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在品读中探究,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2、学习课文中出色的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深入理解贝多芬痛苦而高贵的内心世界。2、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三、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点拨法,合作探究教学重点领会贝多芬形象特征与刻画方法,感悟乐圣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理解贝多芬性格的内在矛盾,理解文中难句的深刻含义。教学安排一教时自主学习提纲一、初读课文,在文中句子里画出生字词,在作业本上给生字标音,解释生词的意思。重荷()、愁苦、深邃()、踌躇()、巴望、锁闭、磐石()惹人注目()、杂乱无章、不见天日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品读1—5段,概括段意后思考回答:女佣对客人的介绍中,从着重描述贝多芬的句子,初步可从侧面看出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2、品读6—9段,概括段意后思考回答:分别找出描写贝多芬外貌(长相、穿着)、举止、表情的语句,然后联系他的生活经历,说说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内心世界?3、品读10—18段,概括段意后思考回答:贝多芬说话为什么与常人不同?得知有客来访,他的心情为什么会产生变化?4、品读19—24段,概括段意后思考回答:先仔细品味24段的含义,然后借助它来解释贝多芬说的两句话的含义。5、品读25—27段,概括段意后思考回答:贝多芬为什么会跟客人谈起自己的往事?从中可以看出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课堂教学预设一、导入:贝多芬(1770—1827),德国音乐家。他出生于小城波恩的参考资料,少熬夜!一个平民家庭,自小就跟父亲学习音乐,并显露出音乐天赋,显露出了音乐上的天赋,7岁便开始登台演出,26岁听觉开始日渐衰弱,晚年全聋,只能通过纸笔与人交流。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独自一人度过了悲凉的一生。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贝多芬沉默和隐退,他用自己的坎坷经历证明着一个信念: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讲是个致命的打击。为了生计,他当了宫廷乐师,接受了乐师长的教诲,初步懂得了交响乐中各种乐器的特点和作用。青年时到维也纳拜访莫扎特,得到评语:“未来的音乐家”。后经历了丧母、失恋、耳聋的打击,却在海利根施塔特遗书后,呐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屈服!”并立即完成《田园》(第六)交响曲。此后一直顽强创作。培养了学生车尔尼、舒伯特。他一生没有爱情,却把自由与欢乐洒向人间,他开创的浪漫古典风格影响了欧洲近百年的作曲家。贝多芬在听不见的情况下,仍不断作曲创作,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写出了一部部伟大的音乐作品,重造了那美妙的音响世界。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他很伟大。也就是说,集伟大与平凡于一身的贝多芬来说,我们今天要靠近的贝多芬是个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贝多芬。有些传记作家写贝多芬,大都喜欢表现贝多芬是个“音乐巨人”,称他为英雄主义的“乐圣”,但作家何为却与众不同,他笔下的贝多芬不仅是一个巨人,更是一个凡人,他也有凡夫俗子的喜怒哀乐。据丰子恺先生的描绘:他的脸上多痘疮疤,脸皮作赤茶色而粗糙,头发多而黑,永不梳栉,常蓬头散步,起风的日子,他的头发吹得像火焰一般,人们于荒郊中遇见他,几疑为地狱中的魔鬼。就一个词:丑陋,但他丑陋的外表不能遮掩一颗高贵的心灵。二、学生解释课后生词,并分别齐读两遍。三、理清课文思路:(板书)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主要事件: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四、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边朗读课文,边讨论自主学习提纲中的问题。1、(1—5)女佣领着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为客人介绍贝多芬的近况。从描述贝多芬的句子中,初步可以看出他厌恶别人打扰,要的是孤独和宁静,生活缺乏条理,比较凌乱,常遭受外界的骚扰,脾气变得暴躁。2、(6—9)客人看见贝多芬下楼。从外貌看出他不加修饰,孤僻沉默的性情,不幸的生活遭参考资料,少熬夜!遇,意志刚强坚韧、勇敢挑战厄运。3、(10—18)贝多芬与客人见面。他因遭遇不幸而性情孤僻,客人来看他,他因得到陌生人的关怀,那颗孤独的心灵强烈感受到无比温暖,所以掉泪了。他的语言看出他意志坚强,敢于与命运作殊死搏斗。4、(19—24)贝多芬与客人真诚交谈,袒露深沉的心声。(1)“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含义: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树还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还不如树自由。(2)“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含义: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表现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3)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什么?“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虽然贝多芬与人交流发生障碍,但音乐已经成为他忠实的朋友,可以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外人可能会误解他,但音乐不会。总之,从贝多芬谈话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因为耳聋被人捉弄、嘲笑,他的性格也因此变得暴躁;可以看出他也会孤独、软弱、苦闷、绝望;而他所有的痛苦,都源于他的耳聋。5、(25—27)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把客人当成友好的朋友,从中可以看出贝多芬以整个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他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不能完全传达出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五、贝多芬形象归结: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板书)六、肖像描写技巧:写人物外貌,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脸谱化,要抓住能全面深刻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板书)七、教师赠言:赠同学的话:当你进入生命的春天,世界开始对你明亮了,像一条铺着卵石的小溪,吹着叶笛,摇着野花的铃,去追逐奔腾的江河,童年的迷惑、天真,让位给勇敢的求知和探索。今天我们要学习贝多芬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顽强精神。因为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会有许多挫折与不幸等着我们去面对,我们只有以贝多芬那样顽强的精神才能战胜他们。从凡人到伟人,这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要跨越参考资料,少熬夜!这道鸿沟,贝多芬告诉我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让我屈服。鲁迅先生也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是跪着的。”同学们,如果你不想成为平庸的奴隶、世俗的奴隶、命运的奴隶,那么,请把你跪着的双腿站立起来吧!八、布置作业:贝多芬历尽坎坷而又成就斐然的一生给你什么启示?你知道还有哪些类似的人物吗?用自己的话写一段300字的读后感。九、教学反思附:板书设计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一、贝多芬简介:二、生字词:重荷(hè)、愁苦、深邃(suì)、踌躇(chóuchú)、巴望、锁闭、磐石(pán)惹人注目(rě)、杂乱无章、不见天日三、课文思路:本文的记叙线索是“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主要事件: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回忆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四、探究课文(见过程)五、贝多芬个性特征: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六、肖像描写:以形传神,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脸谱化,要抓住能全面深刻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七、布置作业:贝多芬历尽坎坷而又成就斐然的一生给你什么启示?你知道还有哪些类似的人物吗?用自己的话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读后感。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2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2、学习文中刻画人物的写法。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教学方法:参考资料,少熬夜!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延伸拓展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感悟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还学习了“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哪位啊?(闻一多)这些都是我国的伟人,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外国名人及至整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认识的音乐家————贝多芬。二、欣赏贝多芬的著名曲子《献给爱丽丝》(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学习本文。(学生互动)请学生听后来谈谈自己的感受。(2)课件展示,总结学生听后的感受。三、请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贝多芬。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贝多芬的概况以及他的非凡的音乐成就。(课件展示他的作品)四、初步了解贝多芬后,就一起走进贝多芬的生活。(1)[课件出示课题]一起来学习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2)展示学习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让学生心中有目的的去学习这一新课。(3)(学生互动)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分组讨论“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这一问题。(发挥合作精神,组长安排好哪位同学口述,那位同学笔记。)然后各组派个代表来回答这一问题。(4)(展示贝多芬的肖像图)请个别同学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贝多芬。引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刻画人物形象有几种方法?作者在文中又是怎样去刻画贝多芬的?(5)(课件展示:刻画人物形象的五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或语段。教师点名提问,学生找出来后,并让他来谈谈从这一或这些描写中可看看出贝多芬是怎样一个人?当个别学生说出文中的外貌、语言描写等后,指名两组的学生来分角色朗读该片段,鼓励学生大胆点评。并针对学生的读和评价进行指导,要求学生读出语气和情感。然后集体来朗读这些片段,进一步体验和感悟人物的情感。五、概括贝多芬的形象(1)通过学习后师生一起来概括贝多芬的形象(展示课件)。师问:如果是一个常人遇到这种遭遇会怎样呢?(2)这是我们所认识的贝多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伟人是怎样评价他的呢?(展示罗曼罗兰的格言)六、强人链接让学生回忆自己看过或听说过与贝多芬有着相似的经历、参考资料,少熬夜!相同精神的人?(前后桌的同学一起来讨论,讨论后派代表来说。)老师总结并展示一些与贝多芬相似遭遇的名人。接下来结合课文听《命运交响曲》感悟其中的真谛。七、小节: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贝多芬是个不平凡的人,生活磨难、身体上的缺陷以及他对生活不屈的抗争沉淀在他的外貌形象上,之具有一种超人的气质。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坚强面对挫折,以贝多芬为榜样。八、作业:读以上两则材料,结合本课内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材料一:荆楚在线消息15岁女中学生刘某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经常得到老师表扬,但近来成绩却直线下降。因为考试再次考砸被老师责备了几句,竟喝下农药……材料二:清华大学第15食堂的张立勇师傅来自赣南山区。高二时为减轻家庭负担中断学业,外出打工。96年到清华大学第15食堂当了一名切菜工。97年开始自学英语。经过艰苦努力,2003年首次考托福,得分630,被称为清华的“馒头神”。读以上两则材料后,请同学们结合本课内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感受,你觉得今后自己应该怎样生活?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3教学目标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二、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三、阅读方法上,以抓要
本文标题:《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20803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