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1-5数学教案【汇集4篇】
1-5数学教案【汇集4篇】教案课件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相信教师对编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教案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1-5数学教案【汇集4篇】”,必须充分重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算是好课件呢?栏目网友毫不退缩地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今天的“1-5数学教案【汇集4篇】”。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仅供参考。最终的决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1-5数学教案篇【第一篇】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2、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教学过程:一、承前启后1、出示主题图。教材第2页主题图。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2℃和2℃各代表什么意思?)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二、学习引领1、教学例1。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2℃表示零下2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2℃表示零上2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2℃,读作:三摄氏度。2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2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3、教学例2。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2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1-5数学教案篇【第二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教学目标: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学对策:借助画线段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列各题。4/15+7/151/2-1/35/9×3/52÷1/21/4÷418÷1/218×1/20÷2/51-3/41÷4/721×3/710/7÷1521÷3/71/2×1/35/6×36进行口算,学生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2.口答。(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米。(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毫升。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2。出示例题: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女运动员有多少人?(1)学生读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提问:根据“男运动员占5/9”这个信息你还知道了什么?(把45个同学看作单位“1”、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为了清楚地表示男、女运动员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画线段图来分析。你能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吗?(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完整的线段图。(4)提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计算)(5)探讨方法。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方法一:根据男运动员占5/9,先算出男运动员的人数,再算女运动员人数,列式:45-45×5/9方法二:根据男运动员占5/9可以知道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最后求女运动员人数。列式为:45×(1-5/9)。追问:45×5/9表示什么?1-5/9又表示什么?小结:刚才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中,都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第一种方法先求出男运动员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男运动员人数求出女运动员人数;而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求出女运动员的人数。不管哪种方法都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题目比以前复杂一些,所以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2.“练一练”。(1)学生读题后可以先找出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2)先同桌之间说说解题思路,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三、巩固练习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列各题。1.某粮库原来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2.少先队员一共采集标本168件,其中5/8是植物标本,其余是昆虫标本。昆虫标本有多少件?3.张大伯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30米,宽20米。这块地的7/12种茄子,其余种番茄。番茄种了多少平方米?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用去多少千克/(2)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还剩多少千克?(3)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讲评时将这三小题进行比较,比较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以及解题思路。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五、布置作业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1-5数学教案篇【第三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68、69页。【教学目标】1、掌握画角的方法,能用三角板画30°、45°、60°和90°角,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每个学生准备一幅三角板、钉子板和一张答题卡。【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先估计答题卡上角(如图4?16)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学生回答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教师:再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板上的角,记住这些角的度数。学生测量后,让学生相互说一说这些角的度数。图4?16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教学用三角板画角。教师:画角一般要用工具来画。下面先给大家一副三角板,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这副三角板画出哪些角?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画出30°、45°、60°和90°的角;有的学生还提出可以画75°、120°、135°和150°的角。教师:为什么可以画30°、45°、60°和90°的角?学生:因为三角板上有30°、45°、60°和90°的角。教师:为什么可以画75、120、135和150的角?学生:用两个三角板上的两个角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角,比如30+45=75,30+90=120,45+90=135,60+90=150。教师:下面我们研究怎样画30°、45°、60°和90°的角,先讨论怎样画30°的角。学生讨论后回答:找到三角板上30°的角,在这个角的顶点上定一个端点,然后从这个端点靠三角板的两边画两条射线。教师: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画,然后用量角器检验一下画的这个角是不是30°。学生画后进行检验。教师:能说说用三角板画规定的角时要注意些什么吗?指导学生说出用三角板画规定的角时,一是要在三角板上找到相应的角;二是在纸上确定一个端点并且把三角板角的顶点对着这个端点;三是要靠紧三角板的两边从端点往两边画射线。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把相应的要求板书在黑板上。教师:请同学们在45°、60°和90°中选一个度数,用三角板画角。学生画角后,抽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教师:怎样画75°的角呢?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先用30°和45°的角拼成75°的角后,再按前面的方法画。教师:请同学们在75°、120°、135°和150°中选择一个度数,用三角板画一画。学生画角后,拿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点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突出用三角板画角的方法,特别强调确定端点,再从端点靠三角板的两边画射线。这个画法与角的定义是吻合的,通过学生画角,能加深学生对角的理解。这个环节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教学层次清楚,每个环节的引导过程,就是学生的认知过程,通过这样清晰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画角的基本方法。]二教学用量角器画角。教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已经会用三角板画角了,用三角板画角的最大特点就是比较简便。但是如果要求我们画一个24°的角、139°的角,只凭三角板能画出来吗?学生:不能。因为三角板上找不出、也拼不出这样的角。教师:这就需要我们用另一种工具——量角器来画。根据前面的经验,想一想用量角器怎样画24°的角?学生讨论后回答:一是先确定顶点;二是过这个顶点画一条射线;三是用量角器确定度数;四是根据确定的度数画出角的另一条射线。教师:你觉得用量角器画角最难的一步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样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教师作示范画角,然后请学生照老师这样画角。教师:你觉得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的事项是:1量角器的中心点要与确定的端点重合;2量角器的0°刻度线要与已经画好的一条射线重合;3再在量角器上找自己需要的度数作一个记号;4连接端点与这个记号画一条射线。教师:也就是要关注画角过程中的“两重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画出83°、139°角。学生画角后,抽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点评:由于用量角器画角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一是采用了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同时通过对“画角中最难的一步”的讨论,突出画角过程中的“两重合”,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三、练习课堂活动第1~3题。四、课堂小结(略)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三第9~12题1-5数学教案篇【第四篇】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练习。复习数一数,让学生巩固数数。2、通过比一比,能够比大小、高低、轻重等。3、复习认识位置,知道前后左右。4、认识立体图形,把握立体图形的特征。5、会看统计图,能够简单分析统计图。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四种立体图形。教学难点:会区分上下、左右、前后。教学对策:通过分类练习,掌握有关知识。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比一比、画一画。老师读题目,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二、分一分,圈一圈。指点:看图,图上可以怎么分?分成可以吃的水果,和不可以吃的东西两类。请你把它分一分。教师巡视交流答案。三、找规律。1、接着涂颜色。看第一串珠珠,你发现了什么?2个黑色一个白色,2个黑色,一个白色。对了,这里是2个黑色,一个白色以3个为一组规律。2、请你按照这个规律自己接着往下画。3、学生完成找规律。4、、交流答案。修改:增加练习按规律继续画下去(每条横线上画一个图形)1△○△△○△△△○2△○△△○○△△△○○○四、分一分、树一数、填一填。自己独立完成后,交流。五、认一认,连一连。1、学生指出上下前后左右。2、认一认这几个表示方位的字。做左右的游戏。3、看图:草莓的上下左右分别是什么?4、同桌互相说一说。5、交流:草莓的上面是梨、下面是樱桃、
本文标题:1-5数学教案【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690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