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4篇)
1/22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4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第一篇】一34班共有学生85人,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找2/22规律。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22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和数据整理的关系。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培养认真倾听,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10、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维方法。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4/22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一、认识图形(二)(3课时)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1、十几减9.................................1课时2、十几减9的练习课.........................1课时3、十几减8、7、6...........................1课时4、十几减9、8、7、6的练习课................1课时5、十几减5、4、3、2........................1课时6、十几减几的练习课........................1课时7、解决问题................................2课时8、整理和复习..............................2课时三、分类与整理(3课时)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课时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2课时4、解决问题...............................1课时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5/226、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五、认识人民币(5课时)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2、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3、解决问题...............................1课时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2课时)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3课时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3课时4、小括号.......................1课时5、连加...........................1课时6、连减...........................1课时7、整理和复习.....................2课时七、找规律(4课时)八、总复习(4课时)备注:每周5课时,此进度仅供教师参考法定节假日未安排课时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第二篇】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6/22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元与角之间的进率:l元=l0角。看一看,想一想。师:刚才小朋友说课余时间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画画……知道老师工作了一天后回家最喜欢干什么吗?(让学生猜)师:有的小朋友猜对了,老师最喜欢通过看好看的动画片来休息休息了,小朋友们喜不喜欢?生(齐声):我们也喜欢看动画片。师:现在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好吗?生:好。(课件演示“猪猪侠”的动画故事:猪猪侠先到超市买食品,交钱;又去药店买药,交钱,投币乘公共汽车回家;最后把剩下的零钱放进储蓄罐。)师:看完刚才的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做出评价)师:小朋友说得真好,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老师还听蓝猫说了一句话:“生活中用钱的地方可真多呀!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钱吗?[设计意途:”猪猪侠“是所有小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卡通形象。把日常生活中买食品、买药、乘车等经常用钱的事情7/22用一定的故事情节串连起来,把蓝猫作为故事的主角制成动画课件,一上课就使学生的情绪进入一种亢奋的状态。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和精神高度兴奋状态下,动画课件的故事情节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了人民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处处要用到人民币,人民币是人的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小学生不仅要认识人民币,还要会用人民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生:人民币。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1.认一认,说一说。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生:认识。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让学生回答,老师小结。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一说,不认识的请小组的同学帮忙,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认得多,认得准。人民币就在桌子上的钱包里,小组长负责倒在桌子上。(小组活动,初步认识人民币)[设计意途: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人民币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前提下让学生以小组8/22为单位初步认识人民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时间和空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同时,每一小组一袋人民币,学生既可以独立认一认、看一看,不认识的又可以和同伴商量,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不失为培养合作意识的最佳时机。]2.分一分,理一理。让学生整理好桌子上的人民币。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老师觉得这些人民币这样放在桌子上是不是太乱了?师:行,咱们就按这两个同学说的方法,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整齐地整理到你们的钱包里,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又快又好。(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给整理快的小组奖励一个”笑脸“。)汇报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个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指名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设计意途:要整理好本组的钱包,就要对人民币进行仔细、全面的辨认、区分和归类。在这里归类整理是手段,进一步辨析、区别各种人民币是目的。教师正是通过整理钱包这一常见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自主地、情不自禁地对人民币又一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通过这一活动,9/22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每一种人民币的直观印象,而且在潜意识里感悟到了各种人民币(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硬币与纸币)的区别,是对人民币的再认识,是对这部分知识认识上的质的飞跃。]师:小朋友们整理得都不错!不过小朋友们要注意,人民币因为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留下病毒与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小朋友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教师出示新版的5元和5角)师:老师这儿还有两种人民币,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谁认识呀?指名回答。师: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呀,真棒。这是20xx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5套新版的5元纸币和5角硬币,小朋友可要看清楚了,以后再见到能认识吗?[设计意途:第5套新版5元和5角人民币是本节课前刚刚发行的,教材中没有涉及。在这里,联系实际及时把这一知识介绍给学生,这是教师运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突出体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内容要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要有意义等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师(小结):这一次老师发现这一小组的同学不仅说得好,而且还能认真听别人发言,这一组得一朵小花。通过整理钱包,我发现小朋友能认识这么多的人民币可真了不起,那你用人民币买过东西吗?10/22师: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的本领最大。3.猜一猜,摆一摆。(1)出示一枝铅笔。师:请你来猜猜它的价格,只猜三次,看谁猜得最准或最接近。师;每个小朋友用人民币学具摆出铅笔的价格,摆在老师发的纸上,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摆法多。(学生活动,摆价格)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摆的?(2)出示转笔刀。(学生猜价格)师:老师是这样摆的(出示1个5角),你能摆出和老师不一样的人民币吗?(学生活动)(3)出示铅笔盒。猜价格、摆价格同上。(教师展示学生作品3个:1个1元、2个5角、10个1角)师:老师刚才让小朋友摆的是1元的,他们摆的都对吗?为什么?小结:1元和10角是一样多的。(板书1元=10角,齐读。)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第三篇】11/22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新颖的和趣味性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
本文标题: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71248 .html