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燃气施工组织设计,1
正本伊春区二中校园扩建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内容:技术标1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施工安排……………………………………………………3三、施工准备……………………………………………………4四、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施工方案………………5五、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25六、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26七、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27八、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27九、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28十、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实施方案………………………30十一、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方案…………………………………32附表;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表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2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1项目名称:凤凰水岸居住小区燃气管道工程1.2燃气种类:天然气(常温),符合《天然气》GB17820-1999中二类气技术指标1.3管道设计压力位0.4MPa,(表),工作压力≤0.4MPa(表)。1.4基本情况:本工程的范围为伊春凤凰水岸居住小区,该项目位于伊春区和平东大街北侧,育林路西侧,燃气管道选用PE管,敷设方式为直埋,埋深一般不小于当地最大冻土深度1.8米。二、施工安排1、施工安排:施工前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现场查看针对该工程工期紧施工段面集中的特点现场安排一个安装施工队负责直线段施工为保证主体工程顺利施工土方施工和材料施工专门组织专业施工队负责2、施工组织:整体工程按专业工种即安装施工队、土方施工队、电焊工、测量工、电工、管工,负责各工种施工由项目部统一领导。3、施工采用标准:《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规范》CJJ33-2010《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2008三、施工准备1、建立施工管理机构和现场各项规章制度。(1)建立项目部组织机构3(2)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如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文明施工组织机构等。(3)建立现场各项质量管理机构,落实岗位责任制。2、临时用电准备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布置施工临时用电的线路走向、配电箱的位置及照明灯具的位置。电源电缆引下根据现场用电负荷确定电缆截面。现场布置,均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本工程临时用电均从甲方提供的变压器引出,并进入本施工现场的红线内,在红线内设总配电箱,从甲方提供电源位置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线引入总配电箱。施工现场内配电方式采用TN-S系统,并在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一组,接地电阻小于4。其他内容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3、临时设施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合理安排生活区与作业区,采取生活区与作业区分离的原则。4、材料准备根据工程材料计划,要提前组织货源。5、主要机械及检修计划根据施工安排,氩弧焊机,直流弧焊发电机,试压泵,各种机械设备须在进场前一周内检修完成及时进场。6、主要物资和施工机械设备情况拟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见附表)4四、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施工方案食堂宿舍楼与田径训练馆施工的总体思路是遵守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的原则。基础完工后即时回填土方,以便及早停止基坑降水工作,降低工程成本,同时可整平施工现场,方便施工作业。食堂宿舍楼工程基础施工是重点,土方采用大开挖方式先进行柱及基础混凝土底板以下部分施工,在基坑周边设排水沟(800*800)及集水井进行明沟排水,混凝土柱拆模后回填土方至混凝土底板标高,压实。基坑周边重新设排水沟及集水井。待基底土干燥压实后,进行地下室混凝土底板及混凝土侧壁的施工,底板及侧壁施工时按抗渗要求掺入水泥用量8%的膨胀剂。主体工程竖直方向先进行框架部分施工,然后是砌体结构施工,抹灰工程在主体工程完工后进行。外墙抹灰完成后进行屋面工程施工。内墙抹灰工程施工顺序为由下向上。1、食堂宿舍楼±0.00以下部分工艺流程:清理基槽→定位放线→验线→绑扎柱及柱基钢筋(混凝土底板以下)→验筋→支模板→混凝土→养护→回填至混凝土底板标高→绑底板钢筋→混凝土→绑侧壁钢筋→支模板→混凝土→养护→支±0.00模板→绑±0.00钢筋→混凝土田径训练馆±0.00以下部分工艺流程:清理基槽→定位放线→验线→绑扎柱及柱基钢筋→验筋→支模板→柱及柱基混凝土→养护→回填→支基础梁模板→绑扎基础梁钢筋→验筋5→混凝土2、食堂宿舍楼±0.00以上结构施工工艺流程:首层预留钢筋调整复位→放线→柱钢筋绑扎、接头→验筋→钢筋内杂物清理→合模→柱砼浇筑→养护→底板支模→板底钢筋绑扎→专业管线、盒、洞预埋预留→绑扎板负弯筋→清理、隐检→进行下一层循环→主体砌筑田径训练馆±0.00以上结构施工工艺流程:预留钢筋调整复位→放线→柱钢筋绑扎、接头→验筋→钢筋内杂物清理→合模→柱砼浇筑→养护→3.6米底板支模→板底钢筋绑扎→专业管线、盒、洞预埋预留→绑扎板负弯筋→清理、隐检→4.0米标高梁施工→7.4米标高梁施工→8.7米标高梁施工→主体砌筑(一)测量方案1、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1)了解工程的总体布局、定位及标高情况。(2)对图纸进行校核。(3)确定放线精度。2、建筑定位放线:(1)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根据规划部门给定坐标控制点,计算并放出本工程四个角点及主楼位置点,用经纬仪对进行闭合检查,再由经纬仪控制,距建筑物10米远的东侧、南侧及西侧分别引控制桩。1)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根据建筑的结构和使用特点,布网精度为二级,测角中误差为±12,边长相对误差为1/15000。62)距离丈量方法:距离丈量采用钢尺,丈量时必须使用弹簧秤,并进行往返测量。(2)建筑物高程控制网测设:高程引入采用原场区内已知水准点进行测设,本工程布设4个临时水准点,组成建筑物的高程控制网,控制网的测量采用附和测法。闭合差的要求:L:为附和线路长度。(3)测设轴线控制桩:根据已布好的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设轴线控制桩,测设时以两端控制桩为准,测定该边的控制桩,并校核各桩间距,精度同平面控制网。3、基础开挖和基础施工放线:(1)基础开挖放线1)根据轴线控制点,按图纸尺寸撒出基槽开挖边线及放坡线。2)基础开挖接近槽底时,随时进行抄平,及时在基底按3m×3m设标高控制点,并在槽壁上测设出标高控制桩。基底标高允许误差为±10mm。(2)基础施工放线:1)做完垫层后,检查垫层标高。2)用经纬仪将控制线投测在垫层上,经闭合校测后,按设计图纸测设出轴线及墙、梁、柱的位置线。4、结构施工测量:(1)结构竖向投测:控制轴线投测采用外控法。当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校测合格后,再测设细部轴线,然后据此测设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mmL127线,其允许误差见下表:项目允许误差(mm)外廓主轴线长度(L)±10细部轴线±2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2)施工层放线:放线前应在平面上校核轴线,闭合后测设细部轴线,后以此为准测量墙、柱、梁、洞口的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为:项目精度主轴线±10mm细部放线±2mm墙、柱边线+3mm门窗洞口线+3mm(3)高程的竖向传递:1)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时,保证传递到施工楼层的标高点不少于3个,以便进行互相校核。2)标高传递的允许误差:项目精度层间±3mm总高±10mm3)各层标高的传递起始点均以首层50cm控制线为准,以防止层间误差的8积累,标高传递时采用钢尺沿铅直方向(经纬仪配合)向上量至施工层。钢尺丈量时应考虑各项改正数。(4)钢筋混凝土墙体、柱施工测量:1)墙、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在竖向主筋上测设标高点,用油漆标注,作为支模和浇筑混凝土的依据。测法和误差应符合上述施工层抄平的规定。2)柱支模后,用经纬仪校核模板垂直度,校核时用经纬仪在相互垂直的两轴线上同时测量。5、装修工程施工测量:(1)地面工程的施工测量:1)标高的传递方式采用在楼梯间和窗口处进行传递。2)测设50cm水平控制线:50cm水平控制线的测设允许误差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室内的50cm水平线是控制地面标高、门窗安装等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弹墨线时应注意墨线的宽度不得大于1mm。防止误差扩大。测表1:项目精度要求水平线(室内、室外)1每3m两端高差小于±1mm。2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铅垂线室内经纬仪两次投测校差小于2mm室外高于1/30003)用水准仪检测地面面层的平整度和标高时,水准仪的间距应符合以下9要求:大厅应小于5m、房间应小于2m。(2)门窗安装施工测量:1)从建筑最顶层找出外窗口的边线,用线坠将边线向下引测,并采用经纬仪进行校核以保证精度。其精度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2)门窗口的水平位置由室内50cm水平控制线确定,向上反到窗下皮标高,并弹线找直。各门口应从水平控制线测设门口上皮标高并拉通线,保证所有的门在同一水平线上。其精度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二)土方开挖(1)施工准备:1)审查设计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基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与甲方确认。2)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工作已完成,场区内的控制网点已设立,且不受土方开挖的影响。3)开挖边线已用白灰撒好,其范围内无障碍物,不影响土方开挖。(2)开挖方案:从西侧开始分层、分段开挖,自然放坡,放坡系数采用1:1比例。因场地小,挖方量大,挖出土方部分外运,运至四公里外的新区河边。土方整体开挖至基底上30公分处,为保证地基土不被挠动,此标高以下土方由人工挖除。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钎探和验槽。距基槽上口500mm远处设钢管护栏,并用红白漆做出突出标记,外挂密目安全网,夜间设警示灯。(三)钢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过程控制,从原材料的入场到钢筋的绑扎成型,每10一步都严格管理,精心施工。本工程钢筋集中加工配料,现场绑扎成型。(1)原材料的采购和进场检验严格按照《采购程序》、《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等有关程序执行。(2)钢筋进场应有出厂质量证明,物资采购人员应对其外观、材质证明及标牌进行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场。(3)钢筋入场后及时抽样试验并做好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具体要求如下:1)外观检查:热轧钢筋的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最大高度。钢筋的外形尺寸应符合GB1499-84的规定。2)抽检取样:热轧钢筋进场应分批验收。每批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炉号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和浇筑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的钢筋组成混合批。各炉罐号的含碳量差不超过0.02%,含锰量差不得超过0.15%。3)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试验和冷弯试验,如有一项不满足规范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2、钢筋的加工:(1)钢筋加工前,应先去除钢筋上的铁锈,油渍等杂物。(2)钢筋加工要严格按料表进行,料表上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明需加工钢筋的型号、形状、尺寸及使用部位和数量。11(3)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形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加工时,要本着“长料长用、短料短用、长短搭配”的原则,不得随意切断整根钢筋。(4)弯曲钢筋时,要用机械冷弯,不得用气焊烤弯。(5)I级圆盘钢筋加工前,应先调直去锈,调直时,要严格控制其冷拉率。(6)I级钢筋的末端需做180的弯钩。(7)箍筋加工时,弯曲部分需确保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且箍筋双肢相互平行。(8)钢筋的定位梯,定位卡具、马凳等需提前加工并检查,确保尺寸准确。(9)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要在现场指定范围内堆放,且挂牌标识,注明钢筋的型号、尺寸、使用部位及数量,防止使用时发生误用。(10)柱与梁上筋采用焊接,梁下筋采用搭接。(五)混凝土工程1、底板、墙、梁、板、柱混凝土
本文标题:燃气施工组织设计,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