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9.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第九单元 溶液(含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第九单元溶液(含解析)一、单选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C.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D.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洒到地面上的酒会使房间充满酒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D.膨化食品变得不再松脆,是因为食品可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3.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A.蒸馏水B.酒精C.汽油D.生理盐水4.某同学欲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7.0%的食盐溶液,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各步操作均正确,那么他实际上所配制的食盐水的质量分数()A.>7.0%B.<7.0%C.=7.0%D.无法判断5.汽车用铅蓄电池中需要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在实验室中用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28%的稀硫酸,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A.将25mL水慢慢倒入盛有5.4mL浓硫酸的量筒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将10g98%的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25mL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25mL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28%D.配制该溶液时,若有浓硫酸沾到手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6.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操作不可能配成所需溶液的是()A.一定量氯化钠固体溶于适量水中B.一定量24%的氯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C.15%的氯化钠溶液与13%的氯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D.18%的氯化钠溶液与10%的氯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检验装置的气密性8.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B.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等于40%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9.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加入于水,可能得溶液的是()A.植物油B.味精C.面粉D.牛奶10.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配制稀硫酸时,将水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C.为了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D.有腐蚀性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重二、多选题1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13.通过下列实验操作目的不能达到或表述错误的是()A.便于套橡胶管B.所得的液体为纯净物C.原理是利用了氯化钠的沸点比水高D.配制10%的食盐水14.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A.溶剂的质量蒸发掉一半B.溶质的质量增加一倍C.蒸发掉的溶剂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D.加入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此溶液15.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A.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B.误服重金属中毒,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缓解。C.过滤时为加快过滤速度,应在漏斗内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小明用PH试纸测得某Na2CO3溶液的PH为10.6E.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装药品三、填空题16.(2分)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KNO3的质量;③KNO3的质量分数;④溶液的质量。用序号填空:Ⅰ.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__;Ⅱ.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__。17.配制一瓶如图的溶液需氯化钠________g;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6%(填“>”、“<”或“=”).18.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合格的生理盐水是无色透明的.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其理由是溶液具有________.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这说明在20℃时,36g食盐溶解在________g水中,恰好可以形成________溶液.19.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一种物质的________或________均匀________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溶解.20.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溶解度曲线和下图进行实验,并完成下列问题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②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氯化钠的溶解度(用“”“”“=”填空)③A中溶液为60℃硝酸钾的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④B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克⑤将D过滤,下列有关所得晶体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Ⅰ.析出的晶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Ⅱ.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钾和氯化钠Ⅲ.C→D过程可以完全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Ⅳ.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四、计算题21.已知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在20°C时要配制263.2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多少克?22.请回答并完成下列计算。(1)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取________g氢氧化钠固体。(2)向上述配制好的溶液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五、解答题23.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与8gSO3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a2SO4溶液1000g,求所得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提示:2NaOH+SO3═Na2SO4+H2O)24.乙醇俗名叫酒精,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透明液体,为了探究“乙醇能否溶于水”的问题,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①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2mL乙醇,不要振荡,发现乙醇与水分层;②振荡试管,观察现象:③问题讨论(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什么?(2)在操作步骤①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③.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六、实验探究题25.根据题意填空(1)实验室需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现在下列仪器:(2)要完成该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3)在称取氢氧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加砝码B.减砝码C.加氢氧化钠D.减氢氧化钠(4)同学们应该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10ml、50ml、100ml、200ml)所需的水;(5)某同学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10%,其可能原因是()A.氢氧化钠已变质B.称量物与砝码放反了C.有少量氢氧化钠洒落在外面D.量水时仰视读数E.量水时俯视读数七、综合题26.请根据硝酸钾、氯化铵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2)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__g;(3)30℃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障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是硝酸钾________氯化铵(填“>”、“=”或“<”)。27.双氧水(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绿色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1)常用的医用消毒剂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5%的含义是每100g________中含________5g.(2)明配制了5%的双氧水600g,600g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克,溶剂为________克.(3)明倒出了300g双氧水溶液进行消毒,则剩下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28.某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5%的氯化钠时有如下操作,按要求回答问题:(1)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2)用托盘天平称出所需氯化钠固体后倒入烧杯,那么称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_盘(填“左”或“右”)(3)在溶解过程中,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需用________搅拌.(4)若想得到质量分数为4.25%的氯化钠溶液,那么需加水________g.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解析】【解答】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以知道在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故说法不符合题意;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8.6%,故说法符合题意;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则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故说法不符合题意;D、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因此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2.【答案】B【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解析】A、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是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当它洒落到地面时会不断地运动,导致整个房间都充满酒味,故解释正解;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是因为水能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故解释不正确;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释正确;D、松脆的膨化食品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变潮,故解释也正确.故选B3.【答案】B【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解析】【解答】解:A、蒸馏水是纯水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点易溶于酒精,且酒精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所以说该答案正确;C、汽油虽然能溶解碘但是用作消毒不合适,不符合题意;D、生理盐水不能很好的溶解碘,不适合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故选B.【分析】根据碘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还要考虑所用溶剂是否具有消毒作用来回答本题.4.【答案】A【解析】【解答】该同学其他操作正确,在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溶剂质量减少,溶质质量不变,所以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即他所配制的食盐水溶质质量分数大于7%.故选:A.【分析】根据该同学其他操作正确,在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溶质质量不变进行分析.5.【答案】B【解析】【分析】A、量筒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不可在量筒内进行溶液的配制;B、利用溶洞质的
本文标题:9.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第九单元 溶液(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51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