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落花生》教案【精选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落花生》教案【精选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落花生》教案【精选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落花生》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掌握积累生字词,并能把这些词语运用在学习过程中。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词语,以及学习文章中借物喻人等写作手法。3、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许地山所赞美的精神,学会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灵活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准确地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词语。2、学习体会课文中揭示的做人道理。教学难点: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学习,掌握课文的各种写作手法与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老师:同学们,今天我来上课的途中,碰到了一位同学,他问了我一个谜语,你们想猜一猜吗?学生:(异口同声)想。老师: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是什么?猜一种食物。学生:花生。老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正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篇新课文《落花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给自己不懂的生字词作上标志。(1)、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①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字词的特点。②师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对本课文生字词的理解以及认字技巧。2、学生用自己的言语把课文所讲的故事复述一次。老师可先提问几位学生,其他的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发表,并让他们之间互相评价一下。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再次感知课文,划分课文段落大意。学生在默读课文过程中,以“落花生”为线索,把课文分参考资料,少熬夜!成几大段,并归纳出各段的大意。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完后,老师可适当的对每位同学进行评价。并要求他们把自己不懂的句子作上标志。3、找出文章中作者兄弟姐妹们对花生的评价。四、深化练习,归纳总结。1、“自助餐”练习: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居然”“成熟”“虽然……可是”这几个词语,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个来造句。2、这节课我们初步掌握了这篇课文的内容,课文中的几兄弟都将自己对花生的看法说出来了,它们分别是什么?(味美、榨油、便宜)3、联系我们现实生活,你们又有什么看法呢?五、作业:1、好好地复习新的生字词,准备下节课的“组字游戏”。2、回去后,再细读课文,把刚才不懂的句子弄懂,下节课我们一起探讨。第二课时一、巩固旧知,引入新知。“组字游戏”:要求:在每一组中,抽取两部分或者多个部分来组合成一个新字,每一组中新组合出来的两个字都可以组成一个词语。规则:以个人为单位,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回答的同学要把组合出来的新词语写在黑板上,并能正确地把词语读两次,才算回答正确。(1)、氵窄由木(榨油)(2)、亠了口冖一丁(亭子)(3)、口付分口(吩咐)(4)、木留艹连(榴莲)(5)、?讠式云(尝试)(6)、扌穴工穴乙(挖空)游戏完毕后,全班同学齐读以上的词语两遍。二、细读课文,品味欣赏。1、学生细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共同完成以下的表格。通过表格比较得出:花生是朴实的,默默地奉献的2、再朗读课文的10~13自然段。(1)、上一节课,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都发现了一些比较难懂的句子,现在你们说说是哪些?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老师与学生共同对不懂的句子进行研究探讨,在此过程中,老师可逐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2)、重点解释难理解句子:①、“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②、“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在解决这些难题时,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与看法,最参考资料,少熬夜!后,老师才作补充与总结。3、在以上分析过的句子和表格,它们都是说花生好处,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深刻道理,一个做人的道理,谁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呢?我们做人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埋头实干的人(如:花生),而不是一个贪慕虚荣,只讲外表的人(如:苹果、桃子)。4、学习了这篇文章,老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一个关于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的秘密,你们发现了吗?借物喻人是指通过记叙、描写一种物体来象征某个人,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篇文章突出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作者通过对花生的赞美,体现了爸爸希望我要做像花生一样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三、拓展练习,课堂小结。1、快速填空:父亲的话中提到了(桃子)(石榴)、(苹果)、(花生)四种事物,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可是虽然(花生)埋在地里,而且它的样子也不好看,但还是(花生)最可贵。父亲也希望我们可以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2、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那么,作者是借花生来比喻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并说说作者的写作目的。四、作业。放学后,每位同学动动手,找1~2个关于借物喻人的句子。鼓励同学们自己动动脑筋的新成果。落花生【第二篇】教学内容7、总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2、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3、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找出重点段,并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体参考资料,少熬夜!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示课题1、假如你拿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2、学生交流。二、听课文录音,了解。1、听录音后回答:这篇课文的内容是:(1)介绍一种物品()(2)记一件事()(3)写一处景物()(4)描写几个人物()2、教师简介:课文虽然以为题,但并不是1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是他的笔名。为什么他会对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三、初读课文1、把课文读正确、通顺。2、按第一单元的要求自学课文,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四、交流学习成果1、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集体交流典型的几个问题。五、按提示分段1、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1)种花生,收花生。(2)尝花生,谈花生。(3)父亲的话牢记心上。2、结合课文插图,分段提示,理清课文内容。六、作业:1、完成《作业本》第2、4。2、绘制花生的生长过程。第2课时一、复习回顾课文脉络,学习“学习提示”。参考资料,少熬夜!1、想想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重点写的?怎样学习重点段?2、学习“学习提示”。(1)默读“提示”,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2)从“学习提示”中,你学懂了什么?①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叫重点段。②学习重点段,理清写哪些内容;细读细想,弄清作者要表达的意思。③联系其余各段和课题,理解全文和思想感情。(3)根据“学习提示”,找出课文的重点段。二、研读重点段1、学生自由读重点段,结合问题讨论学习这一段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研究?2、结合课后练习2、3题独立学习重点段,教师巡视,辅优补差。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1)说说“今晚”过收获节,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说明什么?(2)一家人是怎样谈花生的好处的?圈出有关词语。(3)“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投影出示第10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说的这段话的?①父亲是拿花和玫什么进行对比?为什么要这样比?结合回答课后练3。②父亲是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比,其实是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可贵之处?(藏而不露)(4)父亲为什么要对我们这样说?理解课文第12自然段。(5)“我”有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话的含义?(读第13自然段)“有用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4、学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道理?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作业。《作业本》第4、5题。第3课时一、复习回顾1、听记:开辟居然、价钱、榨油、可贵、爱慕、体面2、自查、订正3、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内容。二、研读第一段1、引入:“我们”一家人过收获节的花生是怎样来的呢?2、自由朗读第一段,讨论:这段话为什么不详写?可不参考资料,少熬夜!可以不写?3、体会:课文内容要前后连贯。三、研读第三段1、引入:父亲的话对“我”的一生为人有影响吗?从哪里看出来?简介作者生平: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曾留学美国,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病逝于香港。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什么要用做题目?(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像花生那样”踏踏实实、不求虚荣地去做人。因为父亲的话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点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样做人,所以用这个题目。)有感情地朗读:个别准备、同座互练、指名读知道点评。四、总结体会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书体会。设计意图:通过说、辩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思想上有一个升华。五、作业1、完成《作业本》中剩余的作业。2、把读了课文后的体会写成一段话。板书设计:7.种花生收花生味美尝花生谈花生榨油便宜父亲的话牢记心上……教学后记为了突破本课学习抓住事物的某种特性,以物喻人的写法,并练习对话的几种句式,设计课文主题迁移写一段话,较好。《落花生》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的等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初步学习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参考资料,少熬夜!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初步学习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教学构想课前,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教学时,先结合课题,组织学生交流对“落花生”这个名字由来的了解。然后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几件事。要保证学生充分阅读、思考和小组交流讨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巧妙激趣,导入新课。1、指名学生上台写下自己的名字,并说出名字的含义。2、教师板书作者笔名“落花生”,并请学生猜想它的含义。3、教师把“落华生”改写为“落花生”,并介绍作者许地山。许地山为什么把自己的笔名叫做“落华生”呢?读了本课,我们就清楚了。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2、同位互读,相互订正。3、小组讨论: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4、回报交流,理清脉络。三、质疑问难,培养能力。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学第一部分,提出不懂的问题。2、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姐弟几个人通过辛勤劳动,收获了花生,为什么用“居然”而不用“果然”呢?用“居然”说明了花生的什么特点?(2)文中为什么只用“买种”“播种”“浇水”这几个词写种花生?这些词能颠倒吗?(3)母亲为什么提议过“收获节”,还吩咐在后花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4)“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一句中,“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父亲对孩子们一起吃饭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是“难得”、“很难得”“实在很难得”?父亲很难得回来吃饭,就是为了品尝我们中的新花生吗?诸如上述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释疑,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作业设计查找关于花生成长的资料。第二课时一、抓住重点,精读领悟。1、分角色朗读众人议花生一段。参考资料,少熬
本文标题:《落花生》教案【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96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