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浅析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浅析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2023/X/XX监督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最基本最核心的工作内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它关乎国计民生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按照xx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12345”总体思路,县人大常委会把宪法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监督权用好用活,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权威。当前人大监督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加强人大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维护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xx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在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过程中,已经得到了逐步发展和日渐完善,但因思想认识和工作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一)对监督工作认识不深在此方面,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中顾虑较多,对发现的深层次矛盾和实质性问题,在动真碰硬,持续监督等方面,尚缺少干劲,存在着一定畏难情绪,从而暴露出监督工作重程序而轻实效的弊端,对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重视不够,未能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办理回复报告。(二)法律知识的认知程度不足在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领导干部任前考核中,存在部分领导干部法律认知水平不足,法律和理论水平偏低,学习力度不够,知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人大机关的干部对业务知识学习不够,钻研不精,法律水平不够高,导致不够熟悉业务,对运用法律手段开展监督工作底气不足、信心不大。(三)监督形式刚性不强个别部门,不同程度地将人大监督,看成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对决议决定的执行,还缺乏一种刚性的认识。《监督法》中,虽明确规定了人大监督的七种形式,但在具体实践中,工作开展,又往往选择听取和审议专项公告、执法检查、审查和批准、视察调研等“柔性”监督形式。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手段乏力。(四)监督力量较为弱化人大专业人才匮乏,机关干部中,普遍存在着甘处“二线”,甘于“养老”的消极思想。部分乡镇的人大主席团,除人大主席,绝大多数没有配备或配齐专职工作人员,从而形成了监督力不强、监督力弱化、监督手段形同虚设的工作瓶颈。(五)代表议案督办力度不强一些承办单位和部门对代表议案和建议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甚至抱有厌烦情绪,把办理代表建议当负担,嫌麻烦,应付了事。人大及其工作机构监督职能发挥不够,对建议办理情况缺乏及时跟踪督查,或督查不力、不到位,从而使建议办理缺少“压力”,在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结时间要到了才催办,平时互相配合加强督办,利用新闻媒体和人大代表参与建议督办的少,致使督办力度不大,督办效果不佳。针对我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面临的种种具体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早在xx年《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对“一府两院”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要加强党纪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司法监督和国家机关内部各种形式的纪律监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再次强调,务必要“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指明了人大工作的前进方向,对于指导各级人大监督工作,无疑具有十分重大而又影响深远的意义。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日趋繁重,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人民群众对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这对人大监督工作的开展,也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重点项目、民生实事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但同时也是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每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xx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州、县委决策部署,统筹安排监督、决定、任免工作,将党委的主张在人大进行了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对县人民政府提交的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大民生项目、“七五”普法规划、甲学撤乡设镇议案、色塘片区国土空间规划议案等重大事项,均进行了充分调研、论证和审议,作出了相应决议、决定。充分发挥了人大监督职能。同时,还结合“七五”普法宣传、市域治理、扫黑除恶、粮食安全检查等一系列的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组织对“一府一委两院”及其组成部门负责人展开了工作评议。践行为民初心,守护百姓所盼,多举措地将人大监督触角,精准地延伸到了基层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各个角落。这些任务的落实落地,无疑是我们在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取得的实效。对此,我们务必好始终保持良好的势头,以对新形势下人大监督工作重要意义的充分认识,筑牢我们的思想根基。二、以四个监督开展好当前人大工作在聚焦县委中心大局,开展好监督工作方面,一是要敢于监督。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要求,切实加强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监督手段,寓支持于监督,推动“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依法监察和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深切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要善于监督。开展监督工作,既要加大力度,又要增强实效。要将贯彻落实事关全县长足发展的有关重大部署和工作重点、政府工作的难点、社会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人大常委会经调查研究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思考的重大问题和“一府一委两院”提请的重大事项,作为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重点,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干一件、成一件、见效一件。三是要勤于监督。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将监督工作日常化、常态化。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执法检查、视察、组织专题调研、开展工作评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建议意见督办等方式,大力开展经常性监督,对“一府一委两院”形成有效监督,发挥人大监督工作应有的职能作用。四是要严于监督。切实改变人大在监督工作方面,“柔性”突出的被动局面,以刚性监督的质询、罢免等监督手段,让人大监督,真正收到动真碰硬、强而有力的良好成效。监督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改进方式,以严格的监督,维护权力机关的权威,发挥监督工作的威慑作用。三、以四个有力保障监督工作有序开展(一)在提高工作创新上有力创新才能有为,有为才会出彩。做好人大监督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和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维,创新监督工作方法。一是在调查研究上创新。以问题为导向制定调研工作方案,立足对真实情况的了解,找准问题关键所在,研究最好的解决办法。要坚持下基层、接地气,少听汇报,多座谈交流;少坐办公室,多深入实地,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可适时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调研,对能够在现场解决的问题,要督促部门负责人,就地解决以提高实效。二是在宣传工作上创新。宣传工作要走出“人大宣传工作就是宣传人大工作”的误区,站高谋远,深入宣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要选准时机,体现深度,着力聚焦社会民生的热点难点,达到吸引群众眼球、引起群众关注的目的。要转变方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多用群众理解与认同的生活语言和情感语言,提高群众的关注度与知晓率。要借助积极广泛的宣传,切实强化舆论监督,促进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促使得以有效解决。(二)在保障改善民生上有力民生实事监督作为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旨在促进政府发展好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人大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点之一。按照县委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等有关文件要求,县人大要紧紧围绕常委会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这一实施民生监督的关键前提。县人大常委会要坚持深入基层,切实开展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政府着力推进的重点民生实事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融“问、议、督、评”一体,“督事、督人、督政”并举地开展监督。要着力突出教育医疗、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养老服务、疫情防控等监督重点,切实关注社会事业发展长远的基础性问题,在群众长期关注、需求日益增高的教育、医疗等方面,认真听取和审议基层卫生防控体系建设报告和食品药品安全报告。对近年来教育、卫生等方面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进行再监督、再测评,督促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审议意见的执行力、落实力,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上,将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三)在增强监督实效上有力民生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且办理的周期相对较长。但其又是民心所向,最能赢得人民群众支持的工作。在此方面,我们务必要立足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关注热点,以“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亲民理念,让民生监督取得实效。县人大常委会要着力构建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前期调研—实地视察—会议审议—整改落实”的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围绕相关法律法规贯彻的落实情况,选好切入点,通过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工作评议或参与对口部门的重大工作活动,将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有机结合。针对在监督工作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跟踪督办措施,通过对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随机抽查、限期反馈,监督政府部门落实。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去实施监督,将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等是否落实到位,作为人大监督的重点,同时把督办议案建议同代表定向视察、开展执法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促进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落实。切实提升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助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生态修复治理、污染防治、绿色产业等诸多方面,深入实地地展开监督,着力营造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四)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有力人大监督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面广量大、专业性强,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抓好常委会监督工作,就务必要秉承“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工作理念,不断强化业务素质,积极锤炼过硬本领。一是要加强学习。人大所对口联系的部门较多,工作接触面广,涉及法律法规众多,在工作开展中,更是要加强对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学习,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在此方面,县人大常委会,亦曾开展过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如今年4月,便组织了一次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以闭卷、开卷结合的方式,对32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考核。从而达到了促进新任职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目的。二是要转变观念。人大工作涉及面广,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统筹兼顾,效果仅仅是“只涉皮毛,难入骨髓”。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务必要做到将“面面俱到”的旧有观念,转变为“有所侧重”的举措;从“多而统之”,转变为“少而精之”的行动;要有敢于监督的勇气、善于监督的方法、能于监督的勇气。集聚力量,促进常委会监督工作,最大限度地取得成效。
本文标题:浅析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64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