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05《雷雨(节选)》-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_new
05《雷雨(节选)》【教学目标】1.熟悉剧情,了解戏剧文学的常识,2.了解主要矛盾冲突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3.分析和品味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形象,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4.能有感情地朗诵台词,鉴赏戏剧表演艺术教学重难点】【1.品味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把握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2.理解作品所表达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有人说,《雷雨》是“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有人说,“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它,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当然也有人说,《雷雨》不过是一部多角爱情剧而已。也许,正是因为《雷雨》里有无数个难解的谜,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才构筑了作品不可抗拒的魅力。这是一个青年的激情之作,让我们走近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近《雷雨》,用激情去解读,用心灵去感受。一、知人论世1.了解曹禺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当代语言大师”。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话剧——《雷雨》,这部话剧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此后又接连创作了《日出》《原野》,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成功地改编成话剧,从而达到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1949年以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主要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和《王昭君》。2.了解话剧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话剧在中国是一种年轻的戏剧样式,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文明戏。五四运动后欧洲戏剧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真新剧”或“白话剧”。1928年由戏剧家洪深提议定名“话剧”。著名的话剧有《雷雨》《日出》《屈原》《茶馆》等。3.了解《雷雨》《雷雨》的内容情节安排,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作者把三十多年间发生的事情,集中地放在周公馆的客厅里重现,时间只从当天中午延至午夜,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了戏剧冲突:封建资本家周朴园之妻蘩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周萍又与婢女四凤相恋。蘩漪出于嫉妒,通知四凤的母亲鲁侍萍把她领走,而鲁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始乱终弃的侍女,也就是周萍的亲生母亲。同时,三十年前被鲁侍萍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且作为罢工的工人代表,正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同时在这天下午激化,趋向高潮。经过一番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了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四凤触电而死,蘩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也送了命,周萍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而这一切都是在雷雨之夜进行的,这就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变革中国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4.相关背景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少年时代就目睹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的酝酿、构思,于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5.解题①雷雨,一种天气,是整个故事发展的大的环境背景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惊愕.(è)谛.听(dì)窟窿..(kūlonɡ)汗涔涔.(cén)伺.候(cì)三、文本研究【思考1】明确“舞台说明”作用:课文开头的一段文字:午饭后,天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属于戏剧中的舞台描写,请思考这段文字的作用。明确: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思考2】梳理矛盾冲突,理解标题内涵1.尝试梳理出课文中出现的四组矛盾冲突。明确①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爱情冲突;②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父子冲突;③周萍与鲁大海之间的兄弟冲突;④鲁侍萍与周萍之间的母子冲突。2.以上四种矛盾冲突集中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何作用?明确①《雷雨》的内容、情节安排,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作者把四个矛盾冲突集中地放在周公馆的客厅里,时间只从当天中午延至午夜,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了戏剧冲突。②作者将众多的人物、矛盾组合在一起,使得剧本结构紧凑集中,矛盾冲突尖锐激烈,能够深深地吸引住读者和观众。3.在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父子冲突中,矛盾焦点是什么?明确:周朴园是封建资本家的代表,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的代表,他们在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立的矛盾。他们的对立冲突是必然的,这一悲剧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正是由于这一阶级根源,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才异常激烈,形成最本质的冲突。4.剧本以“雷雨”为题,具有怎样的深刻含义?明确①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②“雷雨”具有象征意义,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也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思考3】赏析人物形象1.结合文中相关内容,概括分析《雷雨》节选部分刻画了周朴园怎样的性格特征。明确课文内容性格特征他为了迎娶富家小姐,和他的母亲在年三十夜里将侍萍和她刚生下三天的孩子赶出家门。冷酷无情他一直使用当年的旧家具,摆着侍萍的照片,保留着关窗的习惯。伪善他在和侍萍的谈话中得知侍萍还活着时,却不想见她;而在得知眼前所站的人就是侍萍时,他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他没能躲过去,侍萍要来敲诈他。他怀念的只是当年温柔、贤惠且他以为已死去不会给他造成威胁的侍萍,只是寻求良心上的安慰。虚伪、自私在处理工人罢工事件时,他一方面进行血腥镇压,另一方面采取分化收买政策,并开除闹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鲁大海。阴险、奸诈在与鲁大海的正面交锋中,他稳操胜券,不急不躁,对于鲁大海的斥骂,他不轻易发怒,保持冷静,说话简洁,打击性很强。强硬、老谋深算鲁大海揭露他的发家史。冷酷无情、丧失人性、唯利是图总体概括周朴园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年轻时留过洋,是一家煤矿的董事长。节选部分主要刻画了他虚伪、自私、冷酷、强硬、老谋深算的性格特征。2.结合文中相关内容,概括分析鲁侍萍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明确课文内容性格特征年轻时在周家当女佣,与周朴园恋爱,生下两个儿子。但在第二个儿子出生的第三天,母子俩便被周家赶出大门,投河遇救,开始了新的苦难生活:嫁过两次人,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贤惠、命运多舛、勤劳能干30年的磨炼,使她更坚强了,使她不再相信周朴园的谎言,并拒绝了周朴园的资助。坚强、有自尊她并不想公开周、鲁两家的秘密,她相信“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她认为悲剧是天意,是命运造成的。有封建伦理观念和“宿命论”思想总体概括鲁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迫害的旧社会劳动妇女。她善良、正直,备受屈辱,却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强和自尊。3.简要分析鲁大海的形象,说说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明确①在同周朴园的斗争中可以看出,鲁大海是一个觉醒了的工人,他代表广大工人群体面对面地同周朴园谈判、斗争。他义正辞严地拆穿周朴园软硬兼施镇压工人罢工的阴谋,揭露他制造事故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以发横财的罪恶史。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他对资本家有着清醒、透彻的认识,资本家的威胁、讹诈、利诱等卑鄙手段在他面前毫无作用。他义无反顾地在反抗斗争的道路上前进着。②鲁大海的斗争也明显地表现出经验不足的特点,从他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的鲁莽和幼稚,但他毕竟表现出了工人阶级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表现出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他的出现,使剧作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让整个悲剧透出一线光明。【思考4】品味作品潜台词,鉴赏表达效果1.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揣摩下列语句,体会人物语言内涵的丰富性。(1)“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明确】周朴园听出侍萍的无锡口音后,便问起往事,称当时的侍萍为“梅小姐”,说她“很贤惠,也很规矩”。鲁侍萍听到他的谎言,想起自己的遭遇,满怀悲愤,于是语带嘲讽地反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周朴园的不满。(2)“周朴园:(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鲁侍萍:什么?”【明确】周朴园认为鲁侍萍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敲诈他,因此他急于用钱把鲁侍萍打发走,以保证从此周、鲁两家再不会发生什么联系,他的这句问话暴露了他已习惯以现实功利思想考虑问题。侍萍的反问,既有人格受到侮辱的愤怒,又有对周朴园的失望和蔑视。(3)“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明确】说“鲁大海原来是我的儿子”,只是平实的叙述,无法传达出说话者此时应有的复杂感情。用四个短句,形成急促的语气,表现了周朴园极度吃惊、恼怒的心情;连续出现上升语调,又使他的吃惊、恼怒中带上了几分惶惑,真实地再现了他当时的感受。(4)“周朴园: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明确】对鲁大海说,就数你闹得凶,小心我收拾你;同时告诉侍萍,他不想也不会认这个儿子。(5)“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这两句话妙在哪里?请赏析。)【明确】这两句话饱含着鲁侍萍复杂的心情。侍萍想看一看大儿子周萍,但周萍打自己的亲弟弟鲁大海的举动又使她愤慨,同时感到了阶级对立的尖锐,所以叫了一声“你是萍”,又马上以谐音字掩饰:“——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当周萍问她是谁时,她想说“我是你的妈”,但看到自己眼前的儿子已经成了资本家的强盗和帮凶,又马上转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充分表现出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四、明晰主旨讲述了资产阶级周家和城市平民鲁家两个家庭纠结复杂的悲剧故事。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以及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反映了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社会现实,对受压迫者给予了深切的同情。五、拓展阅读了解戏剧的相关知识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剧本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按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种类:按艺术形式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按剧情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题材内容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矛盾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正剧: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一般是先悲后喜,最后反面人物终于受到惩罚,正面人物终于获得胜利。如: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郭沫若的《蔡文姬》老舍的《龙须沟》同一剧本,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属不同的种类。如《雷雨》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和结局——悲剧根据艺术形式——话剧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多幕剧根据演出场合——舞台剧根据所反映的时代——现代剧戏剧的艺术法则——三一律戏剧创作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只允许有一个的故事线索,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必须只有一个地点。戏剧三要素(详见课件)六、素材积累—曹禺名句1.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2.常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常相知。3.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受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4.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5.我忍耐不下了,我渴望着一线阳光,我想太阳我多半不及见了,但我也
本文标题:05《雷雨(节选)》-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_new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432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