来,我国粮食加工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而且我国广大农村依然沿袭传统、分散的生产模式,粮食生产的科技附加值低。现阶段,粮食加工转化主要有三种形式:口粮加工、饲料加工和工业用粮加工。三种加工方式都存在这规模小、企业多、技术落后和加工能力过剩的问题。在经营方式上,产业化程度低,粮食生产加工销售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产业链条。(四)粮食应急和救济系统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把粮食生产作为作为重中之重,对粮食安全的预警工作重视不够,这也是造成我国粮食生产悬殊动荡的原因之一。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实践证明,建立科学的粮食安全早期预警系统是政府调控、引导农产品市场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国虽然开始着手建立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和应急措施,但是起步晚导致很多地方的粮食预警体系还不健全,一些措施还没能得到落实。此外,粮食的信息公开度较低,缺5/12少对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困难家庭在粮食价额波动时的保护措施,而且在遇到突发性问题时也没有良好的预防措施。(五)粮食浪费现象严重我国的食物来源比较狭窄,局限于种植业中的谷类和薯类作物。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据一项针对北京部分大学餐后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表明,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按全国大专以上在校生总数量2860万人(2009年底数据)计,大学生们每年倒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此外,有关部门在提及浪费粮食的问题时,往往会更多地强调消费端,而忽视解决粮食生产、储存、流通等环节的“隐性浪费”问题,原粮食利用率低,爱惜粮食观念淡薄,浪费粮食现象随处可见。四,新形势下我国粮食问题的出路(一)稳定耕地和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一是加大耕地和环境的保护。在我国资源和耕地数量不断减少,粮食供应紧张,只有耕地得以稳定,才能更好地解决粮食种植的合理结构,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应当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确保农田规模。实施严格的耕地农田保护制度,同时加大执法力度,要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二是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定粮食生产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应当一方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强6/12化其对基础设施的重视。同时加大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稳步推进农田水利、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项目,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此外还应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和现代化水平,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和生态条件。(二)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保护粮食安全。我国粮食科技是个薄弱环节,科技贡献率低,技术成果转化慢,因为必须不断加快我国粮食的科技发展,拓展创新点,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我国需要加强对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搞好良种培育,改进栽培技术。大力研究和发展生物技术,开辟粮食等主要食物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同时,我们还应当研究和发展食物保鲜技术,对食物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储藏保鲜,是加强食物安全保障的不可替代的措施,可以减少浪费,有利于降低经济成本,也能够维护实物的质量。此外,我们还应当加强对农民农业科技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粮食的技能,运用高科技来改造我国的传统农业。(三)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和应急保障体系如今,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各种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都会给粮食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必须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和应急保障系统。根据对粮食市场情况的动态分析,及时进行信息的跟踪、采集、整理,并做好充分的预测分析,一旦发生灾害和突发事件,有关部门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采取应对措施。同时,需要根据不同年份的收成状况,逐步完善粮食的生产、需求和储备工作,建立一套完整的粮食储7/12备的收购、管理和流通、周转制度。我们需要依据国内外粮食市场状况,从而及时补充和抛售储备粮,稳定国内粮食市场。此外政府应鼓励农民进行合理的储粮,国家应该给与适当的补贴和政策指导。(四)倡导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保护粮食安全不仅仅是控制粮食生产,更要重视粮食消费。粮食资源是有限的,过度透支只会使粮食安全问题存在更大的隐患。应当提倡适度节俭的粮食消费,反对铺张浪费的行为。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加强粮食产后减损技术的推广,控制粮食的过度加工,粮油的过度加工,使原料中的营养成分大量流失,降低了成晶的营养价值,造成了原料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要引导科学饮食,倡导健康消费,形成合理的膳食结构。结语: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商品,要保证中国粮食安全,不但要政府在政策上进行指引,促进中国粮食结构的优化,还要政府在法律上进行强有力的限制,保证耕地安全。我们都应该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真正的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粮食安全论文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2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_以来,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8/12等大事,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广大农民群众和粮食从业人员辛勤努力,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具体有五大表现:第一,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万亿斤台阶,自2015年起连续7年保持在万亿斤以上;2021年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3657亿斤,比2012年增加1412亿斤。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公斤,就是说,即使不考虑进口的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第二,粮食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全国耕地面积为亿亩,划定了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第三,粮食流通保持高效顺畅。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7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积极推动主体多元、渠道多样、优质优价的市场化收购,认真抓好政策性收购,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有效发挥了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关键作用。第四,粮食应急保障更加有力。现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万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应急配送中心3047家,有能力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9/12第五,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与之相比,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保持总体平稳,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上这五条充分说明,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是好的,做到了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里面主要装中国粮。未来,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始终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粮食安全论文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3食品质量安全关系生命安全、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发展。曲沃县粮食局作为全县粮油食品的主要监管部门,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粮食系统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较好地履行了自身职能,在促进全县粮食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为全县粮油食品食用安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相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监管职责。为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根据市粮食局和县政府的要求成立了“放心粮油”工程创建领导组,领导组的组长由县局局长担任,负主要领导责任,总支书记、分管局长担任副组长,同时明确综合股为粮油10/12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办公
本文标题:粮食安全论文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集聚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805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