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实用4篇】
好文供参考!1/15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实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实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第一篇】教材分析:《让谁先吃好呢》是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将乏味的“排序”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将绘本与数学知识、生活经验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此次数学活动。在活动设计中,我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境为切入口,利用情境推动幼儿对于高矮、大小和轻重排序经验的不断建构,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让幼儿在活动中表达、探索、操作,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数学知识,体验排序带来的的乐趣。教学目标: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2.能按要求进行轻重排序,尝试记录结果。3.积极参与排序活动,体验排序中的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好文供参考!2/151.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2.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并尝试运用“〈、〉、=”号记录操作结果。活动过程: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1)师(点击课件):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看,都有谁呢?数一数,一共有几位?(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2)师:这些动物朋友身上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例如:我们可以叫它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2.了解桃子的特征。(1)师(刷出来):咦,他们都在看什么呀?(桃子)(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又红又黄的大桃子,看着就很好吃,馋得动物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6个动物1个桃子,让谁先吃好呢?二、结合故事,引导幼儿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一)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好文供参考!3/15(1)师:“按照个子高矮的顺序吃怎么样?”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3)师:对呀,量身高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站站直,不能算上耳朵和尾巴。看,他们站好了,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教师在动物的下方写上排名数字)(5)师:按照个子高矮的排法,最高的是长颈鹿,所以桃子得它先吃。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1)师:“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发话了。于是,动物们都张大了自己的嘴巴,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按照嘴巴大小的顺序,该怎么排呢?(2)请个别幼儿在白板上操作排序,教师用课件来验证(点击每个动物的嘴巴处就会出现一个个不同颜色、大小的圆,方便拖动比较),并一同小结排序。鳄鱼嘴巴最大,该它先吃,如他愿了!3.按耳朵的长短排序。(1)师:这时候长耳朵兔子和长尾巴猴子不同意了,它们会说什么呢?(2)兔子:按耳朵长短排序(幼儿操作材料排序)好文供参考!4/15猴子:按尾巴长短排序请小朋友按照长尾巴猴子的想法(点星星出现尾巴标记),一起来排排尾巴长短的顺序吧!(幼儿说教师拖动动物排序)讲评,师幼一同小结尾巴长短排序按耳朵长短(点花朵出现耳朵标记)来排序的话,该怎么排呢?交待操作要求:老师这儿有一张排序表,红旗是起点,请你们将动物们按照耳朵长短的顺序来整齐地排在黑线上。(幼儿操作)讲评,师幼一同小结耳朵长短排序三、引导幼儿按动物的轻重进行记录和排序。1.讨论比重方法。(1)师:这下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直说:“不行”。它会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谁最重)你们真的说到它心理去了,它就是要按体重的顺序来排。(2)师:那体重该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点出跷跷板)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师:想一想,跷跷板是平的代表什么意思?一样重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左边重右边轻,可以用“>”来记录,左轻右重用“<”。(课件一一点出,对应记录帮助幼儿理解)2.(点第一颗星星出现“体重记录表”)教师交待操作要求:为了公平起见,请我们小朋友来做裁判。先看好是哪位小好文供参考!5/15动物在称重,然后数一数跷跷板上石头的数量用数字记录在“石头”下面的格子里,最后看看跷跷板是平的还是翘的,用相应的符号记录在中间。3.幼儿记录,教师观察指导。4.交流操作结果,教师记录反馈纠正。5.引导幼儿一同来看着记录表进行体重的排序。师:那么我一起来看着这张记录表,给小动物们排排体重吧!(点第二颗星星出现排序图,点第三颗星星消失动物称重图而出现6个动物进行拖拽)(幼儿说,教师排)看来桃子该给最重的犀牛先吃哇。四、引导幼儿思考逆转排序。1.(边小结边依次点页面中的小星星图标课件)师:毛毛虫心想:“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它该比什么得第一呢?2.对呀,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最大的开始!毛毛虫也想到了,我们可以反过来嘛,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要论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耳朵最短、尾巴最短、体重最轻,这第一名不都是毛毛虫嘛!大家一致认同了,于是毛毛虫痛快地钻进桃子里先吃了起来。活动延伸:好文供参考!6/151.师: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排队、坐座位、做操时)2.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动物们依据自身的特点都找到了第一名的地方,其实在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第一名,请你们回去想想自己在什么方面是最厉害的?小班科学实验教案【第二篇】活动目的:1.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瓶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参与瓶盖游戏。2.通过几种瓶盖游戏,了解瓶盖的各种用途。3.通过对瓶盖游戏的探索,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动手能力以及平衡能力。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制作的瓶盖乐器(每位幼儿一份)﹑教室的墙面摆放用绳子系好的瓶子若干﹑几种带瓶盖的瓶子﹑起子﹑用瓶盖铺的路﹑小筐若干﹑课件相关磁带。活动过程:好文供参考!7/15一﹑每位幼儿手拿瓶盖乐器用不同方法演奏中激发幼儿对活动兴趣。教师引题:师: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带来了有趣的瓶盖乐器让我们一起来演奏吧!1.跟着教师按教师的口令打拍2。随着不同的音乐有节奏的打拍师: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太棒了!老师为你们鼓掌。咦!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许多瓶子宝宝们现在找不到自己的瓶盖都哭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给瓶宝宝们找合适的瓶盖吧!(幼儿看好瓶子和手里的瓶盖找出对口的瓶字把瓶盖盖上。)二﹑观看课件了解不同瓶盖的用途(1)观看水壶瓶盖的用途师:小朋友,你们在哪儿看过这样的瓶子?它要不盖好瓶盖会怎么样?(水壶里的水会变凉的﹑会进很多的灰尘的…)(幼儿通过画面观察开盖以后热水降温的过程。)小结:瓶盖让水壶里的水不进灰尘而且还让瓶子的热水凉的更慢一些。(2)找出食醋瓶盖的用途师:这里的食醋瓶要是没有瓶盖会怎么样呢?(它的味道很快消失的…)(让幼儿闻一闻用瓶盖盖好保存的食醋和没有瓶盖保存的食醋在味上有什么不同。)小结:不盖瓶盖会跑味道,所以保存时必须要盖好瓶盖。好文供参考!8/15总结:我们今天看到了瓶盖有很多用途。不盖好瓶盖会撒水﹑瓶子里还会进灰尘﹑喝了这样的水会得病﹑不盖好瓶盖还会使热水很快变凉﹑会使醋很快跑味,所以这些瓶子一定要盖好瓶盖保存。三﹑幼儿操作中掌握起开瓶盖的各种方法师:小朋友们这里有很多不同的瓶子宝宝,它们都有不同的方法来起开瓶子的。让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它们都用什么方法来起瓶盖呢?(幼儿在筐里找自己喜欢的瓶子起盖。了解不同瓶子的起盖方法)﹡放药瓶:手抓凹进去的部位从前面用力拉到最后*玻璃药瓶:手抓瓶盖用力往上拔。﹡啤酒瓶:用起子夹住瓶盖往上起。﹡饮料瓶:用手掌用力拍打饮料瓶底部后用力扭开瓶盖。小结:除了我们今天了解的瓶子以外还有很多不同瓶子,它们起瓶盖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四﹑用瓶盖铺好的”瓶盖路“上走路师:小朋友们看一看前面有很长的”瓶盖路“,让我们一起来走走吧!(教师和幼儿在”瓶盖路上走动,比一比谁走的更稳,更好。)活动反思:针对小班幼儿来说,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总体上比较满意。好文供参考!9/15活动前,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瓶子和盖子、把玩弄瓶子和盖子,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积累一定的经验,经常见到幼儿对瓶盖的拧、开等动作很感兴趣,这些材料在生活中比较多见,活动很容易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在活动中幼儿都能动手尝试,在反复的操作中能找出瓶盖和瓶口匹配才能盖上的方法。幼儿科学活动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滚动各种物体,探究能滚动的物体的形状特征。2.尝试用不同方法把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活动准备1.玩具城(能滚动和不能滚动的玩具或物品若干)。2.贴有能滚动或不能滚动标识的大筐各一个。3.以小组为单位,给每组提供操作材料,进行不能滚动变滚动的尝试。4.幻灯片。5.笔、纸、双面胶、柜子、幼儿使用的桌子若干。活动过程一:幼儿玩玩具,引出滚动。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小礼物,希望小朋友能喜欢。(把玩具事先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师:请把小椅子下的礼物拿出来,玩一玩!(幼儿玩玩具)。好文供参考!10/15师:刚才你们的玩具是怎么玩的?(幼儿回答,引导幼儿说出滚动。幼:皮球可以拍。师:皮球除了可以拍还可以怎么玩呢?幼:还可以滚?师:你们手中的玩具哪些也是可以滚动的?)二、围绕滚动和物体形状的关系讨论交流。师:你们发现了吗?这些能够滚动的物体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幼儿回答)总结:原来这些能够滚动的物体它的形状都有圆形的一面所以能够滚动。三、幼儿设计标志1、幼儿想象用什么标志表示滚动和不滚动,为下个环节铺垫。师:其他的礼物就是不能滚动的。现在请小朋友帮老师设计标志,你们觉得滚动标志应该怎么来表示呢?(幼儿想象,说出好的标志马上采用其想法,并画下来。)师:不会滚动的标志又应该怎么表示?(幼儿想象,教师画下来。)四、幼儿送玩具回家1、送礼物回家师:礼物要回家喽!请小朋友将能够滚动的礼物送到贴有滚动标识的筐子里,不能滚动的礼物送到贴有不能滚动标识的筐里。(教师检查幼儿是否送错,幼儿自己纠正。如:我觉得好文供参考!11/15这件礼物有疑问?)五、尝试让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1.明确任务(每组分别提供报纸、硬纸、橡皮泥、气球、两个半圆,可以滚动的器皿,双面胶也带去)。师:刚才我们说到,滚动的物体都有圆形的一面,徐老师还提供了一些物品,我们看看它们能不能滚动?(幼儿回答:不能)师:今天我们就要挑战这个任务,把这些不能滚动的物体变得能滚动,请小朋友走到自己的座位进行尝试,成功了举手告诉我哦。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滚动尝试总结:小朋友们都想出了好办法,你们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滚动。六:结束:滚动乐园出示幻灯片师:哇,原来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地方运用到了滚动,现在让我们回自己教室去找找,教室里有哪些物体也能滚动吧!中班科学实验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预测、实验的方法探索磁铁的基本特性。2.初步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好文供参考!12/153.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磁铁的穿透性。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教具准备:各种各样的磁铁ppt玩赛车游戏的道具:长1米,宽50厘米的KT板一块,上面有用即时贴装饰好的赛车跑道。用纸制作的赛车,底部粘有方形铁片。学具准备:1.条形磁铁,人手各1块。2.动手试一试环节所需材料:积木、回形针、积塑饮料瓶、树叶、小剪刀、钥匙、铁夹子、铁盒子、小铁环、镙丝钉、茶杯、木板、纸、布、硬币等。3.探索并验证环节所需材料:纽扣、电池、石头、螺丝、回
本文标题: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92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