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3章资产负债表分析2主要内容•3.1资产负债表概述•3.2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3.3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3.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3.5财务危机预警分析3本章知识导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实现了从利润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的转变,并将资产负债表观作为一项核心理念进行推广和执行。因此,对于资产负债表运用新的理念和视角进行分析就显得愈发重要。4本章知识导读•本章重点阐述资产负债表的定义、作用,结构与列报要求;对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内涵进行分析;对资产负债表的纵向和横向结构进行分析;利用相关财务比率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以及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预警分析。5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经济内涵和分析要点的掌握,对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进行分析和对资产负债表的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63.1资产负债表概述•3.1.1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和结构•1.资产负债表的定义•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以及具有特定意义的某一天)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例如,公历每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它反映的就是该日企业的财务状况。73.1资产负债表概述•2.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资产负债表由表首和正表两部分组成。表首部分列示报表的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和货币计量单位等内容。正表部分列示资产负债表的具体内容,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所有项目和金额。按正表部分的排列方式划分,资产负债表一般分为报告式和账户式两种格式。83.1资产负债表概述•3.1.2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和列报要求•1.资产负债表的作用•(1)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使用者可以一目了然的从资产负债表上了解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资产总量及其结构;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时间;资产负债表还可以反映企业所有者在某一日期拥有的权益,信息使用者可以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93.1资产负债表概述•(2)资产负债表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数据资料以便计算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等。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其他信息评价企业财务弹性、预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助于解释、评价、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次,有助于解释、评价、预测企业的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再次,有助于解释、评价、预测企业的财务弹性。103.1资产负债表概述•2.资产负债表列报的总体要求•(1)分类别列报•资产负债表列报,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应如实反映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所拥有的资源、所承担的负债以及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因此,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类别分类列报。113.1资产负债表概述•(2)资产和负债按流动性列报•流动性,通常按资产的变现或耗用时间长短或者负债的偿还时间长短来确定。按照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规定,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流动性分别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123.1资产负债表概述•(3)列报相关的合计、总计项目•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项目至少应当列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合计项目;负债类项目至少应当列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以及负债的合计项目;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应当列示所有者权益的合计项目。133.1资产负债表概述•3.资产负债表列报的具体要求•(1)资产的列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反映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应当按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别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143.1资产负债表概述•(2)负债的列报•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反映在某一特定日期企业所承担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应当按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示,在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类别下再进一步按性质分项列示。153.1资产负债表概述•(3)所有者权益的列报•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股东投资者拥有的净资产的总额。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类一般按照净资产的不同来源和特定用途进行分类,应当按照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分项列示。163.2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3.2.1资产项目分析•1.流动资产分析•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具体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项目。173.2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2.非流动资产分析•非流动资产是指企业除流动资产以外的所有资产,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等。183.2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3.表外资产和或有资产分析•资产负债表的表外资产是指那些虽然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但是,仍然满足资产的定义的那些资源。这些资源因会计核算原因或会计计量手段的限制而未能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但仍然可以为企业在未来做出贡献的。193.2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3.2.2负债项目分析•1.流动负债分析•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它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其他流动负债等。203.2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2.非流动负债分析•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其他非流动负债等。213.2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3.表外负债和或有负债分析•表外负债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反映,但与其密切相关的一项负债。例如,由另一个企业的举债代替本企业举债,使本企业表内负债保持在合理限度内的作法就会使表外负债产生。223.2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3.2.3所有者权益项目分析•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额。是所有者享有的一种财产权利(也称产权),这种权利使得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可供企业长期使用,不得随意撤回。233.2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1.所有者权益各项目•(1)实收资本。•(2)资本公积。•(3)盈余公积。•(4)未分配利润。243.2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2.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分析要点•(1)所有者权益是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基础。。•(2)所有者权益是一种保障权益。•(3)考察所有者权益内部的股东持股构成状况与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4)考察企业实收资本是否缺失。•(5)关注资本公积的合理性。•(6)通过固定资产价值与所有者权益合计相比较.253.3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3.3.1纵向结构分析•所谓资产负债表的纵向结构分析,是将常规形式的资产负债表换算成结构百分比形式的资产负债表,即分别以资产合计数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数为共同基数,列为100%,然后求出表中左右两方各项目相对于共同基数的百分比,进一步结合企业的实际规模、经营性质、销售状况以及行业风险等因素分析企业在资产运用以及资金筹措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63.3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3.3.2横向结构分析•所谓资产负债表的横向结构分析,是指用金额、百分比的形式,对每个项目的本期或多期的金额与其基期的金额进行比较分析,编制出横向结构百分比资产负债表,以观察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273.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3.4.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短期变现风险对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283.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3.4.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带息负债比率等五项。值得注意的是,债务有长期、短期之分,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是企业偿还短期债务,即流动负债的能力。关于长期偿债能力,不能片面理解为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293.5财务危机预警分析•3.5.1单变量分析模型•单变量分析模型是通过单一变量、用个别的财务比率来预测财务危机的模型。最早运用这一方法研究公司财务危机问题的是美国的威廉·比弗(WilliamBeaver)。1968年10月,威廉·比弗在《会计评论》上提出了单一比率模型,比弗对1954~1964年间79家财务危机企业和相应财务成功企业进行了比较,其研究表明下列财务比率对预测财务危机是有效的.303.5财务危机预警分析•(1)折旧、损耗以及摊销计提前的净收益/总负债;•(2)现金流量/资产总额;•(3)净收益/资产总额;•(4)负债总额/资产总额;•(5)净营运资本/总资产;•(6)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13.5财务危机预警分析•3.5.2多变量分析模型•多变量分析模型的思路是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总产生的判别值来预测财务风险,即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函数模型,综合反映企业风险,主要有Z计分模型和F计分模型。323.5财务危机预警分析•1.Z计分模型•最早运用这一方法探讨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是美国财务专家爱·德华阿尔特曼(EdwardI.Altman),他在1968年提出了多变量财务预警模型,简称“Z”计分(Z-Score)模型。该模型采用五项财务比率的加权平均数来测试财务危机出现的可能性。333.5财务危机预警分析•X1=营运资本÷期末总资产•反映了企业总资产的流动性和规模特征。营运资本具有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项目繁多,性质复杂,获利能力高,投资风险小等特点。一个企业营运资本的持续减少,往往预示着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出现短期偿债危机。343.5财务危机预警分析•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净收益进行再投资的比例。•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可称为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该指标主要是从企业各种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负债)的角度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的,通常是反映企业财务失败的最有力依据之一。353.5财务危机预警分析•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测定的是财务结构,分母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账面价值之和;分子以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取代了账面价值,因而对公认的、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产权比率进行了修正,使分子能客观地反映公司价值的大小。对于上市公司,分子应该是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不过,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是一个较难确定的参数,尤其对于股权结构较复杂的企业。363.5财务危机预警分析•X5=本期销售收入÷总资产•即总资产周转率,企业总资产的营运能力集中反映在总资产的经营水平上,因此,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企业总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成果好,效率高;反之,如果总资产周转率低,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成果差,效率低,最终将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373.5财务危机预警分析•2.F计分模型•由于Z计分模型在建立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的变动等方面的情况,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8本章小结•目前,由于资产负债表观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核心理念,资产负债表成为了企业财务报表体系的核心报表,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重中之重。本章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要求,对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内涵和分析要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以报表数据为依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项目、结构、相关比率以及财务危机预警进行分析,突出体现了财务报表分析理论与财务实践的紧密结合。39复习思考题•1.简述资产负债表的定义、结构和理论依据。•2.简述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和总体列报要求
本文标题:第3章资产负债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1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