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绘本阅读教案(最新4篇)
好文供参考!1/14绘本阅读教案(最新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绘本阅读教案(最新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能自己阅读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2、感知故事中母子之间的感情。教学准备幼儿图书、头饰、大字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引出游戏的话题,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你喜欢你的妈妈吗?为什么?你和妈妈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很爱自己的妈妈,都能说出和妈妈在一起的很多事情。2、出示熊宝宝头饰:有一只可爱的熊宝宝,它最喜欢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是怎样玩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里是怎样说的。二、自由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好文供参考!2/141、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小图书。小熊和妈妈在玩什么游戏?(出示子卡捉迷藏)在书上,你看到了哪些季节?不同的季节,小熊和妈妈在哪里捉迷藏?从他们的活动中,你们能猜出他们在说什么?小结:你们真聪明,小熊和妈妈在玩椅子。2、幼儿分小组阅读。幼儿两人一组,共同阅读,可以互相讨论、阅读。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当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小结:故事中表达了妈妈对宝宝每一次的爱,所以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每一次。三、讨论交流——说说故事中的话。1、请幼儿试着讲述自己看到的故事,也可以让幼儿给故事取个名字。2、请有不同见解的幼儿也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一起讨论。教师适当小结,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语言。四、游戏活动1、教师事先把小熊和熊妈妈的头饰藏于教室中,让幼儿到教室四周去找一找小熊和熊妈妈的头饰,看谁最先找到。2、小结游戏感受,并从中体验到快乐。小结:宝宝和妈妈椅子做游戏真开心。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第二篇】作品分析:在阅读了《大牙鼠送快递》这本书后,我发现故事中的杯好文供参考!3/14子、调羹和热水瓶的碎片可以进行匹配练习,给兔子太太串项链可以进行寻找规律和创编规律的练习,看到里面有这么多的数学元素,理所当然就把它与数学领域相结合,借助这个绘本故事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在多次阅读故事之后,又发现了故事中还包含着自我认知方面的教育元素,故事中大牙鼠的大门牙爱咬东西这个特点与所从事的快递工作之间产生了冲突和矛盾,最后又能根据大牙的特点找到了适合的木匠工作。这些内容都能很好地引导幼儿通过对自身特点的进行子自我分析,并帮助自己在集体中找到适合的位置。让幼儿明白每个人都有自身不同的地方,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做的事情。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阅读和欣赏的绘本故事,在语言领域、数学领域和社会认知领域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活动目标:1.语言领域方面:认真细致观察图片,合理地猜测故事情节,并能完整流畅地讲述画面内容;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并能适当地补述。2.数学领域方面:通过故事帮助孩子提高找规律的能力,学会寻找项链珠子的排列规律和碎片形状匹配的规律。3.社会领域方面:欣赏绘本,感知大牙鼠自身的特点与从事工作之间的关系,让幼儿明白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提高幼儿自我的认知能力。好文供参考!4/14活动准备:1.故事的PPT2.操作材料:(1)给项链涂色(2)给裙子找碎片。(3)红白色的磁铁若干,用于排列项链。活动过程:一导入,了解快递员的基本信息。1今天汪老师上班的时候收到了一个包裹(出示包裹)2你们管送包裹的人叫什么?(快递员)3你们想不想看看包裹里是什么?拆开包裹,出示一本书。巧了,这本书讲的就是快递员的故事,这个快递员的名字叫“大牙鼠”二跟着幻灯步步进入故事内容。1图片一瞧,这就是小小快递员大牙鼠,它每天都要去森林的各个角落里送包裹,森林里最最忙碌的就是他啦。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叫大牙鼠吗?它的牙为什么这么大?大牙好还是不好?2图片二到四看看下面的图片,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图片二:找找桌面上有哪些餐具的碎片?好文供参考!5/14图片三:找找地上有哪些物品的碎片?图片四:找一找床上有哪些碎片?3图片五兔子太太的项链被咬断了,珠子撒了一地,怎么办?你认为珠子应该怎样排列?大牙鼠又买了许多的红珠子和白珠子,让小朋友们帮忙穿项链,它要给森林里的动物太太都送上项链。老师也穿了一根我们看看是什么规律你还能想出其他的规律吗?(个别幼儿交流自己创造的规律,并能在黑板上用磁铁摆出来。)4幼儿操作:(1)给项链涂色。先交流自己串项链的规律,再交换项链说说别人的规律。送项链。5图片九和十大牙鼠收起了项链,没过一会儿它的牙齿又闲不住了,这次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来找找裙子的碎片在哪儿?鸡妈妈拿着放大镜在找碎片,小朋友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让我们一起他们吧。6幼儿操作:(2)给裙子找碎片。仔细观察裙子上的花纹,找找,哪块布和裙子上的花纹是一模一样的?幼儿剪贴缝补裙子。好文供参考!6/14检查找得对不对。送裙子。7图片十三项链串好了,裙子补好了,大牙鼠这回应该高兴了吧?为什么不高兴?你认为大牙鼠能当一个合格的快递员吗?怎么办?(换工作)你认为大牙鼠做什么工作最合适?8讲述第十四页。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可以更好的为别人服务。交流讨论:你认为你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你在班级里可以为伙伴们做些什么呢?大班绘本活动教案【第三篇】活动背景:《1只小猪和100只狼》是日本著名绘本作家宫西达也的力作。作品秉承了宫西达也一贯的创作风格,充满原生态的生存智慧和童稚童趣的游戏精神。作品描写了1只小猪被100只狼追捕、围困,最后却因为狼的贪婪和愚蠢而幸免于难的故事,急剧转折的情节设置和出乎意料的结尾,让人读来忍俊不好文供参考!7/14禁。在这本绘本中,宫西达也运用了文字的变形、画面方向性的逆转、多种视角的呈现等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使整个作品如同动画片般形象生动,让人读来妙趣横生。活动目标:1.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2.学习多种阅读方式,感知绘本中文字及方向性等特质。3.能大胆地猜想故事情节。活动准备:大绘本、PPT活动过程:1.感知绘本封面、扉页,引发幼儿兴趣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有趣的绘本,绘本的扉页上有谁?它要去哪儿?树林里有什么呢?[在活动导人中我让孩子仔细看绘本的扉页,同时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同时也为后面的阅读做了很好的铺垫。]2.用多种方式阅读绘本(1)阅读绘本的开始部分师:树林里到底有什么,让我们绕到小猪的前面去看看吧![在这里教师用了一个“绕”字,而不用打开书本看看的字眼,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绘本扉页和正文绘画的不同视角。]①观察画面,通过模仿活动进行角色体验好文供参考!8/14第一,模仿狼的心理活动师:哇!树林里有谁啊?(很多狼)小猪为什么没有看到它们?这么多狼躲在树背后一动不动,它们想干嘛?(想吃掉小猪)我悄悄地告诉你们,这是一群饿了整整三天三夜的狼,看到一只又白又胖的小猪走来了,它们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第二,观察、猜测狼之间的对话。师:小猪越走越近,它们会对旁边的同伴说什么?看看狼的表情是怎么样的?谁来学一学?(请幼儿学学狼的表情)小猪呢?它发现狼了没有?它才不知道大树后面躲着这么多狼,一边跑一边嘴里还哼哼:今天天气好,我到树林跑一跑。②体验文字变形带来的阅读乐趣师:小猪刚一说完,哎呀,怎么啦?(教师翻页)第一,观察狼说的话。A.狼怎么了?(冲出来)它们一边冲一边嘴里还说什么?(冲啊,弟兄们——)B.谁发现了,这两边的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要把狼说的话变红变大呢?C.真奇怪,你看字的下面还拖着一条长线,这是什么意思?(念这个字的时候,要把声音拉得很长很长,这样后面的狼的弟兄就会听得见,跟得上)。我们一起再来学学。第二,观察小猪说的话。好文供参考!9/14A.看到100只狼追来了啊,小猪说了什么?为什么小猪会说两个“大”字呢?'(小猪吓得连说话都发抖了)B.我们也来学一学小猪说的话。[文字的变形是绘本中常用的艺术创作手法,这种手法往往让幼儿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绘本中所描写的情境,对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里让孩子们模仿狼和猪说话,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孩子“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这本绘本的有趣和好玩。](2)阅读故事的发展部分①感受绘本的方向性特质师:下面接着来看,注意,我要连着翻三页,小朋友看仔细,这三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狼追猪)师:小猪是怎么逃的?往哪边逃?谁能够用一个恰当的词来说一说?师:小猪东逃西窜,害怕极了,边逃边会喊什么呢?幼儿表演,师幼共同表演。[方向性是这本绘本的另一个重要的艺术创作手法,在这三页中,绘本运用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让小猪逃跑的方向来了两次180度的大逆转,读者深刻感受到小猪惊慌失措、四处逃窜的危险境地。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受这一情境,教师紧扣绘本中的游戏精神,设计了如同“猫抓老鼠”似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好文供参考!10/14②引导幼儿猜想小猪逃生的办法师:你们可真是太饿了!这么快就把小猪包围了!你们想知道绘本中的小猪会有怎么样的命运吗?我们去看看吧。(老师翻页)师:小猪怎么了?猪被狼群包围起来,而且包围圈变得越来越小,你看这时狼的心情怎么样?(得意)一高兴起来它们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先吃小猪的哪一部分?(你能猜猜狼会怎么说吗?)师:这只可怜的小猪看着狼群慢慢逼近,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害怕极了,哭了)你看他的手和脚都怎么了(不停地发抖,很害怕)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猪害怕发抖的样子。(集体——个别)师:小猪吓得全身发抖,它会不会被这群狼吃掉呢?答案就藏在书的封底,我先偷偷瞄一下!(做看书状)你们想不想看?(3)猜测故事的高潮部分师:出示封底,结果怎么样?小猪有没有被吃掉?师:怪了,小猪为什么没有被狼吃掉呢?这可是一群饿了三天三夜的狼啊,在这当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猜猜看!(它自己会想什么办法呢?或者有谁来帮助它?)[这个环节中,教师突破以往顺页翻看的常规,采用了跳页阅读的方法,直接让幼儿看封底,这样就引起了孩子们更大好文供参考!11/14的好奇心:为什么小猪会没事呢?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小小的改变,让幼儿原有的兴趣更高了。]师:是不是你们猜的那样啊?不是,有没有人来救它啊?(看狼挥手和小猪再见的一页)在这页,请你仔细看看狼在做什么动作?狼有没有再去追小猪?(没有)这群狼为什么会把小猪给放了,这可真奇怪!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就在狼群越逼越近的时候,有一只狼,站了出来,(找到了吗?是哪一只?)他作了一个什么手势?(谁来学学)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5.这只狼手一挡说:“我们有100只狼,而猪只有一只,我们每只狼,只能分到一丁点,怎么会吃得饱呢?”原来狼是嫌猪太少,根本填不饱肚子,就在这个时候,小猪听了狼的话,心想太好了,机会来了!小猪想到了什么办法逃命?(4)结尾:留下悬念,结束活动师:到底会怎么样呢?小猪是怎么样逃脱的?让我再偷偷地看一眼,哦!真是太有意思了!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吗?真的想知道?马上想知道?既然你们这么想知道,那我就把这本《1只猪和100只狼》的绘本,送给你们,回去后大家一起来仔细地看一看,把答案找出来好吗?[在孩子们急于想知晓结果的时候,阅读活动嘎然而止,教师巧妙地让孩子们在欲罢不能中,产生了迫不及待想翻看绘好文供参考!12/14本的强烈愿望,极大地激发了幼儿自主阅读的欲望,可以说,这样的结尾是本设计的精彩一笔。]3.分享阅读师:老师今天带来了这本绘本,可是,这么多绘本不够全班小朋友看的,怎么办呢?(一起看)现在就请大家带着绘本,回到教室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分享好吗?[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发展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把自主阅读放在延伸活动中有这样两点考虑:一是尊重了孩子自主阅读的个性化特点;二是减少了集体教学中时间的隐性浪费。]活动反思: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以游戏为生命,多游戏,多发展。根据幼儿这一年龄特点,我们在整个活动中特让幼儿在看看、学学、说说、演演的过程中,学得轻松,玩得开心。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活动,并且以情节的自然递进为转换环节的契机,使幼儿怀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跃跃欲试,激情高涨,有效促
本文标题:绘本阅读教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68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