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校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总结【范例8篇】
1/24校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总结【范例8篇】通过总结和概括我的心得体会,我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为进步提供有效的参考。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言之有物,注重写作的质量而非数量。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校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总结【范例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帮助大家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大家不妨一起来看看这些范文,学习一下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校长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第一篇】8月至12月,我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副校长提高培训班活动。这次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培训规格高、组织严密,整个培训期间,我充分领略到了教育大家的风范,开阔了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感悟到教育管理的新方法;培训课程既有宏观的理论指引,也有微观的实际考察,让我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一次次的冲击和震撼,留下了众多值得回味与思考的话题,我深感每个人都在学习中得到了充实,在感悟中得到了成长,在思考中得到提升。感悟之一:找准角色定位。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巨大成就再次说明了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伟大贡献,那么,校长作为一个学校的龙头,他就是学校发展理所当然的设计师;要把学生培养好、教育好,让2/24学校有所发展,光有理论中的设计篮图不够,要在具体的管理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应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如教学常规工作、德育常规工作、安全工作及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每一点每一滴,每一个环节。作为副校长要有严格的执行力,把分管工作做得最好,让精细化管理将学校推进到一个新的台阶。感悟之二:构建和谐校园。参加这次校长培训,通过聆听专家精彩的报告与考察市内外的名校,我发现学校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真正的差异并不在于校园校舍、设施设备等物质原因上,更关键的是在学校的文化内涵上。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提升力、凝聚力、导向力,具有方向引导性作用、规范约束性作用、维系凝聚力作用、激励感召作用。健康的学校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它将构成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影响师生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使学校成熟和发展,甚至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优劣。好的学校文化氛围,置身其中会令人身心舒畅,充满活力。作为校长,必须把工作思路转化为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的实践行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构建一个和谐校园,使学校成为师生员工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校长的执着追求。3/24感悟之三:关注教师成长。学校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一个学校的发展壮大,靠的不仅是办学条件,更重要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教师,只有教师发展了,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学校的发展才有保证。济南明湖小学靠一个书法老师就打造出了学校的书法教学特色。南京天正小学校长王久红、江苏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主任严华银、镇江第一中学校长王瑞楠、无锡河埒中学校长金春华、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校长吕水庚,在他们的报告中,无一例外的都谈到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设平台,使教师得到提高、发展。也正是他们帮助、引领教师积极、主动的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促进了教育科研,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我作为一名副校长,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做“小监工”,不做“教师的教师”,而是要帮助教师发展,在专业引领的前提下,开展校本培训、教育科研,在校本培训、教育科研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在学习、反思、实践中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从而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感悟之四:树立四种意识。1、学习意识。社会的发展依托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看学校,而学校的发展还得看校长。俗话说,什么样的校长决定什么样的学校。而一名出色的副校长是成就校长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此,副校长要有过硬的进本素质,首先必须勤于学习,唯有学习,4/24才能进步。作为一名合格的副校长要认真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和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刻苦学习的典范,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创新。2、服务意识。一名好的副校长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当好师生的公仆,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镇守住自己的“阵地”,正确处理好和自己团队的工作、生活关系。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武断,在教师面前,自己首先要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强化学习,不断思考。努力实践,及时总结。以无限的爱心来关注人,以足够的宽容来爱护人,以不断的探索来引领人,以严格的管理来规范人、以公正的心态来成就人。平时能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团队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3、质量意识。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校长工作的核心是务必抓好教育质量。关注教学成绩,也关注育人功能。一所学校是否有竞争力,就必须看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要有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4、创新意识。校长要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倡导教师改革创新出效益。要立足实际,在自己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汲取名校长的理论指导,寻找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模式,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5/24自己的品牌,才能使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总而言之,我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职责。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正确运用这次所学,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分析自身优势、劣势,充分利用内外部环境条件,去迎接机遇和挑战,在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人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学校。校长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第二篇】非常幸运地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赴上海华东师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这些天的学习,专家教授言谈之中充满哲理的思考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激发智慧、终生难忘的学习之旅。在培训班上,我领略到了众多专家的精湛理论和人格魅力,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们收获着、快乐着、成长着,真可谓“期待而来满载而归”。高级研修培训班为我们创造了条件,搭建了一个与大师零距离交流的平台。无论是王斌华教授、吴亚萍教授、还是李政涛教授和程华教授?他们渊博的学识,钻研的精神,风趣的讲座,都让我们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明晰了教育的真谛。教授们站在理论的高度,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使我们眼界大开,6/24多角度、前瞻性的讲座,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更新、相关知识结构得到完善,我们享受着心灵碰撞带来的震撼与兴奋,享受着精神洗礼带来的幸福和愉悦。《备好一类类课——在教学转化中促进学生养成》是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吴亚萍教授的讲座。吴教授根据自己对教学的长期观察和研究,用翔实的课堂案例,生动分析了我国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并介绍了新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教育的转化难点及策略。她的“备好一类类的课,才能上好一节节有关联的课”,以及“三放三收”的教学过程设计,让我重新认识了观课的意义与评课的实质。“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这是吴老师的点睛语,也会成为我成长的座右铭。培训中,我按要求认真撰写学习心得,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并不断梳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提升。优秀的教师需要有博学多才、视野广阔、令人折服甚至崇拜的学识魅力。她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底气所在,是来自于长年累月不断学习、吸收文明的成果。富有学识的教师会为学生开智引慧,为学生打开知识之窗。但我们许多人在庸庸碌碌的工作中却失去了学习的能力,认为就是这样了,结果是教书教了三十年水平只有三年。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个职业并让我产生了无尽的向往。教师的成长源于内心的觉醒,而内心的觉醒源于对幸福的追求。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个很时髦的话题,也现实的话题。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教师绝不能坐吃山空,只做知识的消费者,7/24而需要做个终身学习者。只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影响自己的教育行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只有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才能成为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创造条件完善自我,拥有智慧,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来追求,我们才会由从业到敬业最终乐业,才会由教书匠成长为真正的数学教师。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但是不平庸。也许,我没有成为教育家,但是我依然可以享受教育的幸福;也许,我没有桃李满天下,但是我依然可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新课程改革将课堂还于学生,以学生的学为主。过去的教学我们关注的是知识的积累,现在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更要追求学生的养成教学,即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探究、整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学生带来激励性的评价。再次我们还要有转变教学成果意识,它包括有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还应有方法、能力、意识,更有教师自己做人和做学问的态度。加深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基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生就像植物,需要浇水、施肥、治病、捉虫,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自由发育生长。1、多读书,广读书,在读书中积累,在读书中反思,在读书中成长。2、阅读一些和自己业务相关的教育教学杂志、书籍报刊,8/24从中汲取精华,运用到实践中去。3、选取一些名师、名家的案例在课堂上加以实践。4、通过系列的学习与研究,使自己成为一位“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我们要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当我们把心放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中,智慧就会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长大。是啊!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只要有“心”,我们就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校长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第三篇】根据学校对硬件建设和软件执行的管理要求,我通过参加学校校长的培训学习,使我更深的认识了学校要求严格管理的重要意义,xx小学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全人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了中西方文化经典诵读、校园绿化公园化、学生劳动服务的作业规范,校长的定位与职责、校长要树立的意识等等。它将指导着我在今后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操作实施,会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和项目执行情况走上新的台阶。一、xx小学的办学理念。教育肩负着一个社会、人类永续进步的重任。人的本质总希望能够不断的进化,而教育包括了人类继续生存所需的做人处事道理、继续进化所需了解的人类历史的演变和经验还有社会科学知识等,综合起来后传授给下一代,使下一代有能力不9/24仅在当今社会上生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此基础下,肩负起人类、社会继续进步的重任。因此,好的教育可使一个人因拥有最先进的知识、常识而能在社会上立足、求生存,但同时也必须能促使一个社会和谐、繁荣与进步,最终达到人类的延续和进步。一个人一生也因此奠定了能够继续学习与不断追求探讨真理的基础,进而对社会、人类有所贡献。的实施,提供了儿童就学机会,为普及基础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础教育则除了达到国家鉴定的六年级小学教育外,并能让学生了解做人处事道理,教育的真谛,使学生能真正肩负起今后建设社会的重任。二、全人教育理念。全人教育的理念是强调教育的范畴应该是整体性的、全面性的,也就是要让学生不仅学习到各种知识,还要接受道德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启发他们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拥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标,在这样的基础上,将来他们就会懂得如何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危机并转成正面的机会,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愿意服务大众、贡献社会。所以全人教育并不偏重某一特殊领域,而是讲求全面的、均衡的身心健康发展,跟一般所谓的「新」教育理念不同。正确的教育,必须从做人处事的整体面去考虑与施教﹐这是仅着重传授技术与知识所无法比拟的。这虽是最传统,但同时也是最科学、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全人教育符合最根本的常识,也符合儿童自然发展的过程10/24﹐但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家长、教师的配合,因为除了要符合国家要求的学习标准,甚至超过标准,还要把知识以外的人生价值取向(例如真、善、美的追求)也融入学习,这就需要学生、家长、教师
本文标题:校长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总结【范例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726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