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参考资料,少熬夜!情况。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⑴种花生、收花生。⑵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⑶吃花生时的议论。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汇报交流:⑴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⑵质疑、解疑: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3、指导感情朗读。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⑴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父亲的话中提到了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让人一见就,但是和相比,还是最可贵。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参考资料,少熬夜!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⑵体会第二层意思: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②学生齐读,谈理解。(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三、分清课文的主次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种花生→()→()→()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四、总结全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参考资料,少熬夜!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五、延伸拓展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要求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分清文章主次。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教学难点自读设问,讨论交流,读中悟理。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1、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2、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也是作者大体的思路,老师用这样的思路引导大家:(1)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2)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是花生,而一定是落花生?(3)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什么?(4)作者借花生想告诉我们什么?(5)在写作上我们应该学习什么?(读1篇课文从接触题目开始,就要一边读一边想,教给学生读题思文的方法,做到不盲目读书。)二、诱导初读1、范读: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2、自读: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同桌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意见。3、分段指名读课文,注意听清对字音读的是否准确。思考:种花生、收花生、议花生,哪些部分是次要?哪些部分是主要的?(诱导预读,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初步分清文章的主次,为突出读写训练重点做好了铺垫,也为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打好了基石。并且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听读自读中,带着问题边读边想;一种学习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议、互补、互改。)三、引导细读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围绕花生讲了什么?2、自读第一自然段,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你喜欢怎样参考资料,少熬夜!读就怎样读,可以一边读一边想,可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或小组同学交流交流。(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增加了广阔的自由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思考方式。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将多种读书思考方法逐步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3、课文通过8个字概括了种花生的过程,通过一句短短的句子就把收花生的过程一笔带过,想想这是为什么呢?(不时地围绕训练重点对学生进行提示、指导,促使这种学习方法尽快转化为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四、课堂练习1、形近字组词。避()墓()辩()浇()辟()幕()辨()饶()譬()慕()辫()烧()2、多音字组词。zhong()pian()san()种便散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初步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2、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引入。1、师: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生猜)对,是花生(出示落花生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15、落花生)生齐读。2、对课题质疑参考资料,少熬夜!(1)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自由提出问题)(2)简介落花生。二、自主探究1、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轮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想想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2、检查读生字、词语。3、小组推荐交流课文所写的内容。三、合作交流。1、课文围绕题目主要讲了种花生议花生。2、指名读第一段,从第一段中发现了什么?体会“居然”一词。吃花生理解“居然”的意思并练习用“居然”说句子。3、读出花生收获后一家人的意外、惊喜。(齐读)四、品读体验师导语:读一读3—15段,看看这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一家人是如何边吃边议论花生的?1、读“吃花生、议花生”的内容。(议论花生的好处,从谈花生到论人生。)2、兄妹们是怎样评论花生的?父亲又是怎样评论花生的?过渡: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视的特点,而这容易被人忽视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贵的好处。3、反复读父亲的话。(出示演示文稿——父亲的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思考: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1)、议论花生的好处。(2)、从谈花生到论人生。4、小组讨论交流5、全班交流,教师引导。6、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课文用桃子、石榴、苹果来和花生做对比,凸显花生的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可贵精神。)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一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的都是不好的。()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参考资料,少熬夜!d、当外表美和内心美二者不能兼顾的时候,你愿意选择的是____。7、小结: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几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让人一见就(),但是,和__相比,还是__最可贵。8、体会第二层意思:领悟做人的道理。(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师: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9、投影出示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学生齐读,谈理解。(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质,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10、你身边有没有这样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生9:父亲不仅仅是说花生,其实他在赞美像花生一样有花生品质的那些人。师:那像花生一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啊?生10:像花生一样的人是不图虚名、默默奉献、不计较名利的人。师:说得
本文标题: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17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