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5篇】
好文供参考!1/16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2、能随音乐哼唱歌曲,了解歌曲旋律的发展。3、认识附点四分音符。4、学会发“u”的口型。教学过程:1、导入:发声练习,学习“u”音的口型。2、播放歌曲录音并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3、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并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每个乐段有几个乐句?4、学生再跟着老师的歌谱唱一唱第一乐段,注意节奏、音准。5、师提问:在这个乐段中,有一个节奏型被告频繁使用,好文供参考!2/16请你们找出来。6、学生手打恒拍,用“da”读节奏,老师讲解附点四分音符的记法与时值。7、提问:这个节奏型表现了什么?8、学生再唱一唱第一乐段歌谱,并用手画出旋律线。9、提问:第一乐段的旋律线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画面?10、学生演唱第一乐段,注意节奏准确、咬字清晰。11、完成练一练旋律。12、试唱第二乐段。思考:这个乐段与第一乐段在音乐情绪、旋律进行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二篇】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友谊的回声》2、音乐知识:力度记号(f、p)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正确的力度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2、在优美的歌声及有趣的游戏中,掌握力度记号:“f”、“p”,并能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好文供参考!3/163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友谊的珍贵。教材分析:《友谊的回声》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七课《回声》中的表演歌曲。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旋律层层上升又缓缓落下,仿佛是视线随着景物而在移动,音乐富有动感。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采用了切分节奏,通过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第三乐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不仅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第二段落音乐转为平稳,表现了对友谊的赞美,前一乐段末句在这里再现,突出“友谊是美好的”这一主题。教学重难点:用正确的强弱力度演唱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和绘画纸笔。教学过程:一、营造气氛,感受美1、播放《友谊的回声》伴奏音乐,以美丽的大山做背景,学生听音乐走进音乐室。2、师生问好。好文供参考!4/16二、寓教于乐音乐实践,体验美1、基础练习:1=F2/45342|1-|5342|1-‖lalaililalailu2、情境导入:师:大家的声音真美,将这么简单的练习都变得如此动听!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声音是最美妙而复杂的,他能将大自然中很多的声音表现出来,例如:回声。设问:什么是回声?(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度被听到的声音叫回声)大家在什么地方听见过回声?(空房子里、山谷中)3、模仿回声:师:我们就一起来向大自然学习这美妙的回声。(电子琴用固定音高不同力度伴奏)fp噢—噢—4、突破歌曲中的难点:师:大家声音的表现力可真棒,现在老师把回声加上音高,请同学们唱一唱。(电子琴伴奏,控制力度)1=bE2/4好文供参考!5/16fppfppⅰ60|ⅰ60|750|750‖噢噢噢噢5、学习力度记号:师:同学们的声音真是美啊!尤其是加入音高后,声音更加动听了。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问题想请大家回答:我们向着山谷喊的声音和山谷中的回声一模一样吗?有什么变化?(喊声“强”,回声“弱”)大家想不想知道,在音乐中用什么记号来表示“强”?什么记号表示“弱”呢?板书:“f”表示强,“p”表示弱。引申:“ff”表示极强,“pp”表示极弱。6、小游戏师:让我们大家来做回声的游戏,再一次的来感受一下美妙的回声。(1)介绍方法:10人模仿回声,表现p,其他的同学模仿人声,表示f。(电子琴伴奏)1=bE2/4fpfpⅰ60|ⅰ60|750|750‖噢噢噢噢(2)学生自己设计f对pp和ff对pp的回声游戏,然后实好文供参考!6/16践。三、创造表现表演歌曲,理解美1、聆听歌曲。刚才我们做了“回声”的游戏,再听一首歌曲——《友谊的回声》。边听边引导学生划2/4拍的图式。设问:这首歌唱出了哪些内容?为什么称“友谊的回声”?2、复听歌曲。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设问:你觉得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唱曲调:(1)教师示范曲调,要求学生仔细听并手划指挥图式。(2)师: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还是第二部分?(3)生选择。(4)第一部分的方法:①分组自学,找出问题。(师钢琴单旋律作为背景。)要求:遇到问题的可做出标记。②各出一招,解决问题。③跟琴的伴齐唱第一部分的旋律。(5)第二部分的学习方法听琴唱第二部分(最后的14小节)歌谱。师关注学生的情况解决难点。好文供参考!7/16(6)完整唱全曲。希望同学们能表现出中间部分的回声效果。4、填词。(1)听琴轻声填词。(2)找出疑难问题共同解决。(3)歌曲处理。我们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感才能表达出友谊的。回声呢?(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四、编创表演,升华美1、自由选择小组:歌唱组、伴奏组、绘画组、舞蹈组。2、分组编创,以歌曲伴奏做背景。要求:歌唱组用最美的声音表现歌曲,伴奏组可以选择打击乐或自备乐器为歌曲准确伴奏,绘画组画出你心中美丽的大山,舞蹈组用优美的舞姿表现歌曲的美……)3、集体表演。五、完美结课、延续美原来你喊出的声音是可爱的,那么你的回声也是可爱的,就像同学间的友谊一样,如果你付出的是真诚、友好,那么同学回报你的就像回声一样,是真诚、友好的,所以,这首歌曲唱出了《友谊的回声》。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一起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吧。同学们再见!教学反思好文供参考!8/16《友谊的回声》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的篇幅较长,如果采用整体听唱法显得有难度,因此在课的开头通过童话故事《回声》对重点乐句进行突破练习,学唱时把歌曲进行分解,牢牢把握“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和“给学生学习自主权”的理念来组织教学。让教学在“学习重点乐句——整体听赏——分解学唱——整体练习——情感升华”五步环节中逐一落实,让学生学得轻松,唱得愉快。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虽然不像成年人那样去创造、发明,但是,他们对事物或问题好奇、好问、好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愉快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被这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感染和激励,并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导入本课教学时,我运用故事导入法引出《回声》,通过让学生欣赏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回声”,从而使学生在接下去的“回声游戏”中能更好地表现“回声”,并在课堂中制造“回声”,轻松解决歌曲难点。二、明确地位,引导自主学习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地位、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对策,好文供参考!9/16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在“自信地做”中进行,引导学生自信尝试,自信表达,自信探究,自信创造,并在良好的自我观念和积极探索心态下,表现潜能,体会到“学唱歌我能行”。在教唱歌曲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学唱部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的学习状态中。另外,在学唱难点时,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充当小老师,自己解决问题,这既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让学生自信地去学唱歌曲,表现歌曲。三、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情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无一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它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本课的最后部分,通过课外拓展,要求学生当一回大山和小兔淘淘共同喊出了“友谊的回声”,并引出话题“生活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朋友之间友谊的存在”,让学生尽情讲述身边的“友情”,表达感激之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为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部分,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诉说“友情”,给他们自好文供参考!10/16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只是从旁引导,将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篇】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2、能哼唱歌曲并按节奏创编两小节旋律。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教学要求能感受《大海啊,故乡》中所寄托的游子的思乡之情。教材分析《大海啊,故乡》《大海啊,故乡》是一电影《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歌曲情地表达了一位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歌曲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歌曲中多次运用了xx、x│xx─│的节奏,好像起伏的海浪,也好像是在向妈妈倾诉着思念之情。第一乐句是个起句,从中音区开始的旋律优美、温柔,好像是在对人轻轻的述说,所以要唱的柔和、平稳。第二乐句是个承句,第一、好文供参考!11/16二小节的节奏继续沿用了第一乐句的节奏,保持了音乐的统一。三、四小节的节奏发生变化。第三乐句是个转折句,把酝酿已久的激情一下子激发出来。在演唱时力度增强,充满激情。第四乐句是个合句,是第二乐句的变化重复。音乐的情绪在激情过后又恢复了深情,首尾呼应,细腻的表现了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教学过程1、第一遍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2、教师介绍歌曲《大海啊,故乡》。3、第二次欣赏歌曲,要求学生说出哪一句旋律使你最感动,为什么?4、第三次欣赏歌曲,要求学生跟着音乐哼唱。5、师:这是一首怀念故乡,思念祖国的歌曲,许多身在外地的人都非常想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他们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比如台湾诗人余光中为了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写了一首的诗《乡愁》,请同学们读一读。6、在《大海啊,故乡》的伴奏音乐中有感情的朗读《乡愁》。7、由感情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祖国和故乡的热爱。8、课后反思。好文供参考!12/16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3、有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进行演唱歌曲。重点难点1、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雁湖》2、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唱准切分节奏︱55.︱56i︱的演唱。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课件、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组织教学随《大雁湖》伴奏音乐进教室。2.学做简单的蒙古基本动作1)谈话导入:我们祖国有几个少数民族组成的(56个),说说你知道几个少数民族,我们是属于哪个族?2)教师随《大雁湖》伴奏音乐跳一段舞蹈让学生说说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好文供参考!13/163)看了之后说说你们喜欢哪几个动作。跟随老师做做动作。总结:同学们舞姿跳得很美,那你们的歌声会是怎样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蒙古歌曲《大雁湖》,让同学们在蒙古的大草原上尽情歌唱同时我们领略一下那里的风景。二、寓教于乐1.听录音范唱感受音乐的风格和情绪。(蒙古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2.再听音乐说说歌曲内容。总结:大雁湖在唐古拉山附近,那里草肥水美,栖息着很多珍禽异鸟,大雁也在那里安家落户了3.听教师范唱歌曲。4.歌曲短小让学生自己随琴唱唱。5.学唱难句:大雁湖好风光啊哈嗬。(先听教师范唱,教师在啊哈嗬下面划出节拍,学生跟老师一起边唱边划拍。)6.大雁湖那么我们用心的赞美以一下再跟琴唱唱这一乐句。(衬次“啊哈嗬”表达了蒙古人民的粗犷豪放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7.指出切分节奏XXX的唱法,歌曲有几个这样的节奏并唱唱切分音。8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04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