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2024年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5篇】
1/142024年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5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多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我给大家分享的“2024年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5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第一篇】一、教材分析: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教材。此册教材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学习好帮手”,第二单元是“与机器人零距离,本册教材有以下特点,从内容上看: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课本中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学、讨论、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房间的布置、周历的制作、编制古诗集等。二、学生分析: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丰2/14富多彩的形象知识比较感兴趣,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本身与其他。三、本册的教学目标: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来综合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2、了解机器人的一般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意识。3、以网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4、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5、internet:浏览网页。四、教学措施与方法:1、加强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班级学生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普遍较差,文字输入、排版、制作幻灯片等掌握得不扎实,所以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切实提高全体学生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2、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教育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更多地给予学生表现自己,展示自我的机会,注重教学民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4、要跳出信息技术来教信息技术,注重学科间的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3/14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教学进度安排表第一周:课堂常规教学第二周:汉字的发展第三周:世界之最第四周:房间的布置第五周:铺地砖第六周:编制古诗集第七周:周历制作第八周:我们的生活变化多第九周:二十年以后第十周:毕业留念册第十一周:认识机器人第十二周:走近机器人第十三周:机器人邮递员第十四周:机器人导游第十五周:机器人卫士第十六周:机器人避障第十七周:期末考试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第二篇】一、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4/14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要加强巩固。二、教材分析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知识结构体系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有十四课,以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为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利用powerpoint制作、设置、播放多媒体作品。技能训练要求:通过学习powerpoint,利用多种媒体(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合成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方式。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学期所学知识是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础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流行软件打下扎实的基础。powerpoint是简单、实用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对于教学、广告、宣传都很有应用。教材所涉知识都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5/14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会从网上搜集图片和音频素材,了解powerpoint启动与退出、powerpoint的界面组成;掌握演示文稿的建立、打开、保存;掌握设施模板的应用、幻灯片背景的设置;掌握powerpoint的五种视图模式的切换;掌握插入文本框及文本的编辑;掌握插入与编辑图片文件;掌握观看幻灯片放映与设置放映方式;掌握幻灯片演示效果的设置(动画、声音、切换)。(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四、教学重点1、用ppt制作标题幻灯片。2、设置文字的格式与插入、移动、复制和删除文字的方法。6/143、幻灯片的几种显示方式以及放映幻灯片。4、插入图片并调整对象间层次。5、对艺术字的基本操作。6、编辑幻灯片的背景。7、绘制与编辑简单图形。8、为幻灯片配音。9、对对象设置动画。10、在幻灯片中制作并美化表格。11、在幻灯片中设置超级链接。12、网页的发布。五、教学措施1、落实教学的具体措施。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具体措施:(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7/14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分析、指正、查漏补缺。2、工作目标和计划。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并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学期结束时,至少写1经验总结或论文。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第三篇】一、教学目标本册学习旨在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创造活动,感受信息社会、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为二十三课,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的综合信息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通过三年的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已经对信息技术这门课很熟悉了,他们已经懂得了一些关于信息技术课的基础知识,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利用画图软件绘出简单的图画,学习了word文字处理以及利用因特网查找资源8/14等知识。但是由于少数外来学生的底子很薄弱,会给课程带来一定得困难。这部分学生需要从基础学习,这些基础教学将会穿插在课堂之中。四、教学措施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2、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3、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4、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来练习,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5、.注意对不同的学生加以辅导和培养。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开拓思维,勇于研究。6、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学科的特点,深入研究信息技术课的教法和学法,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学的轻松、愉快。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第四篇】一、指导思想:1、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windows操作技能。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9/143、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4、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二、教学重点及难点:(一)教学内容:继续学习用frontpage制作网页、学习网络知识和上网操作。(二)教学(训练)要求: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以及用frontpage制作网页”等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三)教学重点、难点:1、基础知识的掌握。2、各种基本概念、操作的掌握。3、实践训练、操作的有机、灵活运用。三、班级情况分析:六(1)班:该班现有学生46人,该班整体情况较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六(2)班:该班现有学生46人,该班整体情况稍差,主要是上课时学生兴趣不高,导致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不够,极个别的学生自10/14制能力差,但全班的学习风气还是很好的。四、教法设想和措施:1、设想:以“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以及frontpage”等为学习重点,适当辅之于游戏、组织竞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2、措施:a、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b、注重辅差、培优、提中c、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d、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第掌握所学的知识。e、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f、结合组织相应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g、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第五篇】一、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11/14嫌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要加强巩固。二、教材分析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知识结构体系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有十四课,以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为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利用powerpoint制作、设置、播放多媒体作品。技能训练要求:通过学习powerpoint,利用多种媒体(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合成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设置幻灯片的放映方式。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学期所学知识是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础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流行软件打下扎实的基础。powerpoint是简单、实用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对于教学、广告、宣传都很有应用。教材所涉知识都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三、教学目标12/14知识目标、能力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会从网上搜集图片和音频素材,了解powerpoint启动与退出、powerpoint的界面组成;掌握演示文稿的建立、打开、保存;掌握设施模板的应用、幻灯片背景的设置;掌握powerpoint的五种视图模式的切换;掌握插入文本框及文本的编辑;掌握插入与编辑图片文件;掌握观看幻灯片放映与设置放映方式;掌握幻灯片演示效果的设置(动画、声音、切换)。(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
本文标题:2024年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803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