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仓储业务管理主要内容仓储业务过程仓储信息化管理学习目的掌握仓储业务作业的概念、过程和要求熟悉入库的准备、交接和登记工作掌握货物存放的原则和堆垛的基本方法熟悉出库业务的基本内容熟悉现代仓储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构件策略一仓储业务过程仓储业务作业过程入库业务理货堆存保管出库业务仓储业务作业过程仓储业务作业是指从商品入库到商品发送的整个仓储作业过程。主要包括入库流程、出库流程和库房管理等内容。仓储业务作业过程所包括的内容有:商品验收入库作业商品保管作业商品盘点作业待废商品处理退货处理账务处理安全维护商品出库作业资料保管等。仓储业务作业过程流程图核对订购单核对送货单核对实物检验质量验货收货不合格退货入库财务储存出库储存条件控制储存期限控制超期商品管理盘店管理核对出库单检验质量核对实物仓储业务作业的要求仓储业务作业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组织严密的工作,必须做到及时——到库商品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验收工作。准确——验收的各项数据或检验报告必须准确无误。严格——仓库有关各方都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商品验收工作。经济——商品在验收时,多数情况下,不但需要检验设备和验收人员,而且需要装卸搬运机具和设备以及相应工种个人的配合。仓储定额仓库的仓储业务定额,是在一定管理水平、一定劳动生产率条件下,对仓储业务各个方面提出的要求给予量化。它规定在商品保管过程中所需人力、物力消耗的标准和必须达到的经营效果。入库业务商品入库,是指接到商品入库通知单后,经过接运提货、装卸搬运、检查验收、办理入库手续等一系列作业环节的工作过程。入库业务具体分为货物入库准备货物接运货物验收货物入库交接和登记。货物入库准备仓库应根据仓储合同、入库单或入库计划,及时地进行库场准备和仓储设备准备,以便货物能按时顺利入库。仓库的入库准备需要由仓库的业务、管理、设备作业等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以下工作:熟悉入库货物掌握仓库情况制定仓储计划妥善安排货位做好货位准备准备苫垫材料、作业用具验收准备装卸搬运工艺设定文件单证准备货物接运由于货物到达仓库的形式不同,除了一小部分由供货单位直接运到仓库交货外,大部分要经过铁路、公路、航运、空运和短途运输等运输工具转运。凡经过交通运输部门转运的货物,均需经过仓库接运后,才能进行入库验收。主要任务——及时而准确地向交通运输部门提取入库货物要求——手续清楚、责任分明。货物接运方式大致有四种:车站、码头提货;专用线接货;仓库自行接货;库内接货。货物验收货物入库验收是按照验收业务作业流程,核对凭证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对入库商品进行数量和质量检验的经济技术活动的总称。凡货物进入仓库储存,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只有检查合格后的商品,方可入库保管。入库检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验收是做好商品保管保养的基础;验收记录是仓库提出退货、换货和索赔的依据。货物入库交接和登记入库货物经过点数、查验之后,可以安排卸货、入库堆码。待卸货、搬运、堆垛作业完毕,与送货人办理交接手续,并建立仓库台账。交接手续——仓库对收到的货物向送货人进行的确认,表示已接受货物。办完交接手续,意味着划清了运输、送货部门和仓库的责任。完整的交接手续包括:接受货物接受文件签署单证。货物入库交接和登记(续)货物入库时,仓库应建立详细反映仓储实际情况的明细帐,即登账。货物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数量、件数、批次、金额,注明货位号或运输工具、入库经办人。货物入库或上架后,将货物名称、规格、数量等内容填在料卡上称为立卡。料卡(货卡、货牌)插放在货物下方的支架上或摆放在货剁正面的明显位置。仓库应对所接受仓储的货物或者委托人建立存货档案或者客户档案以便进行货物管理与客户保持联系有助于总结和积累仓库保管经验,研究仓库管理规律。理货仓库理货是指仓库在接受入库货物时,根据入库通知单、运输单据和仓储合同,对货物进行清点数量、分类分拣、数量接受的交接工作。仓库履行仓储合同的行为仓库保管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划分责任仓储作业的过程交接工作理货现场管理仓库理货是仓库管理人员在货物入库现场的管理工作,其工作内容除了理货的具体操作外,还包括货物入库的一系列现场管理工作。清点货物件数查验货物单重、尺度查验货物重量检验货物表面状态剔除残损货物分拣安排货位、指挥作业处理现场事故办理交接理货的方法在运输工具现场进行理货与送货人共同理货按送货单或仓储合同理货在现场进行记录和及时签署单证理货单据计数单——理货点数应采用统一的计数单进行计数。记录理货点数时的相关数据。入库单——仓库统一设置的入库单证。一般由仓库管理部门预填入库货物信息后交付到仓库,作为向仓库下达的仓库作业命令。在查验货物后,将实收货物数、存放货位填写在单上,并备注货物不良情况,最后要送货人签署。一般一式多联送货人仓库流底计账。理货单据(续)送货单或交接清单——由送货人提交来的单证,仓库据此理货验收。验收完毕,理货人员签署该单据,并将验收情况,特别是短少、残损记录在单据上,并收留其中一联。现场记录——理货员对作业现场所发生的事故、不当作业、气候突变,或者其他影响到货物质量、作业安全的事件进行记录。现场记录既是明确责任的需要,也是仓库严格管理的需要。堆存货物存放的原则分类存放适当的搬运活性尽可能码高、稳固货垛面向通道、不围不堵货物存放的基本方法根据货物的特性、包装方式、形状、保管要求以及仓库的条件,从方便作业和充分利用仓容的角度考虑来确定存放方式。仓库货物存放的方式有:地面平放式、直接码垛式、托盘堆码式、货架存放式。货物储存的码垛方法有:散堆法货架存放堆垛法存货码垛的基本要求合理——不同性质、品种、规格、等级、批次的货物和不同客户的货物,应分开堆放。货垛形式应适应货物的性质,有利于货物的保管,能充分利用仓容和空间;货垛间距符合作业要求以及防火安全要求;大不压小,重不压轻,缓不压急,不会围堵货物,特别是后进货物不堵先进货物,确保先进先出。牢固——堆放稳定扎实,货垛稳定牢固,不偏不斜,必要时采用衬垫物料固定,不压坏底层货物或外包装,不超过库场地坪承载能力。货垛较高时,上部适当向内收小。易滚动的货物,使用木楔或三角木固定。必要时使用绳索,绳网对货垛进行捆扎固定。码垛的基本要求(续)定量——每一货垛的货物数量保持一致,采用固定的长度和宽度,且为整数。整齐——货垛堆放整齐。货垛上每件货物都排放整齐,垛边横竖成列,垛不压线。货物外包装的标记和标志一律朝垛外。节约——尽可能堆高,避免少量货物占用一个货位,以节约仓容,提高仓库利用率;妥善组织安排,做到一次作业到位,避免重复搬倒,减少劳动消耗;合理使用苫垫材料,避免浪费方便——选用的垛形、尺度、堆垛方法等应方便堆垛、搬运装卸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垛形方便理数、查验货物,方便通风、苫盖等保管作业。垫垛垫垛是指在货物码垛前,在预定货位的地面位置,使用衬垫材料进行铺垫。常见的衬垫有:枕木、废钢轨、木板、帆布、芦席、钢板等。垫垛的目的使地面平整;堆垛货物与地面隔离,防止地面的潮气和积水浸湿货物;通过强度较大的衬垫物使重物的压力分散,避免损害地坪;将地面杂物、尘土与货物隔离;形成垛底通风层,有利于货垛通风排湿;货物的泄漏物留存在衬垫之内,不会流动扩散,便于收集和处理。垫垛的基本要求所使用的衬垫物与拟存货物不会发生不良影响其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地面要平整坚实、衬垫物要摆平放正,并保持同一方向衬垫物间距适当,直接接触货物的衬垫面积与货垛底面积相同,垫物不伸出货垛外要有足够的高度,露天堆场要达到0.3m~0.5m,库房内0.2m即可。苫盖苫盖是指采用专用苫盖材料对货垛进行遮盖,以减少自然环境中阳光、雨雪,刮风、尘土等对货物的侵蚀、损害,使货物由于自身理化性质所造成的自然损耗尽可能减少,保护货物在储存期间的质量。常用的苫盖材料有:帆布、芦席、竹席、塑料膜、铁皮、铁瓦、玻璃钢瓦、塑料瓦等。苫盖的方法就垛苫盖法——直接将大面积芦盖材料覆盖在货垛上遮盖。适用于起脊垛或大件包装货物,一般采用大面积的帆布、袖布、塑料膜等。就垛苫盖法操作便利,但基本不具有通风条件。鱼鳞式苫盏法——将苫盖材料从货垛的底部开始,自上而下呈鱼鳞式逐层交叠围盖。该法一般使用面积较小的席、瓦等材料。鱼鳞式苫盏法具有较好的通风条件,但每件苫盖材料都需要固定,操作比较麻烦。活动棚苫盖法——将苫盖物料制作成一定形状的棚架,在货物堆垛完毕后,移动棚架到货垛遮盖,或者采用即时安装活动棚架的方式苫盖。活动棚苫盖法较为快捷、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但活动棚本身需要占用仓库位置,成本较高。保管入库货物的保管是指仓库针对货物的特性,结合仓库的具体条件,采取各种科学的方法对货物进行养护,防止和延缓货物质量变化的行为。货物保管的目的在于保持库存货物的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的自然耗损。杜绝因保管不善而造成的货物损坏。保管人有绝对的义务对仓储物进行妥善保管,这是仓储台同给予仓储保管人的责任,由于保管不善所造成的损失,保管人要承担赔偿责任。仓库货物保管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重视货物损害的预防,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防止损害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预防发生爆炸、火灾、水浸、污染等恶性事故和造成大规模损害事故。仓库货物保管的手段经常对货物进行检查测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合理保持货物通风;控制阳光照射;防止雨雪水浸湿货物,及时排水除湿除湿;除虫灭鼠,消除虫鼠害;妥善进行湿度和温度控制;防止货垛倒塌;防霉除霉,剔出变质货物;对特殊货物采取有针对性的保管措施等。通风通风是指采取措施加大空气流通的保管手段。利用干燥空气的大量流通,能降低货物的含水量,利用低温空气可以降低货物温度。通风还具有消除货物散发出的有害气体的作用如造成货物窒息的二氧化碳、使金属生锈的二氧化硫和酸气等。通风能增加空气氧分的含量。通风也会将空气中的水分、尘埃,海边空气的盐分等带入仓库,影响货物。温度控制除了冷库外,仓库的温度直接受天气温度的影响,库存货物的温度与天气温度同步变化。货物温度高时,会发生融化、膨胀、软化等现象,容易腐烂变质、挥发、老化、自燃,甚至发生物理爆炸。温度太低时,会变脆、冻裂而损害货物。一般来说,绝大多数货物在常温下都能保持正常的状态。普通仓库的温度控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货物,因为阳光直接照射下的地表温度要比气温高得多,午间甚至高近一倍。仓库遮阳仓库建筑遮阳苫盖遮阳不同建筑材料的遮阳效果不同,混凝土结构遮阳效果最佳。对怕热货物应存放在仓库内阳光不能直接照射的货位。对温度较敏感的货物在气温高时可以采用洒水降温,包括采取直接对货物洒水,怕水货物可以对苫盖,仓库屋顶洒水。在日晒降低的傍晚或夜间,将堆场货物的苫盖适当揭开通风(露天堆场)。普通仓库的温度控制(续)货物自热是货物升温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容易自热的货物,应经常检查货物温度。当发现升温时,可以采取加大通风、洒水、翻动货物等方式散热降温。必要时,可以在货垛内存放冰块、释放干冰等。严寒季节,气温极低时,可以采用加温设备对货物加温防冻。对突至的寒潮应在寒潮到达前对货物进行保暖苫盖。湿度湿度分为货物湿度和空气湿度(大气湿度)。湿度表示含水量的多少。但在不同场合又有不同的表示方式。侧如,对货物采用含水量指标,用百分比表示;对空气湿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对空气中的水汽结露成水珠,用露点来表示。货物湿度货物湿度指货物的含水量。货物的含水量对货物有直接影响含水量高,则容易发生霉变、锈蚀、溶解、发热甚至化学反应等;含水量太低,则会发生干裂、挥发、容易燃烧等危害。控制货物的含水量是货物保管的重要环节,因为不同货物的含水量标准不同。湿度控制湿度监测——仓库应经常进行湿度监测,包括空气湿度和仓内湿度监测。一般每天早、晚各监测一次,并做好记录。在雨季空气潮湿时,应适当增加监测次数。空气湿度太低时的处理措施。空气湿度太低,意味着空气太干燥,应减少仓内的空气流通,采取洒水、喷水雾等方式增加仓内空气湿度,或者对货物采取加湿处理,如直接在货物表面洒水。空气湿度太高时的处理措施。封闭仓库或者密封货垛,避免空气流入仓库或货垛;在有条件的仓库采用干燥式通风、制冷除湿;在仓库或货垛内摆放吸湿材料,如生石灰、氯化钙、木炭、硅胶等;及时擦干、排除出现的汗水;
本文标题:仓储管理-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5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