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北师大版四级数学方程教学设计【第一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方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88-90页“方程”二。教材分析方程表示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三。学情分析方程相对学生来言,比较抽象,也较为难理解。所以教学中要多创设情境和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来帮主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找数量的相等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知识的能力。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等量关系,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五。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突破方法:借助教具天平来理解方程的概念。2.难点: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突破方法: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六。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演示。学法:观察、比较、分析。七。教学准备天平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谁能描述玩跷跷板的情形?请学生自由回答。总结:玩跷跷板的时候,如果两边的重量不一样,重的一边就会把轻的一边翘起来;当两边的重量相等时,跷跷板就平衡了。根据这种现象,科学家设计出了天平。今天老师也带来了简易天平,我们用它来做个小实验。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熟悉的游戏引入,既让学生深刻体会了“平衡”,又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索新知1.教材第88页情境图参考资料,少熬夜!(1)同学们,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指名说明情况:天平的左边有一颗樱桃和5克的砝码,右边有10克砝码,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2)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呢?天平两边的质量相等。(3)如果用x表示樱桃的质量,你能根据天平平衡写出一个等式吗?每位同学在纸上写一写,试一试。指名学士汇报。X+5=10同学们思考一下,X+5表示什么意思?1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2.教材第88页月饼图(1)你能从图中看到什么?4块月饼的质量一共是380克。(2)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独立思考,指名汇报。每块月饼的质量×4=380(3)如果用y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独立思考,小组交流。4y=380(4)思考:4y表示什么意思?3.教材第88页水瓶图(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2000毫升的水,刚好倒满2个热水瓶和1个杯子,杯子能装200毫升的水。(2)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2个热水瓶的容积+200毫升=2000毫升(3)如果每个热水瓶能装z毫升的水,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等式吗?独立试着写一写,小组内讨论汇报结果。2z+200=2000(4)思考:2z表示什么意思?4.观察刚才我们列的几个等式,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内交流。总结:像x+5=10,4y=380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方程一定是等式,那么等式一定是方程吗?引导学生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的过程,理解方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反馈应用教材第81页“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一说列式的理由。设计意图:多角度强化对方程的认识。知道列方程是要找数量的相等关系。(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同学们知道什么叫方程?怎么样列方程了吗?九。方程X+5=104y=3802z+200=200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十。教后反思参考资料,少熬夜!图式结合,可以让学生能掌握看图并用方程表示的方法,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北师大版四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二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数一数》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内容:数一数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笑笑和淘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1.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3.在此基础上,引出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4.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5.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6.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7.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2.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3.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仧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三、练习活动1.说一说,拨一拨。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参考资料,少熬夜!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2.第2、3、4、5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3.第6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4.第7题是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图像结构作支撑。所以,在开展本题的活动时,可以运用计数器的直观性特点,从计数器上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四、实践作业1.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2.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3.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板书设计:生活中的大数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认识更大的数教学目标:更多免费资源下载课件|视频|试卷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体会较大数字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亿位的数,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十10个10000是多少,10个100000是多少,10个1000000是多少一亿等于十个一千万一千万等于十个一百万一百万等参考资料,少熬夜!于十个十万二、亲身实践,巩固新知1.指明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5万,7个一千万,教师强调认准计数单位2.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的数,数到四千二百万。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满十进一”的原则。3.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一亿。4.从九十五万起一万一万的数数到一百一十万;从八百六十万一万一万数数到一千万;从四千万起,一万一万数数到一亿借助计数器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抽象程度上使学生了解大数,明白“满十进一”原则5.十万里有()个一万一百万里有()个十万一千万有()一百万一亿里有()个一千万有关这个题,使学生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6.在计数器上拨出2345678,再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万,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三、总结不管数有多大,都要记住每相邻两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还要记住亿内数的数位顺序四、学生互相评价《人口普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口普查(一)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2.会正确读多位数,并能比较大小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多位数。教学难点:比较大小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让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较大的数据,教师板书2.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祖国大陆约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香港约有七十八万人澳门约有四十四万人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全国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提问:你能读出以上城市的人口数吗?小组讨论:1.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2.出示数位顺序表亿级万级个级……..千亿百亿十亿亿参考资料,少熬夜!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一千三百八十万;六百七十八万;四十四万;一千零一万观察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3.让学生读表格里的数4.教师任意出几个数,让学生用分级线的方法来读232000044558412216584412136提问:你们发现这样读数有什么好处呢三、比较数的大小1.比较表格内数的大小2.你是怎样比较的四、巩固新知。联系实际出示挂图,(1)说说这些国家个各有多少人(2)将这些国家人口数据按大小排列顺序板书设计:亿级万级个级……..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教学内容:人口普查(二)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2.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3.会正确读、写多位数。教学重点: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教学难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教学过程:一、读、写更大的数。1.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2.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参考资料,少熬夜!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4.总结讨论。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二、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第7页“试一试”第1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有关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学生能体验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数据,如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产值、城区面积等,通过一些具体的、可以感受的数据,了解较大数据的意义。第2题,组织一组组可以对比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写数的基础。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三、实践练习。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第3题,本题的练习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练习本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较复杂的背景中会善于观察,懂得会用排除的方法寻找对应的数。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数据安排的干扰性可以更大一些,以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并让他们说一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板书设计:大数的读、写亿级万级个级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亿亿亿万万万265830000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国土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国土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204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