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5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有答案)
中级教育理论与应用第1页共8页2015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学理论与应用考试试题第I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第II卷题号四五六总分得分说明:①本次考试为书面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②本试卷分I、II两部分,其中第I卷满分为70分,第II卷满分为80分。第I卷(教育教学理论7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教育的根本功能是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D.为了一切学生2.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是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本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D.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4.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教学活动的各个成份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A.教学模式B.教学原则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过程5.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6.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学生评价的类型可分为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7.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①档案袋评定②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③表现展示评定④成就测验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得分阅卷人中级教育理论与应用第2页共8页8.所谓“自我反思”是指A.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B.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C.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D.教师围绕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不足而展开的质性研究9.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的学习四大要素是A.理解、记忆、协作、交流B.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C.自主、合作、探究、记忆D.课标、教材、教师、学生10.倡导教学是一项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教师不是像卢梭所说的那样为自然之助手,而是儿童观念的提供者、多方面兴趣的控制者。持这一观点的代表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11.范例教学法的创始人是A.瓦根舍因B.布鲁纳C.赞可夫D.泰勒12.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加德纳B.布卢姆C.韦克斯勒D.加涅13.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调查B.观察C.个案研究D.访谈14.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课程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素材性资源和A.创造性资源B.条件性资源C.理解性资源D.校本性资源15.下列选项属于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基本条件的是①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②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基础③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④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二、简答题(15分)A教师在执教《塞翁失马》一课时,有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赛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问题。A教师觉得这个问题蛮有意思,于是放弃预设的教学计划,抓住这一问题让学生讨论,一堂课就在公马还是母马的争论中结束了。阅读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谈谈你对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看法。(9分)(2)怎样的“生成”才有价值?(6分)得分阅卷人中级教育理论与应用第3页共8页三、案例分析题(25分)某教师在一所高中校听课,授课教师A在讲课过程中发现听课教师没有教材,便走到教室的最后一排,用力将男生B手中的教材拽过来,随手递给听课教师,并对听课教师说:“他是学体、艺的(指高考时参加体艺专业招生的学生),上课听不懂”。授课教师A转身时,发现男生B正用愤怒、不解的目光直盯着自己,便大声训斥了B几句,大致意思是“你文化课听不懂,上课用教材也是浪费”,B立即红着脸低下了头,教师A走上讲台继续讲课。请简要分析授课教师A在课堂上对男生B的做法有何不妥之处。得分阅卷人中级教育理论与应用第4页共8页第II卷(教育理论应用80分)四、简答题(20分)A教师进行了《经典诵读在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中的作用研究》的课题研究。研究问题:经典诵读在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中的作用以及经典诵读内容的选择策略。研究假设:诵读经典的小学生阅读能力要高于不诵读经典的小学生。实验处理:给学生提供经典诵读。样本:某小学三、四年级学生,4个班,共145人。实验设计:平行班对比测试。(两个班诵读经典,另两个班不诵读经典)学生在不诵读经典条件下的阅读能力测试成绩。学生在诵读经典后的阅读能力测试成绩。问:(1)仔细阅读上述材料,指出该项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6分)(2)简要说明上述研究方法的局限性。(8分)(3)请为上述课题重新设计一种研究方法。(6分)得分阅卷人中级教育理论与应用第5页共8页五、理论应用题(25分)当今社会,随着能源的日益消耗,“低碳”已经成为每一个地球人需要去践行的风尚。中小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更需要在这一方面有所体觉。如果你校围绕“低碳生活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指导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得分阅卷人中级教育理论与应用第6页共8页六、理论应用题(35分)小学五年级“分数意义”的教学,临近尾声——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自认为比较满意的请站起来,让老师认识一下!(10多位学生站起)师:数一数,他们相当于全班的几分之几?(生争相回答)师:告诉大家,你哪里最满意?生1:我听讲认真,回答积极,比较满意。生2:我比较满意是因为我知道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为单位“1”。生3:我知道了什么叫分数,以及怎样读写。师:那么对自己不满意的请站起来,告诉老师哪里不满意?生4:我发言不够积极,不敢说。师:既然你认识到了,相信你会进步的!那么大家说说,今天谁发言最积极?(大家一致评定为一位女生,老师请她站了起来)师(真诚地):她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分数,结合这位同学说一句话,好吗?生1:她是我们班总人数的451。生2:她占女生人数的241。生3:她相当于我们组人数的71。生4:她是我们这排的81。生5:她占全年级组的3501。……师:同样是这一位同学,为什么大家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生:因为把她放在不同的范围下,单位“1”不同,平均分成的总份数也不同。请你针对这一匠心独运的结尾,作简要分析。2015年中级教育教学理论与教科研水平考试参考答案第I卷(教育教学理论70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AAABCDCBDCAABD二、简答题(15分)1、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得分阅卷人中级教育理论与应用第7页共8页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9分)2、“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的生成才有价值。(6分)三、案例分析(25分)1、教师A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为其提供合适的教学和学习内容,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7分)2、教师A的做法违背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区分了个体身上存在的多种智力,认为智力受具有发展潜力的生物基础的制约,同时也强调文化在智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上要尊重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发展性需求。(6分)3、教师A对男生B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公平理念。在教育上,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教师A的做法放大了一部分学生的需求、同时抑制了另一部分学生的需求,显然是不妥当的。(6分)4、教师A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多元评价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关注过程性评价,教师甲以知识学习和考试结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是有违当前评价发展趋势的。(6分)第II卷(教科研水平80分)四、简答题(20分)1、自变量:经典诵读因变量:学生阅读能力(测试成绩)无关变量: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班风、学习时间长短、教师的水平等。2、只适合研究自变量数目少且便于操作的研究内容;实验中人的主观因素有可能使结论受到干扰(有的无关变量难以控制);受到伦理和社会因素的限制;样本容量有限,不可避免在存在误差。3、个案研究法: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典型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揭示经典诵读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影响。行动研究法:找到阅读中的问题——制定经典诵读计划——实施、调整、完善计划……五、理论应用题(25分)1、指导学生合理选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现象与问题,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识水平、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确定合理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主题。2、指导学生明确具体研究内容、方法等。活动主题确定后,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明确具体的研究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在制定活动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它的可操作性,提醒学生考虑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还要指导学生设计好调查和采访提纲,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设,找到解决的方法。3、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资料。活动实施阶段,对如何广泛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会很茫然,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选取相应的调查、采访、上网、查书等方式获取信息,教师要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做到去除与己无用的内容,取其精华。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分析。4、指导学生撰写报告、学会分享。活动总结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提炼活动成果(如研中级教育理论与应用第8页共8页究报告、小作品、体验日记等),引导学生学会展示,学会倾听,在学会发现自我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六、理论应用题(35分)(1)总结新课、掌握方法。学生所述的也正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方法、过程以及知识重点。这就巧妙地代替了常规的教师总结的环节,通过学生表白,不着痕迹、提纲挈领地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梳理。(10分)(2)巩固练习,学以致用。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培养了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强化了应用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有所用。(12分)(3)变革评价,促进发展。体现了学生是评价的主体,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过程,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并引导学生相互赏识,相互学习。(13分)
本文标题:2015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有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81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