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2023年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集聚4篇
1/322023年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集聚4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2023年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集聚4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2023年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1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衡阳市委、耒阳市委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工作要求以及中央1号文件,中央、省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要求,对照湖南省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标准,以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专项行动为抓手,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推进乡风文明为目标,以村为载体,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衡阳市委相关文件要求,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推进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行动,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树立勤俭节约、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二、目标任务2/32建立健全推进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效应、“衡阳群众·耒阳志愿者”的劝导督促作用和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的教化促进作用,通过抓好“关键少数”,引领“广大多数”,抵制封建迷信、薄养厚葬、大操大办、好逸恶劳、盲目攀比、打牌赌博等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倡导崇尚科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合法经营、邻里和睦等时代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培育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改善乡村生活条件,繁荣兴盛乡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主要内容(一)强化思想引领,培育核心价值1、强化理想信念。紧紧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__,深入宣传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走过的非凡十年,广泛宣传党和人民创造的新作为新业绩,激励全镇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开拓奋进。把重大主题宣传、政策理论教育、群众文化活动与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工程有机结合,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我的衡阳·我的奋斗”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强音。2、推进理论普及。用好“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耒阳新闻网、“衡阳群众”及“文明耒阳”APP等平台阵地,实现3/32“广覆盖、常使用、真效果”。及时跟进学习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村村响”广播等载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3、筑牢核心价值。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入脑入心。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方式,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培育熏染农民群众道德情操。(二)强化道德培育,推进移风易俗1、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制定或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步、日常行为规范、引导民风民俗等纳入村规民约内容。在村党组织统一领导下,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湾村明白人、“衡阳群众”志愿服务队等基层群众组织作用,引导和鼓励村民委员会依据村规民约出台具体约束性措施,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攀比炫富、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进行治理。通过教育、规劝、奖惩等措施,引导村民遵守相关规定。2、培育婚丧喜庆新风。倡导婚事新办,提倡举办集体婚礼、家庭婚礼、旅行婚礼等有纪念意义的婚礼;反对奢侈浪费,提倡控制迎亲车辆、宴席桌数和标准,抵制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反对低俗闹洞房等行为,提倡文明健康的娱庆活动。倡导丧事简办,提倡简化仪式、限制规模、文明节俭的治丧方式;反对乱埋乱葬、修活人墓、超标准建墓立碑,提倡遗体火化、节地生态安葬。喜庆事宜节约办。除婚丧以外的其他喜庆4/32事宜,提倡不办酒席。确需办酒席庆贺的,提倡仅邀请亲戚俭办聚会,反对把人情厚薄用金钱多少来衡量,提倡健康文明的人际交往方式。推进农村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清廉家庭等创建活动,培育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3、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努力满足基层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村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设施的管理,提高综合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满足群众阅读需求。广泛开展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广场舞全民健身等活动,使人们在科技普及、文化浸润和艺术的熏陶中,潜移默化,滋养精神。(三)强化文明实践,弘扬时代新风1、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加强农村“衡阳群众·耒阳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农村党员干部为核心,以基层志愿者为主体,发挥“湾村明白人”、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五老”人员、新老乡贤、创业返乡人员、群众活动带头人的作用,建好村级“11+N”志愿服务小分队,围绕理论宣讲、疫情防控、道德涵育、乡村振兴、科技科普、教育文化、体育健身、普法教育等主题,围绕“3·5学雷锋”、“12·5”国际志愿者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四季同行·雷锋家乡学雷锋·衡阳群众在动”“我的衡阳·我的奋斗”“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5/32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改变观念、在实践中提高认识。2、开展集体喜庆实践活动。积极探索“集体婚礼”“集体祝寿”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活动。倡导在传统七夕等时间节点举办“集体婚礼”活动,探索建立由联点领导证婚、低彩礼结婚的运行模式,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自立自强、共同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人生价值观,不要天价彩礼的新型婚恋观。倡导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举行“集体拜寿”活动,突出“敬老爱老+移风易俗”实践理念,组织70岁以上老年人,分批次举办别开生面的集体祝寿会,联点领导致辞祝寿,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3、开展乡风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文明村镇等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衡阳群众和“好邻居”“好婆媳”等推荐评选活动,引领农村乡风文明。开展“我们的家风家训”活动,引导家家户户写家风、晒家训,立家规、传家训,讲家事、树家风,引导群众从家庭做起,改陋习、树新风。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敬老月”“雷锋日”“小手拉大手”等相关主题实践活动。广泛重视在春节、清明、七夕、重阳等传统民族节日中引导践行正确婚丧观和中华孝道。(四)强化示范带动,树立乡风文明1、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抵制不良风气、反对铺张浪费,带头管好自己与家人,6/32教育引导亲戚朋友和身边群众严格遵守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有关规定,严格遵守村规民约,严格落实操办婚礼前、操办丧礼后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红白理事会以及广大群众的监督,使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城乡居民的日常行为自觉。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下沉到所联点村(社区),主动参加指导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的婚丧喜庆事宜,主动参加指导当地集体婚礼、集体寿礼等移风易俗主题活动,积极参与指导,身体力行带动,推进乡风文明。2、典型模范影响带动。充分发挥各类先进典型在树立文明乡风中的示范作用,围绕推动移风易俗,重视发挥各类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文明家庭”“最美衡阳群众”“湾村明白人”等的引领作用,用群众身边的榜样教育群众、影响群众。要从基层干部、乡村教师、退伍军人、创业人士等群体中发现和培养新乡贤,发挥他们植根乡土、贴近群众的优势,用他们的嘉言善行感召群众、垂范乡里。要选树和表彰一批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婚事新办、简办的富有号召力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3、突出宣传教育引导。加强指导督促,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考核指标和依据。加强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学习宣传,运用农村“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移风易俗光荣榜”等载体,开展“讲学7/32用”活动,引导群众投身除陋习、树新风的生动实践。通过宣传栏、文化墙等载体,宣传倡导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内容,创作制作一批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生态文明等反映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的文艺、文学作品,推动移风易俗的认知认同。四、实施步骤(一)宣传发动阶段(__年8月下旬)各村要成立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专班,组织“衡阳群众·耒阳志愿者”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利用广播、宣传标语、板报横幅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重点对象、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将该项活动宣传到机关、学校、社区、村镇和家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组织实施阶段(__年9月-__年11月)各村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公布举报受理方式,深入开展监督检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传导压力、推动落实。要以党员联系群众“五个到户”为抓手,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三)巩固提高阶段(__年11月以后,长期坚持)按照“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的要求,持续巩固深化拓展工作成果。实事求是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巩固前一阶段整治工作成果,探索建立科学合8/32理的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形成节俭适度、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尚。五、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大义镇“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领导小组,镇长曹芳芳任组长,宣传委员谢坚任常务副组长,其余党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驻村干部、村支书任成员,下设办公室,孙尧任办公室主任,宣传干事阳茜为办公室成员。(二)营造舆论氛围。各村要把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作为全镇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抓细抓实抓具体。各村要加强牵头引导、统筹协调,力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宣传部门要深化宣传引导,组织开展道德讲堂等主题宣传活动。民政部门要指导村里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庆事宜节约办”列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要在村部、居民集聚区和交通主干道可视范围通过村务公开、宣传栏、灯箱广告、主题墙绘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宣传全覆盖、无死角。(三)完善机制保障。各部门要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和支持力度,加大联合执法和检查力度,加大专项行动监管和整治力度,切实加强引导管控,抓好综合治理,着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四)严肃问责通报。镇纪委、工作领导小组将采取定期督查、专项督查等形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及时讲评,严肃进行问责和通报,确保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各项工作落到实9/32处各村要完善阵地建设,明确分管领导,建立信息员队伍,畅通信息渠道,进行常态化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要进行现场教育引导,及时通报曝光。2023年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2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中央和省委、咸宁市委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赤壁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咸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目标任务设立5年过渡期,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分类推进。将区位条件优越,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高,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轻的乡镇定为先行示范乡镇,实行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到2025年在全市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10/32代化,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将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较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一般的乡镇定为正常推进乡镇,通过政策扶持、接续推进,到2025年初步建成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系,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将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巩固
本文标题:2023年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集聚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61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