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区卫健局、县供销合作社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二篇文】
区卫健局、县供销合作社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二篇文】区卫健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谋划2023年以来,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卫生健康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抗疫情、提能力、肃行风、保健康,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新成效。区中医医院在二级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中进入全国前100名(全省4家),中医医院骨伤科、康复中心、针灸科成功创建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徐家井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区2022年基本公卫在全市排名第一名,全省B类县区排名第三名,为全市唯一一个获得省奖金的县区。在第四届基层卫生健康发展与传播大会暨基层卫生重点工作交流会上,区卫健局获医防协同——统筹疫情防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典型案例;南津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邮亭圩镇中心卫生院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2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表扬机构名单;大力推进“1+1+1+N”三级医务人员包村新路径,医防融合模式被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湖南零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湖南卫视《永州零陵:医保政策找人医疗服务上门》进行了宣传报道。现将区卫健局2023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落实(一)有序推进卫生健康重点项目。区妇幼保健院新住院大楼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富家桥镇中心卫生院、凼底乡卫生院、石岩头卫生院已完成基本建设,预计年底投入使用。持续推进全区医养优质资源整合,目前区妇幼保健院对颐养中心楼层科室布置进行了初步规划,对后续需要改造的产房、计划生育门诊手术室、检验科(含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进行深化设计;区富家桥卫生院新院区已经完成建设投用,名称为社会福利中心,目前养老区域床位99张,入住老人73人,医疗区域床位147张,入住患者45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由四医院建设为老年医院,已对老年病医院项目进行了清算,根据科室需求,已设计出新的方案;区富家桥卫生院大庙头中学改造正图纸设计中。(二)持续推动医共体高效紧密运行。一是加强医共体内部管理。2个医共体总院成立医共体公共卫生管理科和健康管理中心(慢病管理中心)。二是推进资源共享。已建成6个医疗服务技术平台(消毒供应、心电诊断、临床检验、病理检查、医学影像、远程会诊),1-10月医共体内开展远程影像3950人次,远程心电12502人。三是落实药品目录一体化管理,成立医共体中心药房。在2个医共体内总院成立医共体中心药房,分院不能采购的药品由医共体总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打破级别用药限制,有效缓解基层药品短缺问题,为全区患者减轻药品费用3000余万元。四是完善急症急救体系建设。两个医共体牵头为区域急救分中心,完成3个乡镇急救站建设,积极打造“30分钟急救服务圈”,医共体牵头医院完成了“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四大中心建设,同时“创伤中心”正在建设中。(三)有效促进分级诊疗落实。一是规范双向转诊,完善健全转诊制度。制定《区关于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通过制定分级诊疗疾病目录(建立区级医院200+N、卫生院50+N、村卫生室20+N疾病目录),推行分级转诊绩效分配制度和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医疗机构的积极性,1-9月2个医共体内共上转病人1291人,下转257人;二是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做实做细“1+1+1+N”三级医务人员包村工作机制,全方位做好辖区居民的健康管家,全区组建包村团346个,176名区医、346名乡医与全区299个村卫生室实现对口帮扶包村。三是加大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做好医保差异化报账的解释工作,推进湘医保APP的应用,持续提升区域内就诊率,减少市域外就诊率。(四)引导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卓越服务示范医院创建。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积极开展“永州市卓越服务示范医院”创建工作,提升老百姓看病就医幸福感、获得感。二是扎实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区中医医院骨伤科、针灸科、康复科等学科成功创建“省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三是开展医院等级创建和复审。区中医医院成功通过“二甲”复审,区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甲”,正等待市里复审。(五)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23年卫健系统引进高层次人才15人。同时,签订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共30名,其中本科5名,专科25名。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免费医学生预签协议28名;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免费医学生预签协议65名。2023年开展“5.12”国际护士节表彰活动,共表彰“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8个,“优秀护理管理者”12名,“优秀护士”40名。开展“8.19”中国医师节表彰大会,共表彰“好院长”5名、“好医生”31名、“好护士”31名。(六)抓好疫情防控和传染病工作。实施“乙类乙管”后,严格按照国家、省、是安排部署,落实各项措施。截止到2023年11月27日(按审核日期统计),我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发病6516例,死亡32例,发病率为1142.79/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7种2941例,死亡32例(艾滋病26例、肺结核6例),丙类传染病5种3575例,无死亡病例。(七)不断加强宣传报道工作。2023年,全区卫生行业新闻报道在中央、省、市、区等各级媒体发表275篇,其中中国新闻网7篇,省级媒体139篇,市区级媒体129篇。2023年在区政务公示平台规范发布财务信息、政策法规、人事信息、工作动态等信息45篇。(八)积极推进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2023年以来,石岩头镇、黄田铺镇、梳子铺乡创建国家卫生乡镇,水口山镇省级卫生乡镇复审。巩卫工作第二季度、第三季度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开展病媒生物监测,病媒生物防制四项均在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B级标准范围内。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0万份,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我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7%以上。(九)扎实推进民生实事。16个乡镇社区“糖尿病”标准化门诊建设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糖尿病覆盖筛查完成目标任务数的99.5%。截止11月27日,“两癌”筛查任务数12000人,完成12004人,完成率100.03%。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一是公立医院投入不足。基层医疗医疗机构未落实全额保障,区财政从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经费中调控了30%的经费用于保障基层医疗机构工资性支出等人员经费。医改工作经费不到位,六项投入工作经费未按时拨付。二是服务能力不强。区域内就诊率偏低,区内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不强,学科品牌不响,以及2023年医保政策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制约,市域外就诊率较高。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不优。医疗机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少、引进难,区直医院骨干医生、学科带头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四是医疗服务质量不高。主要是患者就医体验不好。学科品牌不响,设备设施滞后。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学科较少。三、2024年工作谋划1.持续擦亮健康零陵品牌。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健康零陵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2.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共体内涵建设。持续推进医共体内部高效运行,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体系,落实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和供应保障,推动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争取市医保“打包支付,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医保支付政策。3.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建设。按照“区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原则,持续健全和完善“1+1+1+N”包村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基层医防融合新路径,加强区级牵头医院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统筹管理,全面落实14大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体、全科专科有效联动、医防有机融合的服务方式,扶持打造一批基层医疗机构特色重点医疗学科品牌,逐步实现区、乡、村药品配送、使用、报销一体化。4.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继续支持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建设三级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甲妇保院”,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用好妇幼保健院新住院大楼,加快推进全区医养优质资源整合。三个区级医院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全覆盖,同时支持民营医院做大做强。县供销合作社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2023年,XX县供销社在县委、县政府坚强的领导下,在市社和有关部门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全面贯彻落实、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县党代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供销系统实际,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进战疫保供稳产,夯实基层组织体系,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全力助推乡村振兴,现将2023年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社党委结合去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市委第八次党代会和县“三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扎实开展10次集中学习,特别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准则,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党中央权威。(二)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制,规范基层党建工作。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要务,切实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书记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从政治上扛起党建主体责任,从思想上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落实党委成员联系点工作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确保党建工作的有效落实。扎实开展组织系统“夯基提标年”活动,进行基层党建工作突出问题排查整顿,进一步清查整治突出问题规范党务工作,切实增强了广大党员对党务工作规范化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目前已组织召开25次党委会,2次党建工作专题会,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0次。(三)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县社党委向县委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相关规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集中学习XX阳市纪委、监委编写的《忏悔实录VI》、《忏悔实录XI》,并要求干部职工写好心得体会。通报上级纪检部门公布的典型案例5起,开展党风廉政谈话2次,督促干部职工对照检查,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清正廉洁做人做事。二、党建引领,全力助推供销工作(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23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77866万元,比上年增长2.3%;购进总额57742万元,比上年增长2%;全系统实现利润309万元,比上年增长0.4%。建基层供销社3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0%,建基层供销社示范社2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二)加强基层供销社建设,进一步拓展组织体系。县社成立工作专班,对全县重点镇乡、村进行深入走访,座谈,研判,形成基层供销社必须紧紧围绕县委主导产业去建设,旨在方便群众,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共识,进一步明确了村供销社、乡镇供销社建设方向。按照省供销社提出的“村两委+供销合作社+农民专合社”建设模式,由县供销社牵头,吸纳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联合组建“三社”融合供销社,今年已建成镇级基层供销社3个,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搭建购销平台。(三)发展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助农增收效果明显。依托参股企业XX阳绿香源食品有限公司、立新镇、石安镇、景福镇等供销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建设蔬菜生产基地11500余亩,签订蔬菜收购保底价合同,目前收购青菜13400吨,每吨收购价较去年增长80元,增加农民收入107万元,发展了我县蔬菜产业,实现了助农增收。(四)开展农资社会化服务工作,扎实有效为农服务。组织农资经营企业及网点销售利用农资供应淡季,截止目前,购进各种化肥31000吨,比上年增加0.4%;农药1390吨,比上年增加2.3%;农膜300吨,比上年增加2.1%。
本文标题:区卫健局、县供销合作社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二篇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60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