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语文【7年级下】02《说和做》(学案及答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3、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读准下面加横线字的字音。钻探()地壳()弥高()无暇()淋漓()()漂白()硕果()校补()赫然()迭起()臧克家()诗兴不作()锲而不舍()炯炯目光()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迥乎不同()气冲斗牛()2、解释下面词语的含义。锲而不舍: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气冲斗牛:群蚁排衙:3、搜集资料,了解闻一多先生。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革命家: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用鲜血和生命写完了自己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时年47岁。二、整体感知4.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的?5、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用课文原话回答)三、合作探究,赏析形象6、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引用原文)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7、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叙述,意图何在?8、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四、达标检测9.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shuāi)微(hè)然(qiè)而不舍(wù)穷年(lì)尽心血(qián)心贯注(jióng)乎不同慷(kǎi)淋漓10.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1)诗兴不作.:(7)迥.乎不同:(2)锲.而不舍:(8)一反既.往:(3)群蚁排衙.:(9)潜.心贯注:(4)兀兀..穷年:(10)气冲斗牛:(5)弥.高:(11)目不窥.园()(6)无暇.:11、散文常用叙议结合的方法表明作者的见解,这篇散文也是如此。文中的议论有的放在有关的叙述之前(A),有的放在有关的叙述之后(B),还有的放在叙述的中间;它们的作用或提示下文(a),或过渡衔接(b),或归纳总结(c)。请指出下面几处议论的位置和作用。(1)“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3)闻一多先生还有另一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4)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12、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13、阅读课文“课文开头”至“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用不超过20字概括选文主要内容。(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意思是:(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是一处描写,表现出。(4)怎样理解“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句话的意思?(5)用一个成语概括闻一多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6)选文的最后一段在表达上属于。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部分答案:4、答案: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用了7、8、9三个自然段承上启下。使前后两部分联系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5、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6、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目的: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目的:争取民主。7、(1)语言描写:如:“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两句话表现了作为卓越的学者的闻一多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的人品。再如:“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表现闻一多大无畏的革命精神。(2)肖像描写: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都具体表现闻一多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3)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的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8、答案:尽管闻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与“做”的情况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二者统一在言论与行动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的生命“证实了他的‘言’和‘行’”。言行一致是闻先生人格的写照。如果笼统地写,容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作者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具体、实在。不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闻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进的历程。10、(1)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3)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衙:衙门。(4)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5)更高。弥:更加。(6)没有空闲的时间。暇:空闲。(7)很不一样。迥:差得远。(8)与以往完全不同。既:已经。(9)全身心、全精力集中做某事。潜:隐藏的。(10)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11)形容学习、研究专心致志。窥:从小孔或缝隙处看。12、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出必行言必行,行必果等。
本文标题:初中语文【7年级下】02《说和做》(学案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47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