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适考素能特训时间:3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济南调研]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拒绝答复议会的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王权与法律的关系是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B.查理一世具有明显的君权神授、社会契约的思想C.议会的权威已经超越国王成为英国的权力中心D.国王的存废问题成为议会讨论的重要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材料信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拒绝答复议会的指控”说明国王不愿受到法律的制约,反映了王权与法律的关系是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得不出查理一世具有社会契约思想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议会的权威已经超越国王成为英国的权力中心,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王的存废问题,故D项错误。2.[2016·浙江高考]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解析依据材料“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可知指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说明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阐释“殖民主义”,故B项排除;材料中阐释的是英国政治制度的建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故C项排除;题干中没有阐释“启蒙思想”,故D项排除。3.[2016·广西质检一]制宪会议的代表认为:“政府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或按照亚当斯(《独立宣言》起草者之一)的说法,最好的政府就是‘为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程度的安逸、舒适、安全,或一言以蔽之,幸福’。”这表明该制宪代表()A.主张宪政公平B.追求理想的政治体制C.反对精英政治D.以民生作为政治追求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由“政府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为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程度的……幸福”可知,D项符合题意;“宪政公平”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符合题干材料的意思,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政治体制,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出该制宪代表追求“精英政治”还是“平民政治”,C项错误。4.[2016·北京高考]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A.邦联制B.两党制C.议会制D.共和制解析本题考查美国两党制,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信息“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发生冲突”“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等可知,这与美国政党制度的起源吻合,因此选B项。5.[2016·石家庄质检二]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有人形象地把众议院比喻为一杯热咖啡,而参议院的作用就是使这杯热咖啡冷却下来。据此判断,这一制度设计的意图是()A.协调大州和小州的利益冲突B.赋予参议院更大的权力C.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D.兼顾南北方的民意诉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代议制的特点。由“热咖啡”“冷却下来”可知,参议院与众议院相互制约。答案为C。6.[2016·福建质检]1790年,英国人柏克说:法国人追求纯粹的理性和权利,将付出高昂的代价,迎来的将是君主制的毁灭、无政府状态和专制,法国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无可挽回的灾难”。这一观点()A.预见了人类未来的政治走向B.否定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功绩C.强调了君主制存在的合理性D.批判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结合“追求纯粹的理性和权利”“给人类带来‘无可挽回的灾难’”可知其评价的是法国大革命的弊端,排除A、B、C三项,答案为D。7.[2016·济南模拟]1850年普鲁士颁布了宪法,其中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需经国王和两院同意,财政法案和国家预算应首先提交下院,国家预算上院可以全部通过或者全部否决……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A.用议会粉饰其封建君主专制的本质B.已经具有近代民主政治的特征C.确立了比较完善的君主立宪政体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的代议制。结合题中关键信息“两院”“选举权”等内容可知,此时的普鲁士已经不是完全的君主专制,而具有某些民主政治的特征,由此可知A项说法不准确,排除;C、D两项说法错误,排除。答案为B。8.[2016·福建质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丝织工人提出“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和“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工人在《全国请愿书》中也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材料表明,英法工人阶级()A.开始走向国际联合B.推动代议制走向完善C.成为新兴政治力量D.追求社会主义理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结合题干材料可知,法国、英国的工人阶级在工业革命时期开始与本国资本家进行斗争,并争取民主权利,据此排除A项;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但当时工人阶级还没有明确提出追求社会主义,排除D项。答案为C。9.[2016·福建质检]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A.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B.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D.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运的指导思想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工人运动。“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反映出工人阶级仍然依附于资产阶级。“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反映出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觉醒,C项正确。10.[2016·贵阳监测]恩格斯说,“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能够作为恩格斯这一分析论据的历史事件是()A.巴黎公社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南昌起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原因。由“没有成熟到可以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可知,恩格斯认为当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还不成熟。答案为A。11.[2016·福建泉州质检]1917年3月15日,布尔什维克党代表在苏维埃全体会议上建议,由苏维埃建立临时革命政府。孟什维克党代表则主张利用资产阶级来巩固对沙皇制度的胜利。结果,苏维埃以多数通过了执行委员会的建议,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成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一结果说明当时()A.资产阶级代表在苏维埃占多数B.布尔什维克党对民主革命前途认识的局限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材料中苏维埃全体会议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孟什维克党代表则主张利用资产阶级来巩固对沙皇制度的胜利。”说明他们对民主革命的前途认识不明确,故B项正确;布尔什维克党是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与材料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12.[2016·陕西宝鸡一模]有学者认为,二十世纪初有两场伟大的革命,一场是中国的辛亥革命,一场是俄国的革命,两者均属“共和革命”性质,都是应当彪炳史册的。这一观点()A.建立了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B.指出了中俄革命指导思想的一致性C.客观分析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D.准确评价了俄国二月革命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查俄国二月革命和辛亥革命。题目中对比了中国的辛亥革命和俄国的革命,说明二者是同一性质的革命,俄国的革命应当是二月革命,不是十月革命,二者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并不是众人共享,故A项错误;中俄革命各自有自己的指导思想,故B项错误;题目不是说十月革命,故C项错误;题目说明了二月革命的意义,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2016·长春质监二](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1688年光荣革命至19世纪初期,英国地方行政机构始终保持着某种自治的特征。1835年,《市镇法》颁布,取消两百多个老的市镇自治团体,实际上是清除和排挤了教会及地方地主贵族势力,基本上实现了市民的自治。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又被称为《郡议会法》。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日常工作都由议会下设的各个委员会负责处理。1889年颁布了《苏格兰地方政府法案》,1894年又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把过去教区的一切行政职能均交给民选的议会管理。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导致地方官员和地方行政开支的大量增长,这需要中央财政支持,增强了地方政府对中央的依赖性,减少了地方的独立性。——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12分)答案(1)特点:地方政府有长期的自治传统;地方政府通过议会以法律的形式取得或扩大自己的职权;中央以立法和财政手段控制地方;地方的独立性日益减弱。(12分)(2)根据以上材料,请结合英国与近代中国的有关史实论证钱穆观点的合理性。(14分)答案(2)观点:政治制度须植根于本国国情。(2分)英国政治制度的建立基于国情,既继承传统又有创新。1688年光荣革命后,继承了1215年《大宪章》限制王权的传统,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法在王上的原则,后来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等法律解决政治矛盾。1835年《市镇法》、1888年《地方政府法》、1894年《区、教区、乡议会法》既保住了地方自治的传统,同时又用立法的形式不断调整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有效地缓解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完善了政治制度,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持续繁荣。(6分)中国自古以来建立的是专制制度,没有民主的传统。1840年后,中国也没有出现如西方那样的启蒙运动,为专制制度服务的儒家思想仍占据主导地位。宗法制仍是维持当时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19世纪中期以后,民族资产阶级提出向西方学习,力图建立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制度。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希望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力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但均以失败告终。这说明任何国家在学习他国先进的政治制度时必须植根于本国国情。(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以及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和思想解放潮流。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可以看出,英国地方政府长期自治、并通过议会不断扩大职权,后来中央以各种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使地方的独立性日益减弱。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提炼观点——政治制度必须符合本国国情;然后结合近代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进行阐述;最后结合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史实进行说明。14.[2016·广州综合测试一](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本文标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103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