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案例)通用
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案例)通用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案例)通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学音乐活动方案通用1我班三年级学生,地处农村,接触音乐较晚,音乐氛围不浓,音乐的基础薄、乐感不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音乐意识,但通过教学希望他们能随之增强他们的音乐意识,逐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三年级的学生们慢慢已有自己的主见,音乐会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情绪的感受和表现欲望。所以在每一次音乐会中都希望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更热爱生活。班级音乐会的活动方案为: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孩子们的全面发展。2、寓教于乐,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和生活能力。3、营造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4、多表扬,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和自信;多鼓励,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多合作,让他们在活动中和睦相处。二、活动地点:三年级教室。三、参加人员:全班学生及教师四、活动过程:1、全班分成五小组,并选一名或多名主持人。2、确定活动内容,制定节目单:(1)节目内容: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节目。可以是本学期教材内容,也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2)节目形式:包括唱歌、器乐表演、舞蹈等。(3)节目人数:根据节目需要,可以自由搭配,形式不拘。(4)自愿报名,节目单由主持人完成。3、活动准备:节目的排练要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进行。4、活动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演,教师稍作点评,多给鼓励5、活动总结:表扬好节目;鼓励胆小生;夸奖进步者。五、活动反思1、学校的场地和条件跟不上时代的进步;2、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待提高;3、学生的表演能力和上台的信心不够;4、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有待提高。六、总结1、大方面来说,学生音乐会是提高全民音乐素养的重要一环。2、通过班级音乐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融洽了师生、生生的情感。3、班级音乐会是构建和谐班级的一种重要方法。4、班级音乐会给了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5、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小学音乐活动方案通用2教学内容:一、歌曲《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二、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本课用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巴塘连北京》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初步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2、培养学生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热爱少数民族音乐;重点、难点: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区分;教学过程:一、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听完之后请你告诉我这段音乐的风格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演奏的乐队事中国民族乐队海狮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二、到底是什么喜讯从北京传出来呢?大家都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在1976年又一个重大喜讯从那里传出来,人们听到了这个喜讯之后是怎样的一个心情呢?从音乐里我们可以听出,下面完整的欣赏一遍乐曲。三、用手指来告诉每个段落的进入。四、乐曲中哪段最有力,哪段最抒情?五、跟着哼唱这两段旋律;六、这里还有一首和北京相关的歌曲《巴塘连北京》,一起来学唱;1、认真聆听歌曲范唱;2、一起用2/4拍来指挥;3、老师范唱中间比较难掌握的节奏;4、学会歌曲之后加进几个藏族舞蹈的简单动作,边唱边跳;课堂小结:学生边唱边跳的能力有限,以后还要多进行这样的训练。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迷人的火塘》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教学目标:一、简单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以及他们的音乐风格。二、了解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重点、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的变化。教学过程:一、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国家,同学能说出多少个少数民族?二、今天我们要学唱的这首歌曲你能从歌词里听出是哪个少数民族吗?x三、聆听歌曲范唱;四、你知道火塘在侗族同胞那里象征着什么吗?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坐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的时光。这就是侗家的风俗。1、老师范唱。2、重点演唱第四乐句(即第7、第8小节),引出切分节奏;讲解书上xxx是什么节奏,请同学们把它和前面学过的节奏对比一下,他们之间有相似点吗?3、唱歌词,老师可以在学生唱好了第一声部的时候,加入第二声部的演唱。4、带领学生唱第二声部,尤其注意第二声部进入时的节奏,休止两拍,把能唱第二声部放在一组,剩下的同学唱第一声部,老师也带唱第二声部。5、今天我们除了了解侗族的`歌曲之外,还要去另外一个少数民族那里看看,听听。6、聆听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在我国云南省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的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俗一样古朴、粗犷;7、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热情、欢快)8、歌曲最后的江三木啰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的意思;课后反思:同学们对少数民族了解甚少,还要扩大这方面的知识容量。小学音乐活动方案通用3一、活动目的和意义为了搭建展示学生才艺特长的平台和阳光精神面貌,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让学生亲近艺术,展现朝气的少年的健康形象,同时立足舞台向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发出邀请,使更多的学生与音乐交上朋友,特举办此次音乐会。二、主题:“贺新年音乐会三、地点:多媒体教室四、参加人员:四年级全体同学及任课老师五、活动时间:12月31日下午(如有特殊情况另行通知)六、活动内容过程1、选好主持人(两男两女,每班选一对组持人)。2、每个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必须准备好节目,而且要保证有一定的'质量。歌唱类可以是联唱、小组唱、大合唱、表演唱、器乐伴奏唱、歌伴舞等,舞蹈,相声,小品等。老师也会准备一个节目。3、提前一周上报节目,主持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好节目串词并提前预演。4、布置音乐会会场,每个班从卖废纸的班费中拿出一部分钱买点零食,但要注意不要破坏教室卫生。5、微机老师准备好音响设备6、评出优秀演员,优秀节目,并且颁发奖品以示鼓励。小学音乐活动方案通用4教学目的:1、聆听《劳动最光荣》2、聆听《三个和尚》3、表演《洗手绢》4、表演《大家来劳动》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2、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爱劳动》表现歌曲的内容。3、能够编创歌词、设计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4、通过图谱走欧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二拍子的时值。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通过律动歌词创编,更好地掌握音乐。2、二分音符时值的学习与掌握。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打击乐器、电子琴、磁带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音乐《劳动最光荣》律动进教室。二、聆听《三个和尚》1、聆听《三个和尚》2、请同学把这个故事说一说。3、讨论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4、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发言,想出一些解决的方法。三、请同学用动作表现出同学们做家务的动作(猜一猜)四、请同学用劳动有关的词语来读节奏。出示:①2/4_×|_‖②2/4_×|_×‖五、聆听音乐《劳动最光荣》要求:边听边随音乐做劳动有关的动作。六、学习新歌《洗手绢》1、老师引导学生按基本节奏,轻声有表情地朗读歌词。2、引导学生自编洗手绢的动作,掌握歌词。3、边读歌词,边做动作。4、老师歌表演范唱《洗手绢》。5、跟学歌曲。6、学生边唱歌曲,边配上动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表演汇报。7、引导学生编词演唱,让学生思考填哪个劳动的词最适合演唱。七、小结这节课我们和三个和尚交朋友,懂得只有一份辛劳才有一份收获的道理,还学会了歌曲《洗衣绢》,希望小朋友回家后能把故事和歌表演给家长看,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小学音乐活动方案(案例)通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55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