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阜阳市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第一次月考一、语文积累与综合应用(35分)(一)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观沧海》中突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千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明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充满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借月寄情,直接表达出自己对远方朋友思念和同情之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思亲之情,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吟诵的永恒主题。如王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眷恋。(二)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名著导读(10分)2.《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___》,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______篇回忆性散文。(4分)3.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有关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朝花夕拾》这组散文因为少了理性的批判,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在深情追忆与怀念中温柔的一面。B.《朝花夕拾》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C.《五猖会》写了儿时的“我”兴奋地想去看庙会,却被父亲拉住背书,把“我”的兴致全浇灭,表现出孩子对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的无奈和厌烦。D.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敬重是在他为自己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等事情中不断累积的,而对范爱农的情感却经历了从不苟同到理解相知再到同情的过程。4.下列表述与原著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B.在《狗·猫·鼠》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达了对这类人“对弱者尽情折磨”、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C.鲁迅在《无常》中说,他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活无常”。因为他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了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D.《阿长与〈山海经〉》真实地刻画了长妈妈这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富有爱心、真诚、善良,鲁迅对她充满了感激和怀念。(三)综合性学习(15分)5.七年级1班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在“展示自我”环节,小明准备了自我介绍,并为此写了一段介绍自己的文章,里面有几处写错了,请你帮助修改。我叫小明,今年十一岁,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平时我不大出门,就是在家里看看书。【A】通过这次“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活动,使我知道了许多交友的方法。【B】我以后要和朋友多交流、促进、认识,【C】我还要向同学和老师不耻下问,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4分)(1)【A】句有语病,应将“_______________”删去。(2)【B】句语序不当,请修改为(把正确的句子写上去):_______________。(3)【C】句用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4)本次综合性活动,除了“展示自我”这一环节外,你还想安排哪两个环节?(每个环节不超过六个字)(4分)环节一:_______________环节二:_______________(5)关于“友情”,我们有话要说,请仿照示例,再仿写一句。(4分)友情是一缕和煦的春风,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学校为活动征集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成语典故等,以下哪句与主题不符()(3分)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D.伯牙绝弦二、阅读(一)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18分)○1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2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3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4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5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6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7这就是冬天的济南。6.文中的三个加点字都是什么词?请就其中2个进行赏析(4分)7.“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为什么要强调“真的”?(4分)8.赏析划线的句子,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4分)9.“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有什么作用?雪后山景妙在何处?(妙处至少写两句)(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9分)绳子那头①我的父亲是一个修理空调的工人。②暑假的一天,天气闷热,整个城市的空调机都拼命地转着。我感觉实在无聊,便要求与父亲、母亲一起出去干活。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正午烈日当头,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③我们爬上六楼来到雇主家。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手中外面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然后,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来了,儿子拉着我就行了。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就行。”④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亲却只是笑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地面十几米的墙上。⑤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它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发出阵阵热气。我站在窗户边,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到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滚烫了。⑥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手套!”母亲慢慢递下一双粗糙的手套。“这么热的天还要戴手套?”我不解地问。⑦“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母亲回答说。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⑧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下坠,幸好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回绳子。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⑨“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没事,没划伤,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的话带着笑意,而我却很想哭。⑩绳子那头喊了声:“把我拉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竟没有如此认真地观察过他。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啊!岁月啊,你过早地变老了我的父亲!⑪一会儿,雇主拿来一支雪糕送给正在干活的父亲。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⑫“天儿太热,小心中暑,儿子你吃吧。”他笑着说。“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雪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块雪糕。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雪糕。⑬父亲又要下去干活了,我慢慢地放着绳子,我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⑭我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的人——那是一个伟大的人。(选文有改动)10.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呵护儿子的三处细节,请分别概括。(3分)11.第10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4分)12.父亲带着笑意说没划伤,还夸我劲儿大,为什么“我”却很想哭?(6分)13.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空调修理工,为什么“我”却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请写出三条理由。(要求:三条理由,合理且不重复)(6分)(二)文言文(18分)甲: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文字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乙:王冕者,①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②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④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注】①诸暨:县名,今浙江省诸暨市②蹊(xī):践踏。③曷:同“盍”,为什么。④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1)通国之善.弈者也(2)使弈秋诲.二人(3)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4)虽与之俱.学(5)为是其智.弗若与15.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A.王冕者,诸暨人。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D.莲,花之君子者也16.对本文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弈》一文选自《孟子》。B.《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C.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D.孟子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7.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惟弈秋之为听②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18.读了甲乙两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四、作文(60分)提示:回望成长,一路走来,已过了几度春夏秋冬。得失相伴,却从不曾品味那些促使我们蜕变的人或事。这些促使我们蜕变的,或许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嘱,或许是父亲一个愤怒的巴掌,或许是老师一个失望的眼神,或许是朋友与你紧握着的鼓励的双手,甚至是一本很普通的书、一个愿意听你说话的玩具……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成长路上不可少的风景。请以“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本文标题:安徽省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5542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