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质量活动方案案例通用3篇
1/39质量活动方案案例通用3篇【参阅】此篇优质文档“质量活动方案案例通用3篇”由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质量活动方案1近年来,股份公司高度重视审计工作质量,审计工作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审计监督、服务、增值作用较好发挥,有力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但同时要看到,全系统审计工作质量发展不平衡,一些单位审计职能发挥不到位、审计成果运用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审计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要求“以创新规范立业”,国资委、审计署要求实现审计全覆盖,国有企业改革和供给侧改革进入集中发力阶段,内部审计作为企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审计工作质量上实现根本性的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提升不仅是顺应国家对审计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品质**”建设的现实要求,更是筑牢审计事业发展根基的内在要求。为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更好推动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2019年度审计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股份公司决定在全系统开展“审计工作质量提升年”活动,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2/39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遵循《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管理规定》等各项规定,积极落实股份公司打造品质**的有关要求,按照领导重视、统筹推进、全员参与、全面提升的总体工作思路,把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围绕创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模式、创新审计内容、创新审计体制机制、创新审计方法手段、创新信息化审计、创新审计成果运用、创新审计队伍建设,激发审计热情与潜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推动品质**建设。二、主要目标通过全面实施“审计质量工作提升年”活动,在企业层面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完善审计制度办法,配齐配强审计机构和人员,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实现年度“613”审计目标,营造各级领导和单位关心审计、支持审计和重视审计的良好氛围;在审计机构层面,形成全员抓质量的新理念,健全审计质量督导、复核、考核和评价机制,完善审计工作指南,细化审计业务操作规范,强化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建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在审计项目层面,实现对审计计划、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结果运用、后续审计、审计档案的质量控制机制,规范审计行为,提3/39升审计质量;进一步推动审计工作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质量提升之路,创建中国**审计品牌。质量活动方案2近年来,股份公司高度重视审计工作质量,审计工作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审计监督、服务、增值作用较好发挥,有力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但同时要看到,全系统审计工作质量发展不平衡,一些单位审计职能发挥不到位、审计成果运用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审计事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要求“以创新规范立业”,国资委、审计署要求实现审计全覆盖,国有企业改革和供给侧改革进入集中发力阶段,内部审计作为企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审计工作质量上实现根本性的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提升不仅是顺应国家对审计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品质**”建设的现实要求,更是筑牢审计事业发展根基的内在要求。为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更好推动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2019年度审计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股份公司决定在全系统开展“审计工作质量提升年”活动,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重要讲话4/39精神,严格遵循《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暨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管理规定》等各项规定,积极落实股份公司打造品质**的有关要求,按照领导重视、统筹推进、全员参与、全面提升的总体工作思路,把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围绕创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模式、创新审计内容、创新审计体制机制、创新审计方法手段、创新信息化审计、创新审计成果运用、创新审计队伍建设,激发审计热情与潜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推动品质**建设。二、主要目标通过全面实施“审计质量工作提升年”活动,在企业层面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完善审计制度办法,配齐配强审计机构和人员,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实现年度“613”审计目标,营造各级领导和单位关心审计、支持审计和重视审计的良好氛围;在审计机构层面,形成全员抓质量的新理念,健全审计质量督导、复核、考核和评价机制,完善审计工作指南,细化审计业务操作规范,强化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建立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在审计项目层面,实现对审计计划、审前调查、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结果运用、后续审计、审计档案的质量控制机制,规范审计行为,提升审计质量;进一步推动审计工作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质量提升之路,5/39创建中国**审计品牌。三、开展范围及对象股份公司系统内所属各单位,相关领导以及所有专、兼职审计人员。四、主要内容审计质量提升是实现审计目标,彰显审计价值的有效途径,是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质量的提升,需要各级领导、各级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全面参与,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层面、审计机构层面和审计项目三个层面。(一)企业(公司)层面1.审计机构独立性:是否设置独立内部审计机构;尚不具备设立独立内部审计机构条件的,是否设立专职审计人员负责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是否接受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与监督。2.专职内审人员配备:内部审计人员的比例是否低于职工人数的千分之三,是否按低于每百亿资产总额20人的标准配备内部审计人员;人数或总资产较少的二级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专职人员应不低于3人。3.审计工作分管:是否直接由董事长分管,或向本单位党委、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负责并报告工作,主要负责人是否定期听取内部审计工作情况汇报。4.审计机构负责人任免:是否按规定征求上一级审计机构意见。6/395.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是否具备审计岗位所必备的审计、会计、造价、法律或者管理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是否具备审计师、会计师等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从事相关工作三年以上经历。6.内部审计机构经费:必需的审计工作经费和审计人员培训及后续教育经费是否列入年度财务预算。7.总审计师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否建立总审计师制度,总审计师是否协助董事长(或者主要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8.审计结果运用:是否建立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问责和考核挂钩机制;内部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是否作为单位领导人员任命、考核、奖惩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审计发现问题是否全面整改;审计建议是否得到有效采纳。9.审计信息化开展:是否利用审计信息化手段,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对所属单位是否每3年至少审计1次,做到应审尽审、有审必严。10.审计工作协同:是否建立协同工作机制,财务、经济管理、纪检监察等部门是否及时向内部审计部门提供业务数据和监督检查结果。11.影响独立性事项:内部审计人员是否参与可能影响独立、客观履行审计职责的工作。(二)内审机构层面1.是否建立和完善包括审计结果考核评价制度在内的审计相关配套实施办法且有效执行。7/392.是否制定相应审计操作指南或认真执行股份公司审计指南。3.是否依据本单位主要业务风险水平、管理需要和审计资源,拟定本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计划是否经本单位党委、董事会(未设立董事会的单位经总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后实施。4.是否定期向本单位党委、董事会(或者单位负责人)汇报有关内部审计工作情况;是否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审计结果通报制度。5.是否建立后续审计制度,督促检查审计意见的落实情况和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6.是否对内部审计中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及时分析研究,提出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议。7.审计人员是否全员参加后续教育培训。8.是否按时提交审计理论研讨材料和论文。9.是否按时向上一级内部审计机构报送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总结。10.是否按时报送内部审计情况统计报表、审计管理系统所需数据。11.是否按时报送重要子公司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及重大违法违纪、资产损失、经济案件、经营风险等相关审计资料。12.是否完成年度审计项目计划。8/3913.被审计单位是否在收到审计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将审计意见的落实情况或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书面报告实施审计的内部审计机构。14.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是否实行回避。(三)审计项目层面1.是否按照年度审计计划组织实施审计项目。2.是否开展审前调查,审前调查报告是否要素齐全,风险评估到位,审计重点突出。3.是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方案是否内容完整,具有可操作性;是否明确审计项目组长、主审、成员和复核人员相应的责任。4.审计工作底稿是否内容完整,记录清晰,并经过复核;相关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恰当,是否要素齐全,手续完整,符合规范。5.审计报告是否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是否建立审计报告业务会议制度,对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属于经济责任审计和重大专项审计的报告,是否报本单位党委常委会审批,其他审计报告是否报协管、分管领导审批;是否作出审计决定,并连同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单位;报告是否内容完整、客观及时、重点突出;审计发现问题是否定性准确、依据充分;是否明确问题责任人;审计建议是否具有建设性。6.审计项目结束后,是否按照审计档案管理规定立卷、归9/39档,审计档案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按规定顺序排列,装订整齐,归档及时,管理规范。五、活动开展方式审计质量提升离不开有效的活动载体,本次审计质量提升活动包括8个主题:审计工作质量剖析和总结,审计人员教育培训,审计方案、底稿及审计报告评比,审计整改追责落实评比,审计档案管理评比,审计质量考核评比,创建审计创新示范点,营造提升氛围(包括演讲比赛、审计宣传、知识竞赛)等。(一)以深入剖析与系统总结为抓手,努力在自我认识和评价上实现新提升。各级审计机构和全体审计人员对照内审准则及审计相关制度撰写并上报单位(个人)剖析和总结材料,通过剖析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制约审计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明确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思路和措施,系统总结审计质量提升的经验和做法,实现审计人员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二)以审计人员培训全覆盖为抓手,努力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提升。股份公司拟定2019年4至9月分批次对系统内专职审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股份公司将邀请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会长鲍国明等知名专家,通过讲授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与案例、建设项目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典型项目投资失控的案例分析以及如何排解审计人员的心里压力等课程,全面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胜任能力,开阔视野,拓宽工作10/39思路,实现审计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三)以评选优秀审计方案、审计底稿、审计报告为抓手,努力在规范审计行为上实现新提升。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审计结果。通过推选示范具有价值的优秀审计方案、底稿和报告,并在股份公司统一开展评选活动,进一步促进各级审计机构优化审计方案,规范审计底稿,完善审计报告,提升审计结果质量。(四)以全面促进审计整改为抓手,努力在成果转化上实现新提升。通过整改质量评比交流活动,提高各单位对审计整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有效地实现内部审计解决问题、促进规范、防范风险以及服务决策的目的,实现审计成果转化的有效提升。(五)以开展审计档案质量评比活动为抓手,努力在夯实基础上实现新提升。审计档案体现了审计工作流程,是重要的审计基础资料,是加工、提炼审计信息价值的有效载体,也是培训审计人员最好的素材。股份公司拟对2019年已完成的审计档案,按照
本文标题:质量活动方案案例通用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565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