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24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精选4篇)
2024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精选4篇)2023/X/XX2024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第一篇】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也是xx区奋力打造xx西部现代化新城的关键之年。区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向,紧紧围绕区委建设“科创高地、锦绣xx”、打造“一新城四中心”目标定位,以“7+7”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卫生健康七大重点工程,启动健康xx七大行动,持续推进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医防协同高效能融合、公共卫生高水平服务,为打造xx西部现代化新城贡献卫生力量。一、实施党建强根铸魂工程,推动党建引领发展深入实施(一)“一体推进”筑强党建根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做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体推进、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健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引导全系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守住意识形态阵地,把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做好舆情监测、分析研判、处置回应,避免因处置不当导致负面舆情发酵和民生事件意识形态化。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以党的思想建设为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建强党的基层战斗堡垒,深化“区委xx工委+区卫生健康局党组+医疗机构基层党组织”组织工作体系建设,以提升领导力、组织力为重点,实行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扎实开展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两新”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等重点工作,促进医疗机构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打造行业示范区域标杆。(二)“两个导向”抓实队伍建设。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按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导向和能力导向,培养选拔符合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分析下属单位领导班子结构,优化下属单位领导班子选配工作,建立完善“能上能下、优进劣汰”选人用人机制,实施“头雁领航·青年储能”计划,注重在疫情防控、项目攻坚、改革创新等重大任务中发现培养使用讲担当、有实绩的干部,择优储备100名后备干部,遴选一批业务骨干进行双向挂职锻炼。加强专家人才培养,坚持引培结合、刚柔并举原则,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培养工作,申报“蓉城英才计划”领军人才1-2人,推选“青苗”“白杨”“杉树”人才50人;突出医德医风和能力业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职称晋升制度,新晋职称高级50人、中级40人、初级60人。(三)“三管齐下”扛牢主体责任。坚持以党的纪律建设为根本,推动局党组及下属医院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督责任“四责协同”落实,扎实开展纪检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以教育整顿促进正风肃纪等各项工作持续深化。管住关键岗位,开展医疗机构高风险岗位人员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紧盯医疗机构“一把手”、领导班子、基建采购等高风险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负责人,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群众身边“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入整治医疗领域内外勾结欺诈骗保,收受“红包”回扣,在工程项目、医药购销、医疗器械采购方面索贿受贿,“大处方泛耗材”、过度医疗等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建立分梯次定期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机制,畅通意见建议反馈渠道。管牢重点领域,对医疗机构重点领域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对落实省市区重大决策部署、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医院院长离任审计、大型设备和药品耗材采购、专项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开展重点监督检查;继续开展“吃公函”“窗口”腐败、借培训名义搞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问题清理整治,着力整治乱发钱物、违规吃喝和快递送礼、收送电子红包等违规违纪问题。管好作风建设,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清单》,推动形成“三不腐”氛围;进一步健全完善巡视巡察整改长效机制,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区委巡察问题整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四风”纠治,在全系统开展“作风整顿年”活动,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专项治理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二、实施公共卫生普惠工程,筑牢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屏障(四)夯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兜牢健康网底。夯实家医微网实格服务模式,通过家庭医生和网格员“双向”融入方式,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好管理体系;扩面建设“家庭医生+微网实格”工作室,做到全区公有化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推动红光合兴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市级“标杆”模范点位,实现“家庭医生+微网实格”有阵地、有场景,推进家庭医生“七到家”服务。夯实创等升级基层能力建设,安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xx市基层二级医院,犀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市区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至少建成1个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夯实“医防融合”慢病防治,以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融合;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患者健康服务为突破口,推进基层慢病医防融合;以“一老一小”、高血压、型糖尿病、健康教育、传染病报告和处理等重点项目为抓手,持续提升项目管理质量,提高居民感受度和满意度;优化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规范开展健康体检做好健康管理。夯实基层卫生服务网底,加快推进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进程,落实“乡聘村用”制度,落实在岗村医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解决年满60岁老年离岗乡村医生保障性待遇;提升村级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开展村卫生室星级评审,确保年度3A级村卫生室不低于25个。(五)推进重点传染病防治,补齐防控短板。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调度机制,以大运会和科幻大会为契机,进一步补短板、强弱势,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继续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加强新冠疫情及变异毒珠的监测预警,强化对“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防护,扎实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疫情防控能力,确保新冠肺炎“乙类乙管”防控措施落地落实。持续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狂犬病及季节性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法定传染病(甲乙类)发病率控制在250/10万以内,及时发现、报告、处理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健全艾滋病“三线一网底”防治体系,推进实施遏制艾滋病七大防治工程。健全全区大中专院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体系,推动学校全面落实结核病防控措施。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严格落实“阳光救助”相关工作。深入开展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促进职业健康。持续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和争做“职业健康达人”活动,全区建设健康企业1家,完成217家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工作,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全年完成辖区内应治理企业数达50%及以上。在辖区小学内成功创建一家营养健康食堂(学校)。继续最好营养周宣传活动,提升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共创健康环境。深入开展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推进爱国卫生示范创建。宣传贯彻国家卫生城镇新标准落地,巩固国家卫生城镇建设成果常态化管理,确保每季度完成国卫复审暗访抽查达标。依托基层社区网格化管理,强化爱国卫生人员队伍,深入推进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推动健康xx建设,开展健康知识普及等21个专项行动。创建省级卫生村10个、省级卫生单位3个、省级无烟单位38个,市级健康细胞6个、健康家庭100户,市级病媒生物示范点2个。挖掘推广典型案例,在全区各行业工作中挖掘“xx年健康城市建设实践十佳案例”典型。加强《xx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宣传,开展无烟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等无烟单位建设。持续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抓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坚持日常防治与集中防治相结合,全力服务“大运会”和“科幻大会”,确保“四害”密度控制水平达到国家C级要求标准。三、实施医疗扩容提质工程,打造卫生健康事业动力引擎(七)推进重点项目攻坚行动,促进强基固本。开启与xx大学华西医院系列全新合作,力争华西附二院xx院区(科创新区医院)建设项目6月完成初步设计及审查,10月动工;三道堰镇卫生院迁址新建项目5月投用;加快推进区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区人民医院扩建项目、区中医医院扩建项目、区二医院扩建项目、红光医院扩建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项目建设完成并投用;启动区精神病医院(区精神卫生中心)、犀浦医院新建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落实;启动唐昌卫生院迁址(改、扩)建项目、郫筒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项目。协助推进省交通医院迁建项目、西南兵工xx医院扩建项目、xx区骨科医院、三六三犀浦院区扩建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科创医院专项债项目力争纳入xx市“十四五”规划和“三个做优做强”项目清单。(八)实施医疗服务提升行动,保障优医便民。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以区级医疗质控分中心建设和医疗服务质量检查为抓手,健全医疗机构日常监督考核评价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水平。强化专科建设,建成2-3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和1-2个市级重点专科,极力打造全市、全省具备较高水准的重点专(学)科。提升区级医院服务质效,注重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推动辖区二级、三级公立医院全面提升服务质效;区第二人民医院二级甲等复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对口支援“传帮带”工作,建设医联体、医共体,进一步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领行业发展,指导基层医疗机构积极创建胸痛单元1-2个,安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国家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提升医疗队伍国际化服务保障,抓住为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和科幻大会提供医疗卫生保障的契机,锻炼区级医院大型活动医疗保障队伍,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九)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行动,精准靶向赋能。启动xx区“码上健康”卫生健康信息化攻坚三年行动。建设家庭医生+微网实格服务管理平台,开展家庭医生创新服务试点工作,实现家医签约全覆盖,提升家医服务能力和居民满意度;按市xx委要求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试点工作,优化我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推动区域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有效整合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实现惠民、惠医、惠政、惠研;持续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接入“5G+医疗健康”远程应用体系,加强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标准化数据综合治理和精细化管理能力,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力争本年度建成1家三星智慧医院。(十)深化“三医”改革提升行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基层卫生“三医联动”系统集成改革,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巩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效,全面完成基本药物比例考核要求,确保全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不低于25%,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不低于35%;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不低于45%,二级乙等综合及以下医院不低于50%;中医医院比照同级别综合医院下调5%,专科医院下调10%;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不低于55%,村卫生室不低于65%。持续规范我区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采购及使用管理。进一步优化完善人事薪酬制度,显著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群众健康服务体验。依据xx区在全市中心城区的发展定位、产业特点和未来人口规划,分类推动各有侧重的改革,争取打造成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样板区县。四、实施中医传承创新工程,发挥国药文化精粹独特优势(十一)启动中医药示范创建,构建全链条中医服务体系。以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区)为契机,建立区-街道(镇)-村三级中医服务体系。高标准高水平建强区级龙头,推进中医药学科集群建设,加快形成各中医专科(学科)优势,区中医医院接受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复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壮大街道(镇)枢纽,按照一院一特色建设思路,持续推进镇(街道)医疗机构中医科特色化建设,形成区域内中医药服务差异互补趋势;优化
本文标题:2024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3423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