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防范返贫工作总结范文【推荐4篇】
1/24关于防范返贫工作总结范文【推荐4篇】防范返贫工作总结1各村、镇直各单位: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重要指示及工作要求,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战略思想,激发贫困对象自身发展动力、提高脱贫稳定性,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二、总体要求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着眼长远,实施“两个转变”即由精准帮扶向稳定脱贫转变,由脱贫向致富转变,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坚持帮扶与自力更生结合,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结合,千方百计保增收减支出,构建防范返贫风险机制,提高脱贫质量,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水平,确保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进乡村振兴,让贫困户成为乡村发展主力军。三、主要措施(一)实施产业扶贫,确保经营性收入。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措施,确保各村都有主导产业,贫困户根2/24据实际制定产业扶持计划。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贫困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制定产业扶贫措施,大力开展特色种养业扶贫,稳步推进光伏扶贫,着力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积极推进商贸流通扶贫。采取“四带一自”等模式,实现产业扶贫科学覆盖。(二)加大就业扶贫,确保工资性收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培训方式,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通过技能培训掌握1项以上劳动技能。积极搭建贫困劳动力和用人单位对接平台,大力开发适合贫困劳动者的公益性岗位、居家就业岗位和辅助性岗位,吸纳更多贫困劳动者就业。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三)强化资产收益扶贫,确保财产性收入。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和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让贫困户获得稳定分红收益。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四)保障兜底力度,确保政策性收入。全面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残疾人、孤寡老人、低保对象等贫困人口给予基本保障。加大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力度。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全面落实“351”和“180”等健康扶贫政策,减轻就医负担。构建到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的教育精准脱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和资助政策,推进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对在中、高等职业院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3/24给予资金补助。扩大综合保险覆盖面,扶持村级特色产业和贫困户家庭种养业保险发展,提高贫困户防范风险能力。四、巩固脱贫成效(一)继续保持政策稳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后,在攻坚期内原有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脱贫攻坚政策继续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二)继续开展精准帮扶。贫困村出列以后,在攻坚期内帮扶单位与贫困村不脱钩。贫困人口脱贫以后,继续落实帮扶责任人月走访机制,对脱贫户的生产生活予以指导和帮助。(三)继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按照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要求,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方法,加大德治扶贫、法治扶贫力度,全面树立“脱贫光荣、争贫可耻”的宣传氛围,着力帮助群众愿脱贫、能脱贫、敢脱贫、会脱贫。(四)继续改善生产生活水平。全面实施贫困村和偏远自然村提升工程,完善偏远村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继续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解决行路难、运输难的问题。加快推动水利建设扶贫工程,实现自来水“村村通”,保障贫困群众安全饮水。加快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全面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质量。加快村级信息化建设,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五、建立返贫预警制度(一)建立健全返贫预警机制。通过帮扶干部定期跟踪走访、返贫户个人申报、系统信息自动比对等途径,及时掌握返贫情4/24况。各扶贫工作队要依托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加强返贫信息管理,要通过现场调查、群众评议、乡镇审核、区级认定,对返贫户及时予以确认,对信息有误的及时进行更正。(二)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建立健全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强化扶贫对象信息动态变更的日常规范,坚决杜绝“两该两不该”现象。对返贫户和新增贫困户,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确定帮扶责任人,确保稳定脱贫。六、强化责任落实(一)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各村、各帮扶单位要把防范返贫作为实现精准脱贫、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持续性,把防范返贫问题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突出位置,确保实现稳定脱贫。(二)强化作风建设。要以开展扶贫领域工作作风专项治理为契机,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四个意识”,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促进工作措施更精准、资金管理使用更规范、工作作风更扎实。(三)强化督查指导。加大督查巡查力度,把防范返贫作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杜绝政绩脱贫、急功近利现象,对形式主义、虚报脱贫数据等问题进行追责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防范返贫工作总结25/24县扶贫办近期针对防贫防返贫工作措施不力,排名靠后的严峻形势,提出“知耻后勇,推陈出新”的口号,誓将扭转落后垫底的局面。为此,县扶贫办领导一班人到上级寻医问药,下基层深入调研,经过多方论证拿出了“1+1+1”防贫防返贫方案,即一份爱心助防贫、一份真情防返贫、一份诚意促就业。通过“1+1+1”方案的大力实施,县的防贫防返贫成效大大提升,扎实织密了防贫防返贫保障网。一、组织动员爱心组织献一份爱心助防贫县扶贫办开创多种形式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到防贫防返贫工作中来。根据县社会组织多、爱心人士广的特点,扶贫办积极协调引导爱心组织把爱洒向防贫防返贫领域。为了鼓励扶持老弱病残群体自力更生、灵活就业、增加收入、创造财富。为尚未脱离贫困的家庭和老人提供适合自己的手工活,在家里也完全可以从事的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再就业,居家劳动仍然可以创造财富。县扶贫办和爱心志愿者协会协同发起的“双手创造价值,产业带动扶贫”项目第二期精准扶贫手工活培训项目交流会于2020年5月24日上午九点在县河西镇举办,现场为周边近百名扶贫对象准备了十多种手工活项目,包括:手工编织儿童车、轴承袋盒家庭安装、童车油门线家庭安装、橡皮泥小包装、简易螺丝帽安装、汽车雨刷安装、扯线安装、工艺花手工活(2家)、艺术袋手工活。培训现场为贫困群众免费提供珠绣、编织绳等加工原材料,6/24并且邀请想通过手工实现脱贫增收的家庭妇女等人群进行现场培训,用手工技艺去带动、帮助社会上的弱势就业群体实现就业创业,帮助贫困人员实现脱贫增收,帮助他们掌握一份技能,树立一份信心,扶智增志打开一条脱贫致富的新途径。今后县扶贫办还要继续联系动员县雷锋帮帮团等爱心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爱心帮困活动,大力助推县的防贫防返贫事业。二、协调配合人社局用一份真情防返贫针对疫情影响,县扶贫办配合开展了“我为务工献真情”活动。对于无法外出的青壮年“双非户”,县人社局积极协调贫困人口就近就业的工作,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近就业。摸底收集贫困劳动力就业意向、培训需求和企业复工、用工需求信息,加强劳务服务,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在防护物资予以奖励,在金融贷款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已有670余名贫困人口和“三类人员”在光明九道菇、鑫泰轴承等县内企业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对于能够外出务工贫困青壮年“双非户”优先免费体检。在开展的外出务工人员免费体检活动中,开辟“双非户”优先体检“绿色通道”,不仅为“双非户”节省近400元的体检费用,又让外出务工人员持有“健康通行证”让用工企业放心,实现立即就业,目前已优先为132名有务工需求的贫困人口体检,让其外出能够实现立即就业。今年,县人社局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等多场招聘会和“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活动等,累计回引上万名农民工返乡7/24就业创业。县人社局将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严格落实优惠政策。计划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发放扶持创业贷款万元,开展职业培训人。同时,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困难人员和贫困人员就业援助,建立全县建卡贫困户就业信息系统,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加大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建立稳定有效可持续的托底帮扶机制,新增和腾退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适时返岗稳岗,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对返岗贫困劳动力的服务,通过“点对点”“专车输送”等形式,确保贫困劳动力“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截至目前,全县外务工贫困劳动力60%已上岗就业。同时,针对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情况,及时发放交通补贴。对城乡贫困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到省外务工的给予每人500元交通补贴,到省内市外务工的给予每人300元交通补贴。针对部分“双非户”受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未能及时就业的情况,新增349个疫情防控扶贫公益岗位。疫情防控扶贫公益岗位人员补贴为每月500元,人员上岗前,各乡镇(园区)劳动保障平台都要做好岗位职责的安排和人员岗前培训,指导其规范开展防疫工作和做好自我防护,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从而使贫困人员在防疫期间获得一定的收入。通过对于青壮年“双非户”的稳就业、保增收,县“双非8/24户”工资性收入年24000元左右,极大地防止了新增贫困户的发生。三、敦促落实微工厂用一份诚意促使家门口就业针对家里因为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而无法外出务工的年轻妇女,县大力发展推广扶贫微工厂项目,有条件村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微工厂项目,加工箱包、手套、棉服、阿拉伯大袍、文化衫、汽车配件、轴承等产品,留守妇女不用出村,就能在家门口的微工厂里上班挣钱,月均收入达到了1800元左右。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打工挣钱,人们的生活越过越有奔头。现在为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县以镇为中心,充分利用乡村闲散土地、闲置厂房等资源,不断加大箱包、服装、制帽等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的引进、培育力度。同时,在小微企业建设、投产手续办理、工人培训等方面提供精准周到的服务,确保小微企业建设得快,运行得好。并采取“1+3和1+5”工作机制,“1+3”就是每名机关干部至少包联3个贫困户,“1+5”就是一家小微企业至少帮助5个贫困户,并开展“四送一收”活动(“四送”即送技术、送设备、送原料、送工资上门,“一收”即:回收产品半成品),把生产车间搬到贫困户家中,让他们成为具有造血功能的“细胞工厂”,创业增收。目前,全县100多个贫困户中办起了“细胞工厂”,稳定脱贫。目前,县小微企业150多家,带动上万农村劳动力在家门9/24口实现就业。一些青壮劳力放弃了外出务工的想法,留在当地工作,减少了劳动力流失,也减少了空穴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数量。此做法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日报、日报等国家、省、市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县通过“1+1+1”防贫防返贫方案,针对有部分劳动能力的孤残老人、青壮年、留守妇女三类贫困人员,精准防贫,分类施策,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防止了致贫返贫情况的发生。防范返贫工作总结3为进一步加强防返贫监测工作,确保防返贫基金用好用实,特制定防返贫监测机制实施方案。一、目的意义建立防返贫监测机制可以及时、有效掌握全区建档立卡脱贫户和非贫困户因灾、因病、因突发事故导致返贫的基本信息,为区委政府针对拟返贫群众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有效跟踪和监督防返贫基金使用效果,提高全区稳定脱贫的精准率和群众满意度,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全面脱贫不返贫。二、监测对象__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脱贫人员和因灾、因病、因突发事故导致返贫的普通农户。三、组织实施全区防返贫监测由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区10/24脱贫攻坚办、各乡镇办委、帮扶单位为防返贫监测工作的责任单位,村组负责人、帮扶责任人为防返贫监测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发挥区脱贫攻坚办、乡镇办委和帮扶单位的力量,着力构建防返贫常态化三级监测网络体系。(一)构建三级监测网络1.乡(镇)村(组)一级监测。由乡镇办委统筹安排,各村组具体负责落实。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和各村民小组组长具体抓。每月17日前,由村民小组组长逐户摸排收集小组内可能贫困对象的情况,对存在返贫困风险的对象,第一时间上报村委会
本文标题:关于防范返贫工作总结范文【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27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